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_第一零三回 遣兵将南下讨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三回 遣兵将南下讨逆 (第1/2页)

    书接上回

    第二天,郭嘉拿着贾诩写好的信函,前去齐侯府,向田辰禀报此事。

    田辰看过后,立刻同意了二人的建议,并且专门补充道,“命文远率兵协助公明一起前往广陵,尽快解决袁术。另外,让元直随行为监军,凡遇难定之事,由三人商议后自决便可。总体原则不变。”

    “诺!”

    郭嘉根据田辰的意见,又重新拟定了命令,交田辰审阅后,盖上了印章。

    事已毕,郭嘉神秘的对田辰道,“主公还需将息身体,以免cao劳过度啊。”

    “额~”

    田辰听出郭嘉话里有话,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没啥不好意思的。便佯装不悦的道,“吾不似君,常流连于花间也。”

    郭嘉坏笑着道,“有些事,还需助力。”言罢,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竹筒,塞到田辰的手中,“此乃吾当年从华神医处所得,对身体无害,定能助君事半功倍。”

    田辰面色稍有尴尬,但随即便淡然道,“吾累了,请奉孝自便。”

    郭嘉撇了撇嘴,起身对田辰拱手道,“那属下就打扰主公了。”言罢,悻悻然的离开了。

    这货前脚走,田辰后脚就拿出郭嘉塞给他的那个竹筒,仔细瞅了半天,然后自言自语的道,“这玩意管用吗?”

    不说田辰这边如何考虑,单说郭嘉。

    郭大军师出门后,即刻去了贾诩那里。贾诩看完田辰的敕令,并未多言,马上派出快马信使,立送徐州。

    五日之后,徐晃、张辽等,便接到了田辰的命令。张辽留曹性率部守护下邳,自己则率领本部兵马,与徐庶一起,前往淮阴。

    因为徐晃所部本来的任务,就是监视袁术,时刻准备交锋。所以,他这边的战时状态一直没有解除。等张辽率部和徐庶前来后,三人先开了个小会,商议之后的计划。

    作为本次的主将,徐晃先道,“主公令吾等出兵讨逆,元直身为监军,有何高见?”

    徐庶摇了摇头道,“袁术势孤,早已无能为也。然则刘备所部却一直攻而不克,实在令吾百思不得其解。以刘备所部战力,加上关羽、张飞两位世之虎将,却对穷途末路的袁术无能为力,不得不让人生疑。吾以为,刘备非是不能为,而是不愿为也。”

    张辽点了点头道,“监军所言甚是,某亦以为此事非常蹊跷。但既然主公已令吾等出兵,末将以为,可先与刘备沟通,通报其此事。然后尽速出兵平叛讨逆。”

    徐晃皱起了眉头,思索的道,“吾自移防淮阴月余,对广陵之事,多派斥候查之。半月前,刘备率军与袁术大战一场,备所部本以占据上风,却不知是何原因,忽然主动息兵。这令吾大惑不解。从那之后,两军便一直处于对峙状态,不知所谓。”

    徐庶听罢,想了想道,“如此看来,只有三种可能。第一,刘备与袁术私相授受,达成了某些不可告人的协议。”

    张辽闻言,摇头道,“刘备自称皇叔,号称仁义之名遍于天下。以此观之,刘备必不敢与袁逆合流,所以末将以为,此事应该不会。”

    徐庶和徐晃二人皆点了点头。徐庶接着道,“第二种可能,刘备军力不足,战力不够,袁术虽已败落,却仍然让刘备难以速胜。”

    徐晃听罢,很肯定的道,“袁术余部,原有万余,但自主公定徐州之后,其麾下之兵多有溃逃者。据吾查探得知,袁逆最多还有七至八千左右的兵力。以刘备所部近一万五千之众,怎么可能战不过袁术。更何况,前些日,刘备军是胜而收兵,非是不能赢之。所以,这第二种可能,恐怕说不通。”

    徐庶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只有第三种可能!”

    张辽和徐晃相视一眼,猛然同时道,“刘备故意不胜?”

    徐庶点了点头,然后问徐晃道,“将军可曾查探过,刘备方面有何不同变化?”

    徐晃想了想,忽然道,“敢问监军可知道袁涣?”

    徐庶闻言,面色一变,急问道,“将军所言,可是陈郡袁涣、袁曜卿?”

    徐晃平静的道,“正是。”

    徐庶沉声道,“原来是他。若此人投奔了刘备,那就有些棘手了。”

    张辽此时问道,“监军,袁涣其人某亦有耳闻。当年温侯想征辟其出仕,然则被其严词拒绝。又闻袁术欲谋逆之时,亦曾向其问询,但袁涣宁死也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因其名声太大,袁术不敢对其行凶,故而多礼敬之。未料想,此人居然投奔了刘备?”

    徐庶忧心忡忡的道,“袁涣有国士之才,其能甚大。但其自诩忠君爱国,怎会给刘备出如此不敬之谋?”想了一会,徐庶猛然醒悟道,“原来如此!吾明白了。”

    张辽、徐晃忙问何故。

    徐庶一字一句的道,“刘备领九江、庐江二郡,若其再得广陵,看似地盘扩大,实则危机重重。其北乃主公所领,其南与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