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宁为玉碎 (第1/1页)
人去杳无痕,独留满室苏合香。 散落一地的奏折,宣泄着主人的不满,连捏在手心里的那本折子,都决能幸免于难,捏起了一条深深的皱褶,可见主人用力之大。 “娘娘。” 杨中侍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杨太后几乎有些慌乱地去拂拭脸庞,要整治仪容时,才恍然发觉,自己竟不知何时,泪流满面。 罗巾揩去脸上的泪水。 方转过头望了眼杨中侍,一时回过神来,似耗尽了心力般自暴自弃,整个人无力往身后的隐囊上靠。 杨中侍知趣的没有吱声,更没有让旁的宫人内侍进东暖阁。 “他人走了?” “走了。”杨中侍回了句,又问道:“外面已经开始飘起了雪花,娘娘要不要吩咐大长秋,预备今年陶乐园的赏梅宴?” “没意思。”杨太后语气极淡,一番争吵后,她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任何事情,能提起她的兴趣,能让觉得有意思。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从前,她无往不利,一往无前,所以才没觉得。 今日对这句话,算是深有体会。 “阿弃,你说,我会不会做错了?会不会把他推得更远?”杨太后轻声问道,又似在呢喃。 杨中侍没有立即出声,哪怕杨太后,唤了他许久不用的名字,令他心尖微颤。 他也没有出声。 果然,没一会儿,又听杨太后自问自答,“可只要想到,他身旁有人,我就难受。” “谁让孤难受一分,孤就得让她难受一百倍,一千倍。” “这些年来,孤所受的噬心之痛,也该让那个贱人好好尝尝。”说到最后,杨太后的神情,都有些癫狂。 吓得杨中侍忙地唤了声娘娘,一把上前扶住杨太后,却让杨太后给甩开。 杨中侍退后两步,跪伏在地上,“娘娘,您不会做错。” “只有身后无路,张侍郎才会回头,他那样在乎名声的人,赌不起,也输不起。” 杨中侍说这话,已选择性忘记。 杨太后作为一国之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 同样也输不起。 不顾名声,不计代价,豁出去全部身家。 “是呀,他是士族子弟,爱惜名声,他输不起。”杨太后觉得有道理,阴沉的脸色才好转了一些。 杨中侍趁着杨太后心情回缓,又提议:“陛下很喜欢张家小娘子,宣政殿的小冯已经在老奴跟前念叨过好几回了,娘娘不如把人召进宫里来。” 小冯是圣上宇文赞身边的内侍总管,负责圣上的日常起居和宣政殿的事务。 “清妃长得很好,孤也很喜欢。” 杨太后微微眯了下眼,只一会儿功夫,便转了心思,“陶乐园的梅花宴,你让大长秋好好安排一下。” “孤要亲自发帖子,邀请洛京三品以上官眷参加。” “唯。” 杨中侍高兴地应一声,“仆马上去通知大长秋。” 临走前,又问道:“那接张家小娘子进宫的事情,要不要派女官出一趟宫?” “这个不急。” 杨太后摆了摆手,又指了指散落在地的折子,“你把这些都收起来,朱俊那边,让他一切照旧,没有我的吩咐,各项调查不许停。” “娘娘放心,仆知道该怎么做。”杨中侍紧握住手中的拂尘,朱俊哪怕做到御史中丞,位列三公之一,但仍旧改变不了他出身寒门的事实。 在官场上,原本就遭到出身士族官员的排挤。 更何况,他竟然开始调查各世家大族。 近日以来,已经连着遇上几波阻挠,更别提那些风言风语,冷嘲热讽,不过,眼下看来,朱俊也是个明白人,没让人一吓唬,就自己先焉了。 监狱里和廷尉署里,陆陆续续关进去的造事者,可见朱俊的手段。 他该知道,他能依靠的是谁。 知道哪头热,哪头冷,这是好事。 至少,俨然已成为太后手中的一把快刀。 ——*——*—— 大雪纷飞,雪花飞舞。 张婴冒着大雪、冒着严寒,赶回家时,站在府门前,久久不敢进门。 到底没有进内院,遣人进去说一声,转身去了书房。 穆行和陈义,一直守在书房,没有离开。 瞧着张婴提前回府又来了书房,还有张婴那张极为惨白的脸,俩人不约而同地猜到了一种可能,对视一眼,谁也没有先开口。 默默跟在张婴后面,进了书房。 房里除了伏案榻席,书架字画以及香炉盆裁,还有取暖必备的火盆。 张婴搓了搓手,打破了一室的静默,淡淡道:“事情不顺利,不要再想了。”别的话,没有多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的想法,是按第二套方案进行,不过得再做修改。” 陈义问道:“郎主的意思……” “我的意思,把谣言的内容改一下,多加入一些真人真事,借前朝旧事,隐喻本朝,也不要只在官员中传扬,让各大茶楼的说书先生,同时开始讲一个故事。” “郎主,请三思。” 穆行先急了起来,不甚赞同,“这样一来,郎主就算是彻底和杨太后撕破了脸皮,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本来就没有了余地。”张婴扶着头回道。 穆行噎了一下,急得在屋子里打转,“那郎主的名声呢,郎主为官近二十年,素有清名,难道要因此而葬送前程,使声名尽毁。” “这不是一桩简单的风流韵事,如果传扬开来,坐实下来,试问郎主将何以自处,又将何以在青史上留名?” “郎主是玉石,其余皆不过瓦砾,玉石焉能与瓦砾相碰撞。” 张婴没有理会穆行所言,只问道:“你们有更好的法子吗?”得到的是两位主薄长久的沉默。 尔后,语气淡淡说:“我不能眼看着华家出事。” “我身为七尺男儿,身为大丈夫,总得护他们周全,相比于妻子儿女,整个张氏家族,我个人污名,又算得了什么。” 屋子里静悄悄的,火盆内炭火燃烧偶尔发出来的噼哩叭啦声响。 衬得周遭愈发寂静寥落。 许久,才响起陈义略显嘶哑的声音,只听他提醒道:“郎主,您真要这么做,就得想到最坏的结果。” 张婴默然,他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把最坏的结果的都想过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却远超他的预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