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韶之夜_第十二章 鸟居龙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鸟居龙藏 (第2/2页)

“那这些照片是……您请人拍的?这些老爷子跳得像模像样的,只是这鸡蛋大的白眼珠不像人的眼睛。”

    李青秀笑道:“这些照片是鸟居先生在贵州拍的,本来是黑白胶卷,我后来请照相馆的人翻拍加工变成了彩色。这个眼白嘛,真给你说对了,还就是两个鸡蛋,据鸟居先生说,应该是土目祭司拿来吓唬人的把戏!哈哈哈!因为真实的祭司之眼早在千年以前,金竹夜郎灭亡时就失传了。”

    顾秉三莞尔一笑,说道:“先生直言相告,足见其心赤忱,不知您后来有没有回到赫章故里?这真实的祭司之眼又是什么样的东西?”

    李沉默了半晌,才拍着膝盖说道:“我一直到了90年才回去一次,母亲当然早已不在人间,祖宅化作尘土,时隔50年兵荒马乱,知道这件事的人一个也没找到。后来翻看县志,看到记录,当年害我家破人亡的阿朵土司,他勾结国民党残部负隅顽抗,被解放军击毙在深山之中。”

    韶仪心里琢磨着这个故事,罕然地问道:“这话说起来,当真也有反战的日本人?”心想别是电视剧里那种吧,*****圈假惺惺的那一套。”

    顾秉三拉开刚才被老人关起的帘布,看着远处的大海,缓缓说道:“因为一些原因,我从小就记下了鸟居龙藏这个名字,后来查过他一些资料,确实让人很吃惊。除了一些人类学著作,他有一件事情被美国人记录下来,在当时传为佳话。”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很快占领北平,当时城里的高校全部停课,一些师生带着古籍资料一路辗转去了大西南重新办学,只有一所学校,就是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还在继续开课,当时美日没有开战,他就在校园里竖起美国国旗,拒绝日军占领,为了防止特务,他拒绝接受日本学生进校,还请来当时的反战学者鸟居龙藏做客座教授,让他在中间起到协调作用。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日正式宣战,日军强行关闭了燕京大学,用大卡车抓捕了学校的中外师生,当时鸟居龙藏阻拦无效,于是率领全家换上隆重的和服,站在路旁向被捕的师生鞠躬道歉,他这一行为被各国记者拍下来登上报纸,让日军非常难堪,被迫释放了这些爱国师生。

    鸟居由此得罪了北平军部,被勒令搬迁到城里被监视居住,一直到日本投降。”

    李青秀听着顾的话,脸上露出那种老年人对年轻人表示欣赏的悠然自得的表情,叹息道:当时鸟居先生写了一条横幅送别同僚,我记得其中两句:“一樽还酹江湖远,落花满汀雁声断。”

    韶仪嚼着这两句离别词,倒是别有韵味,见顾祝二人一脸犹豫,可能不好意思与老人开口,就替他们说道:“老先生您对这土目祭司的手段可有了解?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仪式了?这个祭司之眼又怎么失踪了?”

    老人回过神来,对着顾秉三一笑,说道:“百年一场大梦,今日风尘一遇,足可快慰平生,老夫厕身此间数十载,这华严寺在闹红卫兵时几乎被搬空,唯有这一套册府元龟留下来,我且翻看着消遣打发时间,一知半解都是从此而来。这些彝人的祭司仪式我实在也并不知内情,据我猜测,历代汉王朝征伐西南,无非只要属地臣服而已,只有朱明王朝以汉人正宗自居,设九卫屯兵诸边,又以汉人充塞蛮夷,易其风俗,当年有几个大的屯兵豪门姓氏,这些东西如果还有保留,也有可能在他们手上。”说着就拿了纸笔,写下几个字。

    李青秀转身用拐杖把那副山神面具和蝴蝶面具挑下来,说这劳什子就当送给二位的见面礼,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

    老人这一下风格突变,倒让三人不好意思起来。

    阿九连忙摆手说不用,顾秉三起身笑道:“先生一席话教我茅塞顿开,您无须客气,晚辈并不缺钱,就依你说的数字,我们买这两副,只是身上没那么多现金,不知如何付账?”

    韶仪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见李青秀居然神乎其技地从身后摸出一个POS机,阿九笑嘻嘻地袖手旁观,露出一副见怪不怪的无奈表情,自己便不同意,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撩开门帘走到外面的路上。

    这时山下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孩子飞奔过来,在离韶仪一米远的地方停住脚步,重心不稳就撞到他身上,气喘吁吁地嚷道:“爹!俺爹人呢?”

    转头看着门帘后面喊道:“不好啦!山下有坏人来了!杨黑子开的电动车带人,马上就到了!”

    韶仪见那盘腿而坐的残疾老人正要收钱,被闯进去的小男孩打断,正对他怒目而视,听了这几句话像兔子一样蹦起来,一边口里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今天流年不利,列位后会有期!”

    说完也不顾几人惊诧的目光,带着那孩子从台阶边上的小路匆匆跑进树林里,很快就隐身不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