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回 他年水泛含龙日 留取香烟是后身 (第1/2页)
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这首《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其中的第一首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要说起这首诗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要是提起这首诗的作者,我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世界首富、清朝第一贪官、权臣和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咱们近代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又叫庚子赔款,这是最大的赔款金额,就这么多钱,人家和珅自己一家就赔的起!那位说了,你怎么想起来用和珅的诗句来开篇呢?道理很简单,我到了刘云的家乡山西,第二个旅游的景点就是乔家大院,看到了晋商文化,这让我想起了和珅。大家都知道和珅是贪官,是高官,可是大家也许不知道,和珅还是一位的成功的商人。翻开中国五千年之历史,贪官和商人总是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的贪官背后总能找出无数支撑他们的商人,有的商人背后也总能找出许多为他们充当保护伞的贪官,亦或者贪官和商人本就是一体。正所谓亦贪亦商,亦商亦贪,究其本质无非是权利笼罩下的资本运作罢了。反观,我们的666厂在国企蛀虫及其余毒的控制下,将好好地国防科研生产制造平台沦为了以商养贪,以贪养商的工具。贪腐之恶毒并不在于物质上的敲骨吸髓,其毒还毒在荒废业务,毁坏公平、亵渎正义、对抗时代、污染生态。因此,什么矮化、丑化、边缘化,打击、迫害、逆淘汰就不足为奇了...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我们来到山西晋商文化的代表地乔家大院。听着导游给我们介绍的晋商文化,这让我想起来了666厂的一个人。此人,出身卑微却极富权谋,善于用商人的头脑去运作仕途,以小博大,觊觎高位,德才不备而窥觑天下。这和出身贫寒却仕途顺风的和珅有着颇多相似之处。说白了,就是拿小钱儿换大钱儿,下足了本儿,再玩命的往回捞呗。您别看这招比较老套,你猜怎么着?250年前成功,嘿!今天依旧也有人成功。有人说了,你总说人家和珅是商人,你有啥凭据呢?咱们再说这个人之前,还是得先说说和珅。您别看和珅生活在18世纪,但他的投资理念与股神巴菲特惊人的一致,200多年前他就深谙“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道理。中国人对土地和房屋的热爱,是深入基因的。从古至今,但凡有钱,中国人就一定是买房置地。这一点在清朝也不例外。不过,在社会稳定,大家都在买房置地时,和珅却首选保留流动资金用来投资,因为那比买房置地更能赚钱。据记载,乾隆五十七年,庄头许五德与他人发生矛盾,找和珅帮忙打官司,并承诺“事后或送地六十顷,或银一万两”。和珅明确表示“不要地亩,要银一万两”。不过,和珅并不是不买房置地,只是他认为时机不对而已。一旦他发现合适机会,就瞄准商机,大赚其财。比如,乾隆五十二年台湾和湖南数地发生了起义和叛乱,很多地主为了安全起见,纷纷抛售房产土地,使得土地价格大跌。和珅趁机低价购买了大量的土地,然后出租或者等地价上涨后出售。 还有,和珅知道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据记载,和珅的投资遍布金融、地产、医药、商业、物流、矿业等多个行业,甚至还跟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建立了商业往来。比如,他在北京城开了12家当铺,其中永庆当、庆余当、恒兴当、恒聚当等,都是典当业巨头。同时,他还经营各类商店,包括粮食店、酒店、药铺、古玩铺、印铺、帐局、瓷器铺、弓箭铺、柜箱铺、鞍毡铺、杠房、石灰窑等。此外,和珅还专门购置80辆大马车,从事运输业。这些行业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地租。而且合理分散到各行各业的资产配置,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达到了资产在保值增值基础上的收益最大化。这还不止,紧跟时代潮流,投资朝阳行业,谋求高收益。和珅之能还表现在,他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善于从宏观上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发掘朝阳行业。在与国外使臣的交往中,和珅意识到,煤矿业作为新兴行业,将是下一个风口。于是不顾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投资风险,斥巨资积极投入一般人不敢尝试的煤炭业,在北京门头沟和香山开办了两处煤矿。由于前瞻的眼光和魄力,和珅在煤矿业也赚了个盆满钵满。和珅能拥有巨额财富,显然有他独到的才能和能力。虽然和珅最后的结局以悲剧收尾,但不管怎么说,他都创造了一个世界财富的奇迹。 您看看这以商养贪,以贪养商,权利笼罩下的资本运作多厉害。我们666厂的国企蛀虫和余毒那也不是吃素的,在总结了无数前辈高人贪官污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人家也是将自己的智慧付诸于实践。虽然,智商低了点,格局小了点,手法糙了点,用大笔国有资产换取自家的蝇头小利,但是这么多年来苦心经营,也收获颇丰。不然怎么会拿着有数的年薪,家里却有多少处豪宅,孩子开着名车,留着洋学,自己经营着商业呢?大家看到这里,肯定会迫不及待的问,这个人是谁呀?是不是那个谁?您呐,别着急。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故事得一回一回的讲,到了后文书随着剧情的发展此人必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