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回伐纣南王再兴兵 兵败婵玉落荒走 (第1/3页)
第五十回:伐纣南王再兴兵兵败婵玉落荒走 本部书前几回讲了南王鄂顺发兵讨伐商纣王,在三山关受阻失利的事情,这个事情究其原因,南王自身也是有责任,年轻人好玩乐,办事不果断,鄂顺虽近而立,却生长在王侯府,艰难的事情一向不会落到他的头上,他没有见识过苦难,父亲死后他就被亲信大臣簇拥为王,虽是一方首领,许多事情却并不要他亲历亲为,而他生性好美色,美色当前可以使他忘了一切顾忌,是故,讨伐商纣王这等的军纪大事,有了军师马元的指挥后,他也就乐得清闲,放任不管。 各位,一个人要想有成就,应该亲力亲为去做才是。 所有事情都是这样,没有亲力亲为就不可能有成功,就如现在这个社会,年轻人生在富贵中,没有感受到亲力亲为的重要,只知花天酒地浪费前人留下的财物,作为长辈的对他们要多加教育。凡事让年轻人自己倾力去劳作,为以后美满的生活趸下基础。 在商周那个时候,南王鄂顺的父亲为一方大诸侯,他生活在富贵里,悠悠乐哉,怎吃那般苦恶?掌了南方大权后,在那一方他就是太上王,按他的秉性,更是贪图起吃喝享乐来,讨伐商王只需他坐镇指挥即可。 过惯了花天酒地的日月,鄂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发兵讨伐商纣,虽是出于一时积愤,但在二殿下来了南疆之后,有了他作依持,诸多小诸侯又争相呼应,鄂顺就认为时机成熟,灭了商王朝是水到渠成的事,天命所归,不须他自身作多大的努力,所以,他虽踌躇满志的发布了命令,但温柔乡里的幸福,却一时也不愿丢了。 他是功也想成,福也想享,为了多得轻闲,多享福,就依丞相马元之意,任命殿前大将军张山为元帅。 各位,南王把所有的讨伐事务都交予伪政权的丞相马元和元帅张山。 本想着张山争气,能一战功成,为南国争夺天下奠定基础。 只要张山能够成功,南兵渡过黄河,就把二殿下殷洪再架出来,朝歌老即便是念旧,成汤江山也是垂手可得了? 哈哈哈,到那时就由不得二殿下及其商纣王了,天下从此改姓鄂吧。 南王大笑了一阵,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张山元帅最后竟是战死在沙场,讨伐以南兵大败告终。 讨伐失败,南王自是懊恼,痛定思痛,他终是下定决心亲征。 但到此时,他的做派或说对富贵荣华的依赖,已经引起了赣州候董忠和南宁侯葛宸的不满。 “啊,我们前来这里,是认着二殿下殷洪这块金字招牌的,本来,我们认着你南王,你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可你南王不知珍惜,弄一个不明白的丞相来胡乱指挥我们一番,啊,这也罢了,你又把张山任命为元帅,又让他来指挥着我们,这倒真是可恼,想当初,这张山不过是一泼皮出身,他有什么能耐来指挥我们?是可忍孰不可忍?南王,你明摆着是瞧不起我们弟兄,向下压制着我们,压制能够和你并肩坐着的一方诸侯。啊,你既是这样的瞧不起我们,罢了,我们且走了,不听你的乱指挥,留着你独自去征伐,防着你又封来一个不明不白的顶头上司给我们,嘿嘿,待以后你醒悟过来,真心的想念我们,我们再来相会吧。” 他们两个计议已罢,在南王发兵的前夕,竟是撤走了本部兵马。 南王鄂顺少了依持的中坚力量,本不应再发兵,最起码得把本部兵马整顿一番再出发,偏他又是不信邪的主,在姚元等人的极力拥护下,依然是整兵出发。 虽有董忠葛宸临阵撤兵的影响,但有南王亲征的威势在,诸将得令后,皆是奋勇当先,奋力杀敌,历经白沙关,三水关,破关斩将,竟是没费多少劲,不日,南王大军即抵达了三山关外。 既到了三山关下,南王高兴了,这些天虽是受了些苦,但苦处也还是勉强得受,三山关是商王朝屏蔽南军的最险要屏障,邓九公也是南军的最棘手的对手,只要摆平了三山关,南国大军就能顺利的打进朝歌,当然,若是败了,南军就再也不能窥视坐镇朝歌的商王朝。因而,取下这一层障碍,对南军有着非常的重要性,鄂顺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对部下说得明白。 于是,他在可伶可爱二妃的拥簇下,开营升帐,呵呵,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然离不开女人。 鄂顺信男人是泥女人是水的格言,成功的男人离不开女人,即便是颓废的男人也离不开女人,所以,二殿下能俯首听他的吩咐,南王也只须用女人为招。 且说众将得了号令,俱都前来,南王鄂顺升了营帐,他是前有美人捶腿,后有女人敲背,左右是二妃相拥,好不下意。 描视了部下诸将,鄂顺开口道:“三山关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取了三山关,进击朝歌就再无阻碍,有此三山关作阻,我大军进朝歌就成了妄谈,这三山关守将邓九足智多谋,非是等闲之辈,张山元帅正是败在此处,诸位将军,依你等意见,当如何取事?方能使邓九俯首。” “南王,邓九公不易屈服,唯有强攻,谅他这弹丸之地,怎摆得下我数十万大军?想来这关极易破得,南王,也唯有如此,方使邓九公屈服。” 见姚元态度强硬,鄂顺就道:“姚侯所言及是,啊,哪位将军,今日来打头阵,立上头功?本王是俱都有赏。” 他话音一落,身边的二妃子可伶可爱,就把双目飘向那些侯爷和将军们。 先锋官周密,本是南阳侯,他和大将赵高,张雄,柏林,在美人的目光飘示下,禁不住是心头火起,跨前一步请战.。 “南王,末将请战,保证马到成功。” 鄂顺乐得是手舞足蹈,大声道:“好,好,好,有几位将军一起出阵,三山关岂能得留全,啊,周将军,赵将军,祝你们此去马到成功,本王在此为你们摆上庆功酒,回来以后还有厚赏。” 说着,鄂顺还把身边的美人推上一推,那意思很是明显,四人哪里还能禁得住?得令后即率本部人马,至三山关下叫阵。 他们四个齐来叫阵,为防不测,邓九公就令太鸾邓秀两个出关迎敌,以便相互照应。 双方遂在关下摆开战场,战场无好拳,来者是拼命,双方没有多加客套,见面后就打在了一起。 邓秀力敌周密和张雄,太鸾则和赵高柏林战在一起。 双方战有多时,势均力敌,难分胜负,九公在城墙上观阵,并没见到南军有后继和埋伏,他即与邓荣,邓魁和蝉玉三个一起杀下城来,南军大将张雄悴不及防,被邓秀一刀砍下马来,赵高则是死在太鸾剑下,柏林被蝉玉石子打中,栽下马来,周密见情形不妙,伏鞍而逃,九公父子是乘胜追了一程。 周密归去见鄂顺,道:“南王,邓九公厉害,他太过狡猾,背地里搞突然袭击,从城墙里一倾而出,啊,这样一来,我军就败了。” 鄂顺听了大怒:“没有用的东西,头一阵就害我大军损兵折将,损了军威,来呀,把他拖出去砍了。” 一些平常与周密相处厚近的诸侯,见此,都站出来求情。 “南王,阵前杀大将,不吉,且让他带罪立功。” 鄂顺道,“虽是如此,不杀不足已立军威,以后谁还信服本王?” 鄂顺不顾诸将劝阻,斩杀了周密,众人见了,皆是心寒,通州侯姚元就对韦杵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作为主帅更应该知道高瞻远瞩,南王此举,实是令人寒心,带兵打仗,他却将两宠妃带来战场,将士们在阵上拼命,他却躲在安乐窝中,周密所败非是败在别处,而是败在主将的安排不周上,为帅就该为大将掠阵,分辩清楚敌我形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