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三回 遣兵将南下讨逆 (第2/2页)
策隔江。最重要的是,刘备身为豫州牧,却只能借地称雄。广陵属徐州,九江、庐江属扬州。其夹于两强之间,自保都难。若早讲袁术灭掉,则必须分兵固守广陵。以此三地之情况,尽皆被袁术祸害,民力凋敝。他焉能安稳坐之。由此便可明白,刘备与袁术相持,非不能灭之,实不愿也。” 张辽、徐晃这才明白过来,徐晃问道,“既如此,吾军将如何动作?” 徐庶呵呵一笑道,“既然刘备不愿动手,那吾军便无须客气了。将军可派人与刘备联络,明确告知,若其无力攻伐,则吾军当代其灭袁。同时,二位将军即刻率兵南下广陵,直逼高邮。若刘备还无动作,那吾军便顺理成章灭掉袁逆。那刘备也就没有理由继续逗留于徐州辖地了。” 徐晃和张辽皆点头称善。 不再过多耽搁,徐晃、张辽率领本部兵马,第二天便启程,直奔高邮而去,徐庶亦随行。 广陵城下,刘备大营。 帅帐之中,刘备正皱着眉头看着刚刚送来的信函。左右两侧,一干文武皆立于旁边,武将以关张为首,文官居首者,则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短须儒士。 “唉~” 刘备叹了一声,将信函递于那文士道,“曜卿先生,此时当如何?” 被称作曜卿的,正是袁涣。 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属于袁术麾下,其实,正史当中,人家从来都没有仕于袁术。更在袁术僭越时,大义凛然,宁死不从。后来,他被曹cao征辟,委以重用。曹cao非常欣赏袁涣的为人和德行,在曹cao被封魏公,建魏国之后,特别任命袁涣为郎中令,并代行御史大夫之职,可见对袁涣的重视。几年以后,袁涣病故,曹cao闻之为其痛哭不已。要知道,曹cao可不是个经常会哭的人。因为袁涣为人清廉,所得的赏赐大都赠予旁人,所以身无旁物。曹cao便派人专门送去两千斛粮食,以让其家人安排后事。而且专门着重提到,一千斛是朝廷的抚恤,另外一千斛是因为袁涣乃是他亲密的旧部。请注意,整个《三国志》正史当中,得到曹cao如此评价的,只有袁涣一人。尤为让我们要注意的是,袁涣在没做魏国郎中令之前的官职,乃是谏议大夫,兼任丞相府军师祭酒。还有个人也当过祭酒之职,是谁呢?郭嘉!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袁涣的能力了吧。 还有件事,也要和大家说明一下。历史上,袁涣被刘备举荐出仕,虽然并没有在刘备账下服务,但却一直心怀感恩。自始至终,从未对刘备做过分毫不当之事。吕布夺取刘备的徐州后,曾经让袁涣写信骂刘备,但袁涣却宁死不从。后来袁涣侍奉曹cao,在听闻刘备战死的消息后,众人皆向曹cao道贺,唯独袁涣未说片语。可见,袁涣的为人是多么的正派,以及对刘备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厚。 好了,言归正传。 袁涣接过信函,认真观看后,呵呵一笑道,“主公勿忧。此事本在吾预料之中。既然齐侯已然出兵,那就由他动作便是。吾等只需坐山观虎斗。待袁术被灭,主公便回军庐江,安守便是。” 刘备闻言,沉思一会,点了点头道,“就依先生之言。还请先生以吾之命,回书一封,说明此间情况。” 袁涣拱手应诺,就在大帐之中,一挥而就,很快便写完了。 刘备看完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派人送往徐晃处,以为沟通。其余人等,随即各自散去。而刘备独留下了袁涣。 袁涣知道刘备的想法,笑着道,“主公心中是否觉得可惜?” 刘备呵呵一笑,坦然道,“先生知吾。还望先生解惑。” 袁涣平静的道,“庐江、九江、广陵三地,可以用武,却难久驻。主公若想与诸侯争锋,困居于此,难有助益。在下以为,主公当收众回返,暂居寿春。恢复民生,收各处豪杰,引四方流民,以充实力。一旦天下有变,则~”说到这,袁涣走近刘备,低声道,“则北联袁绍,西交刘表,南通孙策。收汝南故地,平豫州全境,则迎奉天子之时,不远矣。” 刘备闻言,皱眉道,“曹cao势大,田辰势强。此二人狼狈为jianian,互为犄角。这可如何是好?” 袁涣呵呵一笑道,“彼看似和睦,实则早有芥蒂。若非为了对抗袁绍,吾恐怕双方早已反目。所以,在下请主公安心等待。若吾所料不差,袁绍、曹cao、田辰之间,大战已不可避免,近在眼前了。” 刘备这才长吁一口气道,“听君之言,吾茅塞顿开。尽皆如先生之意便是。” 对于刘备的从善如流,袁涣还是很高兴的。他朝刘备拱手一礼,便自离开了。 刘备缓步来到账外,看着万里无云的晴空,忽然豪气顿生,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喃喃自语道,“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也~!” 此正是:腹背受敌制于人,博远病中遣将臣。枭雄亦得贤才助,自有筹谋定基根。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