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回 古树前温存合影 金人台铁人无踪 (第2/2页)
现了一个奇怪的亭台,台上有四尊全身金甲铁铸的武士。旁边的导游讲,这就是晋祠的铁人。这四尊铁人像,分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角相对而立。其中有三尊均系宋代铸造,惟东北角一尊是民国2年(1913年)铸造的。四尊铁像中,西南角的尤其油光滑亮,左脚向前,脚面上有明显的三道斧痕。而东北角的却是精神不振,铁锈斑斑,是后来补铸的。这里面还有一个离奇古怪的传说呢!传说,晋祠铁人自从铸成以后,经年累月,整日守卫着祠庙,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人性。其中东北、西南两个铁像,因面对而立,经常相互谈心,十分投机,关系颇为密切,便结为兄弟。东北角的是宋元五年(1090年)生(铸),称为兄,西南角的是宋绍圣四年(1097年)生,称为弟。西北、东南角的两个铁人他们对面而立,但善于阿谀奉承,讨好庙内主人。东北和西南的兄弟二人对其十分反感。于是,四个铁人也就分成了两派。导游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666厂,领导班子里的一些人不搞经营,钻营权谋,离心离德,四分五裂。要说这也难怪,我们的历史向来有这样的传统,您想啊,就连着晋祠里的铁疙瘩都特么能分两派,我也是醉了! 有一天夜里,结拜的兄弟二人悄悄地找到一个背静处促膝谈心,各诉衷肠。交谈之间,忽见哥哥长叹一声,泪珠滚动。弟弟以为自己有所不恭,惹其伤心,于是一再解劝。后来哥哥才把他向往已久的雄心壮志陈述出来。他说:“咱兄弟二人都是堂堂一表男子汉大丈夫,为啥不能马踏征途,浴血沙场,为国效力,反而终日在这台上,为庙里的和尚站岗放哨呢我早有去西北边防从军的念头,但又舍不得留下你,故而感叹。”弟弟听了哥哥的话,愿与兄同舟共济,共谋大计。于是二人当即议妥于当夜就走。为避免被人察觉,约定哥哥先走,弟弟随后赶去。不料,他们的计议被跟踪而来的另两个铁人窃听,并报告给了住持老和尚。和尚一听大动肝火,一边大骂,一边提了把斧子赶来。待他跑到金人台时,东北角上的铁人早已不见了,而西南角的铁人则刚刚迈出左腿,老和尚一见此情,顺手举起斧子在铁人的左足面上一连砍了三斧头。从此,这个铁人因脚上受伤不能行动,只好带着伤长期守卫在金人台上。后人同情其遭遇,经常抚摸,故油光滑亮,令人喜爱。另一个跑出去的铁人,久等不见弟弟到来,料到是出事了,他也不敢久留,于是便抄小路向西北方向奔走。一天,铁人来到了黄河渡口,见河水滔滔,一望无际,正愁无法过河时,忽见对面有一老翁驾一叶小舟顺水而来。他忙叫老人家摇过船来渡他过河。当老翁把小船靠岸请他上船时,他见船小怕承受不了自己笨重的身躯,于是向老人说:“你的船能载得动我吗”老人见问得有趣,便哈哈大笑着说:“我自幼在这河上,常年渡人,从没见过一个人还能压沉我的船。你又不是晋祠庙里的铁人。”就此一句虚言,却道出了真相。铁人大惊失色,立即现了原形,立于岸边不动了。 这晋祠金人台上的铁人传说有很多,我听导游讲的是其中的一个版本。这些传说由于年代久远就被越传越神了,在我看来这都是人民群众一些美好的向往罢了。导游还说那个被摸得特别光滑的铁人,受了日经月华渐成灵性,具有着保佑人发财能力,因此不管谁只要摸了他的肚子就能财源滚滚。游人听罢,大家都去摸了起来。刘云调皮的对我说:“嗨,你不去摸一下吗?”我则对刘云说:“我是从不信神佛的,你要是想发财还不如摸摸我的肚子呢,最起码这里充满了智慧。”刘云气乐了,不屑的对我说:“你可厉害了,还充满了智慧。除了智慧呢,还有什么?”“还有早饭呢,一会儿还有午饭呢!晚上还有...哎哟!”我捂着被刘云掐红了的胳膊叫了起来。刘云一边笑着一边对我说:“你怎么那么爱胡说八道呢?我不管!你要陪我去摸一下铁人的肚子。”刘云就是这样的,虽然她也和我一样不信神佛,但是她到哪里玩都能入乡随俗,去品味旅游中的各种文化元素。其实,这晋祠铁人最为神奇之处在于千年不锈。据史料记载,北宋初年晋水泛滥成灾,民众认为晋祠为山西晋水源头,应以金神镇之,方能止住水患。于是铸铁人四尊,其铸铁工艺非常复杂,采用当时极为先进的分节叠铸法,由上百块铁范合铸而成。到了如今,晋祠的铁人成了“宋朝的不锈钢”、“古代的黑科技”、“千年难解之谜”... 我和刘云一家人在晋祠游玩了一天,后又乘车回到了昭馀县。忙了一天的我们,是没有时间再去做晚饭了。傍晚时分,我们一同来到了昭馀县的一家饭店。我在刘云家吃她家的家宴时,感觉还是非常新颖的。可是,这次当我真的来到山西的饭店时,这里的餐饮文化才真正的让我大开了眼界... 本周第三更到这里就结束了。今天高考和端午撞了个满怀,有人说这寓意着“高粽”。在此我祝所有的书友们端午节快乐,祝所有的高考学子们心想事成,金榜题名!我的这趟山西之行,很快就要进入到尾声了。后面的故事我想很快还是要回到国企生活的主线上。您想知道我学习培训中还有那些奇遇吗?您想知道离厂三个月的我回到666厂又发生了些什么吗?您想知道国企蛀虫又是怎样无耻的兴风作浪吗?请您继续期待《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后面的故事。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