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216回 雨夜笑醒娘子关 初次相逢记心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回 雨夜笑醒娘子关 初次相逢记心间 (第2/2页)

知道,刘云的父亲是一位领导,是山西某建材厂的总工程师。一般的领导呢,都是脾气大架子大,这我也有心理准备。可是这不都应该是在单位的表现吗?我现在这身份,小名儿不也叫什么门前的娇客吗?这咋还不冷不热的呢?我勒个去,不会是没看上我吧?一向遇变不惊的我,说实话有今天点儿小紧张。

    我和刘云跟着她的父亲走出了昭馀县火车站,一辆汽车已经在站外等候。可能是当时过于紧张的缘故,一向记忆力惊人的我,到现在也想不起来那是一辆什么车了。昭馀县火车站和我的家乡古塔市火车站正相反,这里的车站在城市的最南端,而我家的车站在城市的最北端。而且与我家不同的是,我的家离火车站比较近,刘云的家则是在昭馀县的北边,距离稍远了一点。在车上,我和刘云坐在后面,刘云的父亲坐在前面副驾驶的位置上。他没有过多的和我说话,只是简单地问了我几句:“早饭吃了没有啊?”“哪个大学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现在的工作忙不忙呀?”等等这样的问题。虽然我看不到他的脸,但是我依旧能从冰冷的语气中感觉到,我这未来岳父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不过,他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难怪刘云的普通话也那么标准。可是,这二位普通话都标准到了播音员水平的父女俩,楞是用当地的方言和口音聊天。那时,刘云的昭馀话我只能听懂一半,她父亲的当地口音我听起来怎么听都像日语,真心是一句听不懂。此时的我,心中陷入了焦虑和彷徨。一向自信的我,面对着刘云父亲不冷不热的态度,这回有点嘀咕了。我坐在那里,只好自己给自己打气儿。我在心里暗暗地骂自己没出息:“呸!这么点个阵仗就把你吓趴下了?你不是一直自诩喜欢有挑战的工作吗?眼前这不就挺有挑战的吗?还是得拿出你的血性来,迎难而上,不卑不亢,把不喜欢你的人变得喜欢你,把不可能的事儿做到可能,这才是真正的男人嘛!你行的,加油!”您瞧,发散型思维的我,是不是当时的内心也特么够乱的,东拉西扯的想了一大堆没用的。

    人生的哪一段经历都是无比宝贵的财富,这话说的一点儿都不假。23岁的我在2002年国庆节的那个长假里,正在面临着我一生中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想起那一幕时还感慨万千。的确,我的岳父是一个清高孤傲、不苟言笑、才华横溢而又正直善良的人。据说,别说在他们单位了,就是在他家的小区,很多的大人和孩子都怕他。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嫉恶如仇,心直口快的人,只要他看不惯的事儿,都要给人家当面指出来。因此,我岳父的这种性格不具备太大的亲和力。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后来,我和我的岳父成为忘年之交,我与他成了最谈得来的人。刘云经常问我说:为什么我爸那么喜欢你?为什么他和你在一起时笑声最多?为什么他总是和你有聊不完的话题?我则是十分智慧的回答:“那还不都是看你的面子!”其实,我说的只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还得说我和岳父有着相似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看似外表不同其实本质相同的脾气秉性。只不过我岳父更加直来直去,而我相比之下有些外圆内方,绵里藏针罢了。至于,我们这次初次相见,岳父这不冷不热的态度,只不过是一次内心情绪流露下的考验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被广为盛传的“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很多人是赞同的。现实中,许多爸爸都是女儿奴,虽然,有些育儿理念上是说女孩子的养育方式和男孩不一样,才导致爸爸们对女儿疼爱有加的。可不管怎么说,父亲和女儿的感情是暖心入骨的。在每个父亲眼里,女儿就是他的全部,他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她,不愿意看女儿受一丁点儿的委屈。若是在外受委屈了怎么办呢?没事儿,有爸爸在!当然,这份感情也是我有了女儿之后才体会到的。因此,当我要去夺走人家的“情人”时,人家当父亲的心情必然是不好的。再有,在昭馀有着考验女婿的风俗,其目的就是要看看女婿的胆量和心胸,看看有没有男人的担当。后来,我曾和岳父闲谈时,说到过这次最初的见面。岳父笑着告诉我说:“你知足吧,我最初见我的岳父时,全程没笑脸儿,直接就给我撵出来了,我对你已经够好了!”听到这里,我和我岳父开玩笑的说:“你们这里的风俗也够吓人的。这幸亏是我,要是我的那位领导来娶你们昭馀县的媳妇,不知道一天得换多少条裤子!”岳父听罢,开怀大笑....

    很快,我们乘车来到了刘云的家。她的家住在刘云父亲单位自己集资盖的小区里,而且是一楼。我匆忙间下了车,还没来得及看一下周围的环境就被刘云催促着拿着皮箱上了楼。人还没进屋。更加醒目的是,两瓶高度杏花村汾酒映入了我的眼帘...

    本周第三更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一回的故事写的我有些激动,让我想起了已经故去多年的岳父,不知不觉间就又该收笔了。我们在后面的故事里,也会介绍我和我岳父几次短暂的相聚。对我来说,人生两大快事就是“读好书,交高人”。只不过,我和我岳父这位高人在一起的聊天的时间真的是太短了,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遗憾呐!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