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回:费仲献计造炮烙 商容告老把家还 (第2/3页)
元铣已斩,群臣寒慄,都不敢言,尽皆散去。 首相商容本是三世的老臣,年纪大了,七十多岁,这日犯了风寒,告病没有上朝,至晚间,听说斩了司天监的杜太师元铣,他是大为吃惊,这呆王一向稳正,这会怎么胆大了? “坏了,他是不是醒悟了什么?” 到了这时候,商容就想到了闻太师,他和比干王叔都是先帝托孤的重臣,当着他们三人,纣王行动还会有所顾忌,若是缺失了闻太师在朝,只怕无人能服得住了。 “唉,有我们三个人在,闻太师在朝歌时,痴君断不敢如此胡作非为,今闻太师远在北海,而比干王叔顾及王家的情面,必不肯抢先出头,言语多是厚道,今后,这朝中的事,只怕再无人能镇住了,唉,我已老了,朝中事是问不过来了,问的多了,弄不好还会惹火烧身,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痴君已经醒了,一但发着,我怕亦是自身难保,唉,我不如不如告老返乡,停靠在祖陵前,也不教白骨流落异乡。” 思度已罢,商容写下奏言数句,呵呵,他准备告老返乡,回老家去了。 恰在其时,门房进来禀报,王叔比干来访,商容本想推却。“比干必为今日朝中之事而来,若是惹着了就脱不了身,罢了,我避着些,且以病重为由推了。” 计议已定,他就依靠卧榻,盖上汗巾,平躺了下去。忽又想比干王爷也是有韧性的人物,不得手必也不罢休,既是来了一趟,就不能白白打了面子,说什么也该有所表示。 “唉,他来了,且听一听,或是有什么情由,好事也可,坏事也罢,亚相的面子也不能随便推脱,即便我去了,今后朝中还须仰仗他。” 想到这里,商容翻身爬起,他是一边起身一边通知下去。 “有请有请,啊,比干王叔来了,快快迎接。啊,我的病已有起色,你们不要阻拦,我已经能见客。” 首相亲自出迎,比干自是高兴,相互客套后进了客房,茗茶已后,比干王爷开口道:“丞相老大人,你可知今日朝中之事。” 啊哦! 商容哦了一声后问道:“今日朝中何事?王叔此言何讲?愿闻其祥。” 比干见商容装着不知,也就不兜圈子,把今日金殿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商容,而后说道:“丞相老大人,在先祖皇帝太丁时,你就入朝了,先皇帝乙与你深交莫逆,堪称知已,在先皇托孤三大臣中,先帝任你为首辅。那时候,你是调和鼎鼐,夑理阴阳,在你任上,jianian者即斩,佞者即诛,贤明即荐,能者即褒,你用人分明呀!丞相老大人,今日朝政如此,非是你所愿?啊,老大人,自闻太师问事以来,你一向就少言论,本来,我也不想再麻烦你了,只是闻太师走了后,朝中又出了这两个贼人,啊,尤浑费仲这两个小贼,他们诚是贼小人,煽惑主上杀大臣,造酷刑,今日之事,分明就出在他们身上,老大人,君正可以无言,君不正理当直言相谏,大王无故杀大臣,望大人能金殿直言,莫要因为自已功成名就,生出了退避之心。” 比干将到点子上了,商容没有退路,一笑之后,他换上怒容,沉声道:“尤浑费仲,这两小贼人真正可恼,王叔,我不上金殿谁上,上了金殿必让此等小人难堪,啊,比干王爷,诚如你所言,几十年来,商容岂是爱惜自已血rou之躯,惧怕刑律而贪生怕死的人。比干王爷,你放心,事既如此,我理当直言。” 商容这个话,比干大喜,上前拉着商容的手说道:“商老丞相,你这样说甚好,唉,杜太师既已不在,也就不去提他了,上大夫梅伯爱憎分明,实在是成汤江山难得的栋梁之材,一殿为臣这么多年,他的情形我们都是清楚,还烦请商老丞相为他保上一本,救他一命。” 商容受比干如此煽动,也就越发动情,他说:“比干王爷,请你放心,明日当如王爷所请,定为梅大夫金殿保本。” 说了这话,商容就想到梅伯和比干王爷相处甚好,这里是否有献谀之意,比干完全可以亲自出面奏请纣王,何必到这里走这过场?自从称病少朝后,闻太师和比干王爷在朝中势力已均衡,王爷力保梅伯也是在情理之中,今日王爷此举岂不是要把自己也拖下河来趟这浑水? “唉,托孤三大臣中,比干年龄小,比昏王大不了多少,然而最是聪明有才智,只怕闻太师和我老去后,成汤江山得由他扶佐下去。” 想到此处,也为了将来计,对比干丞相所请,商容也就爽快的答应,根本没有露出思考的痕迹。 商容如此回答,比干很满意,当下,也就客气的告辞归去。 次日早朝,商容击鼓,纣王听说是老丞相商容前来,也不想就此冷落了,急急忙忙穿戴起来升了金殿。 各位,老丞相商容为什么纣王如此敬重,急急忙忙就升了金殿?啊,这里也是有原因,一个原因是托孤三大臣,商容年纪大,七十有余,在帝乙后期,朝政都在他掌握,甚有人缘。 当然,也不仅因为此纣王才敬重商容,还因为纣王娶了三宫娘娘后,商容能把手中权力主动交出来,交还给纣王,这件事别人做不到,唯有商容做到了,这就让纣王尊敬他。 虽然,对成汤,对纣王,闻太师和商容都是忠心耿耿,而且闻太师还是老国舅,可是,比较起来,商容最值得纣王尊敬。 这是因为商容放权,闻太师敛权,闻太师虽帮助纣王登了王位,纣王对他却也没有太多的好感,只是敬重,商容的权力一旦移到太师的手里,就再也不放手,弄得纣王回收都已不易。 且说商容上了金殿,纣王就开了金口:“商老爱卿,你因何事击鼓?啊,有何疏奏,你就呈上来。” 商容跪倒上禀:“陛下,老臣惊动圣驾,是有事启奏。” 纣王说:“商老爱卿,有什么事,你就说出来。” 诺。 商容老丞相拿出奏折,当驾官上前拿来,纣王将奏言细观: “臣商容禀陛下得知,伺君三世臣是尽心竭力,不敢有所偷懒,今天下太平,国家万事安定,实陛下之幸黎民百姓之福也,然老臣年迈,衰弱不堪,恐失於颠倒,为陛下所罪,肯请陛下赦免老臣之残躯,放归田地,得含哺股腹于艳阳之下,放荡游览于山水之间,若得陛下恩准,臣是肝脑涂地,难报万一,所赐余年,皆赖陛下之福。” 纣王看罢,暗自赞了声不错。 “商容人不错,先是放权,现在又要求解甲归田,这样的人才难得呀,无官一身轻,不错,成汤之幸,应该满足他,放他归还。” 当即,纣王就挽留道:“老爱卿,你对本朝贡献很大,寡人真舍不得你走呀。商爱卿,你既是要走,可有什么话想对寡人与众卿家说吗?” 商容得纣王鼓励,就进而奏道:“陛下,臣闻昨日金殿上斩了杜太师,不知所为何事?” “商爱卿,这事不提也罢,提起来倒是可恼,那老匹夫目无君王,金殿上恶语诟君。” “陛下,若是些微小事,而使陛下动了杀弩,错杀了大臣,这岂不是做君王的不检点吗?发生这样的事,陛下当三思而后行,臣则不甚欣慰,陛下,据臣所知,梅大夫是忠烈之人,但凡遇不明之事,必会直言,此实是忠良人的本性,亦是陛下的鸿福,臣句句良言,望陛下思之?陛下,站在臣子尽责的角度来看,微臣肯请您恕了梅伯之过,古来君王,多是宽以待人臣,梅伯若得陛下之恕,臣等皆不胜零涕。陛下,愿您思之,臣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商容一席话,纣王想来也有道理,接过话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