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217回 初入家门聊汾酒 相谈甚欢何所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回 初入家门聊汾酒 相谈甚欢何所求 (第1/2页)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并儿自古事豪侠,战争五代几百年。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绿埋空垣。并人昔游晋水上,清镜照耀涵朱颜。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废兴髣髴无旧老,气象寂寞余山川。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弦。我来览登为叹息,暂照白发临清泉。鸟啼人去庙门阖,还有山月来娟娟。这首欧阳修所做的《晋祠》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相传公元1044年,欧阳修以谏官身份奉旨巡视河东。乘闲暇的时光,游历晋祠,流连于山水不忍离去。题《晋祠》长篇诗留念,因此欧阳修也被称为晋水七贤之一。这首诗整体的风格可谓是临风怀想,古意苍茫。欧阳修面对晋祠经历的数百年的沧桑巨变而感动由衷的感叹。欧阳修真的不愧为大师,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面对眼前的古祠,高山仰止,百感中来,将自己激扬顿挫、波澜起伏的情绪,恰到好处的与诗歌创作的技巧相结合,使得全诗既有信手拈来之妙,又有跌宕起伏之美。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首《晋祠》开篇,是因为我的这次山西之行也有幸到晋祠游历了一番。还记得当初,刘云的父亲让我选择几个地方去转转,我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离昭馀县较近的晋祠作为我来到山西游历的第一处景点。为什么要选择到这里呢?我想大概还是受高中时学到的,由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所著的那篇《晋祠》的影响有关吧!中华文明五千年,其中最让我敬佩的就是这些用文字去记载和传承文明的人。就像我们的这部小说,也许他受众不大,也许他永远都会像粪土般消失在泥土里,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记录和传承这一段令人难忘和铭记的历史....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我一走进刘云的家门,我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而在客厅正中的饭桌上两瓶杏花村汾酒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看着这两瓶最原始的那种玻璃瓶的汾酒,还有那颇具时代感的商标,我就知道这是人家刘云家珍藏的好酒,今天要拿出来招待我。不对吧?我做过功课呀,我从刘云那里得知,我这未来的岳父,喜欢吸烟但是却不擅长饮酒。可今天这高度的老白汾一摆就是两瓶这是几个意思?行,就算这汾酒有着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等等特色,要是让我一顿喝一瓶,我估计也得喝到我傻子的那滴血起作用,直接就把我整成二傻子了。我心里一边嘀咕着,一边自我安慰着自己:“没事儿的,刘云的父亲不擅长喝酒,一定没事儿的...”刘云看着我盯着那两瓶汾酒有些愣神儿,走过来和我说:“怎么,你饿了?火车上没吃饱吗?”哎哟,我的亲爱的您可长点心吧!这才几点我就饿了,再说了我那是饿的吗?我这明显就是吓得。我的确能喝一瓶白酒,但是我这不是来刘云家玩来了嘛,我不是玩儿命来了。刘云看我不说话,还是瞅着那两瓶酒运气,她立刻明白了。刘云笑着对我说:“这两瓶酒我mama珍藏了18年,从来舍不得喝,今天拿出来招待你,你可要多喝点。”我晕,我知道刘云一家,她的父亲还有弟弟,包括刘云都有一点酒精过敏,只有刘云的母亲可以喝点酒。难道今天我要和我未来的岳母一人来一瓶汾酒,这也不太像话啊!想到这里,我偷偷的和刘云说:“人家阿姨存了这么多年的酒怎么能都喝了呢,留一瓶就行了,快拿回去一瓶。”

    刘云的父亲看我和刘云进了屋,总是盯着眼前的汾酒嘀咕,他过来对我说:“小关,我听刘云说你很能喝,今天来我家尝尝汾酒吧!”哎,俗语常言道的却好:“泄底就怕老乡!”这刘云咋那么实在呢,啥话都和她爸爸说。不知道的,还以为着未来的女婿是一位酒鬼呢。说实话,我真的不擅长饮酒。有人听我这么说,也许会说,你可拉倒吧,谁不知道你曾经以关一瓶著称。我喝酒就是一顿,喝一瓶绝对是敢喝,这和能喝其实关系不大。您要是让我每天喝二两,连续三天我就不行了。当时,我面对刘云父亲的问题,非常巧妙地绕开了话题。因为我特别诚恳的请教了他一个问题,我问道:“叔叔,听说汾酒是茅台的起源,这是真的吗?”别看他不擅长喝酒,可是一听我问到了山西的汾酒文化,刘云的父亲则是侃侃而谈了起来。他让我坐在沙发上,向我介绍起了汾酒。据传说,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相传,早在二百年前,山西盐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黔晋相距九千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当地诗人吟“家唯储酒买,船只载盐多”即指此而言。因茅台酒酿造工艺源于汾酒,因此就有了“茅台的老家在山西”的说法。刘云的父亲普通话说得真好,不温不火娓娓道来,我听得也特别认真。说句心里话,此时刘云的爸爸不像刚见面时那么可怕了,现在他在我的眼里倒像一位教授、一位学者。

    我和刘云的父亲说话间,刘云去把她的mama从厨房里请了出来。我赶忙站起身来和阿姨打过招呼,我看见一个长相与刘云非常相似的人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她除了比刘云瘦一些,矮一些,几乎就像一个人。有人会说,你小子去人家家里,进门连对方的mama都没打招呼啊?当时,刘云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着,我第一次去她家里,我能四处溜达着打招呼吗?就算我是个自来熟,那我的心也太宽点儿了吧?我和刘云的母亲简单的聊了几句,她的mama为人和善,极具亲和力,虽然没有和我说几句话,却让我紧张感全无,充满了亲和力,别看我第一次和我未来的岳母没有几句交谈,但我清晰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