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八章 谁能烘干我这颗潮湿的心(两章合一) (第1/2页)
给宋福生吓坏了。 殿试发生什么意外了吧。 要不然,凭什么给他一个榜中无名之人拽来,又让他官阶高于状元。 这六品服可不是假的。 不,这不是重点。 眼下最重要的是,宋福生脑中急转: 他不会被留到翰林院去修书吧? 要知道科举最后一试的佼佼者,通常会被留在翰林。 宋福生想象自己,往后天天面对一库房一库房的书,眼前发晕,身体差些都晃了晃。 谁啊? 是谁在坑他。 明远。 对,是杨明远。 指定是那小子出了什么问题。 因为杨明远是此次科举最大的黑马,搞不好那小子成为状元就与他有关。 草。 这并不在他的计划内好不? 他原本的计划,之前就和闺女研究过。 曾大言不惭的在没考之前就细致谈过: “闺女,爹要是考进殿试,能不能最后一场考到中等的程度,我万万也不能考前几名,一旦要是被皇上相中留在身边修书,我就完啦。搞不好忍不到一年,你爹就会暴瘦十几斤,就会成为科举辞职的第一人,然后得罪很多人。” 他闺女当时脸皮更厚,不愧是他的闺女。 摸着下巴对他说:“爹啊,考状元,好考。特意去考中等,名次不太好cao作啊。” 后头,他这不就进场了。 看着那卷子越看越闹心,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答,计划就变成了,他当时回空间里对女儿讲: “这一场,我要么名列前茅,成为三甲的卷子能到皇上手中,也算是将心里想说的话说了。以后我就不再胡说八道。 然后我下一场进入殿试发挥很一般,这样还能回到中等名次,混个进士去外地当官。 要么引起批卷官反感,但我前面基础题答的还成,应是能挂榜尾打狼混进殿试,混进去我再好好发挥,仍旧考中等。” 却没想到意外在,前面答的再好也没用,被一撸到底。 不给他进太和殿发挥考中等的机会。 而眼下,又又出意外。 他一个落榜者被拽了进来,直接封六品,高于状元,论实惠他成了榜首。 榜首会是什么下场? 修书。 此刻,宋福生满脑子就是修书撰书。 杨明远你小子给我等着,我要是落个去修书的下场,我指定指定和你没完。 宋福生深吸口气,“敢问大人,您可知,在下是去哪里当差?” 吏部主事一脸无奈,怎么,还要挑个地方啊? 又不敢得罪宋福生。 因为在京当官的都知晓一点,官身大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有时并不重要,皇上心里挂号才重要。 在外地做官的,有多少官员为了让皇上眼熟,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听说,前一阵皇上刚撤掉外地一位官员,理由就是总上帖子报天气,晴天雨天他都报,还时不常上帖子关心圣上身体,给皇上烦坏了。皇上一怒就给撸掉一级。 所以说,别看眼前这位宋大人即将要成为六品芝麻官,但是这位芝麻他可是即将要由圣上亲封,才六品,就已然在皇上那里挂了号。 还真需要有些耐心,不可随意得罪。 主事官忍着头痛,这次科举可给他们吏部忙坏了,忙疯了一般。 好言好气回道: “宋大人,我刚不是说了嘛?您是要听旨的。就连我们尚书大人也是不知晓的,您的官职将由圣上亲自定夺。不要多想,速速去出恭,换官服,打理一番才是最稳妥的。” 唉,他都快要成婆子了。 宋福生大概是看出了对方的无奈,这才没有再多问,接过官服去了指定地点换衣。 换的他这个闹心。 太被动。 媳妇闺女啊,我要去修书了。 小左子跪在地上给宋福生换衣。 他师父小全子已经调头去通知钱佩英她们了。 小左子左右瞧瞧,没人,这才问道:“先生,怎么瞧您不乐呵?” 宋福生拉着脸,系着脖颈处的扣子:“我不乐呵了吗?没有吧。” 就在这时,宋福生隐约听到林守阳的声音。 林守阳正在帮丁坚问道:“探花服,就给穿这么一会儿啊?”丁坚也问,“这就要换掉?” 没错,换掉,马上。 换掉前,请去听你们都被分到哪个部门然后领官服,你们这些人可不用等圣意,已经安排好了。 那些进士们回来了。 “小桌子,快,帮我穿好,”宋福生着急出去寻杨明远。 小左子:“……”先生,小的不叫小桌子,您都叫错过两次了。 —— “怎么回事,啊?怎么一回事。” 杨明远第一反应看宋福生官服,“恩师,这是正六品?”眼里迸发出惊喜。 宋福生一边帮忙递给杨明远翰林院从六品的官服,一边拧眉道:“先别说没用的,我在问你是怎么回事。” 杨明远一副他也不太清楚的状况。 但也算言简意赅。 状元帽子向旁边一扔,忙着换官服又实话实说挑重点道: “恩师,此次殿试的试卷就是您的答卷。 问我们有何补充的,对这份答卷有何看法。 学生一看就激动了,就将您平日里说与我的话都答了上去。 那时候学生就想,大不了同进士。 同进士虽不好,但学生要向人表明,学生就是赞同您的看法。 那时候也是怕给您惹祸,没有直言此答卷者就是口中恩师,用了另一个恩师的名义讲述,然后学生由此得了什么启发。 想着回头万一要是被训责……” 杨明远那时候想着,要是万一被训责,低分低到不能再低,他就说自己瞎编的,回头也不会认宋叔为师。不过,他还是那句话,宋叔在他心里是恩师。 却万万也没想到,自己成了状元。 成了状元那一瞬,他就知晓,原来皇上很欣赏宋叔的观点。 也是由于确定了一点,当那名内官问他师承何人,才敢坦坦荡荡道出宋叔的名讳,再不藏藏掖掖。 他要告诉所有人,那份试卷的答题者是宋叔的想法,那份状元答卷的想法也是源自宋叔。 宋叔未说完的话,未出现在大殿应试,但两份答卷,合成一份。 杨明远穿了一半衣服激动的拽住宋福生:“恩师,您看明白没有?连学生这样的都成了状元,就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