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_第一百六十六章 梦乎?醒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梦乎?醒乎? (第1/5页)

    天变

    第二卷天边

    第一百六十六章梦乎?醒乎?

    放在十六岁那年,如果就我一个人,面临前面这一切,我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领着人挥着天狼就冲上去。一切变化应对,都看临时头脑中如何去想了。

    还好,今年我已经二十了,而且天狼也不在我手里。

    说实在的,前面那个理由有些傻,而后面这个理由有些馊。

    但至少这四年自然不是虚度的,当很多事情必须我来担负时,我就必须得好好合计了。敌众我寡,敌情不明,我得选取最好的进攻突进方向,优先攻击的目标,而这不是我能在上林苑里决定的。其实要都在上林苑里决定,见到现在情况,可能还得重新抉择。

    如果不是皇上在上林苑,如此靠近贼子,甚至轻骑一夜可至;如果不是皇上龙体有恙,唯恐惊扰;这仗可能根本不用打。只要不停sao扰,慢慢分化,说不准,开了春,羌人捞不到什么好处,自己内部很有可能又会闹起来,互相攻伐。就如他们以前一样。但是这些条件我都没有,再想着背后的孩子,还有渭水边被杀戮的百姓,我就不仅是一定要打的问题,而且是一定要赢,甚至还要赢得快。

    而要赢,就得好好合计,除了在上林苑里谋划。当我看着敌营那刻开始,我就得尽量想周全所有事情。而不是真的天狼在手,我便能变成一个百战百胜,无人能挡的英雄或禽兽。我清楚的知道我不是獬豸那样的圣兽,虽然我们爷儿俩名字听起来像一回事,虽然很多老百姓以为我们爷儿俩就是一回事。

    其实真正的理由,我比四年前更明白前面和后面人命的价值。

    陈仓就在渭水之北,距岸不远之处,身处敌营重重“拱卫”之中。城上没有灯火,沉寂得有些让人担心那是个陷阱。但细想也可能是戍城巡夜的人怕羌人的弓箭,好在围城的贼寇在周边燃起了一圈篝火,于是陈仓就这样清晰地展现众人眼前。

    不过大家对于陈仓的兴趣要比对眼前出现的连片营寨要淡得多,甚至很可能都比不上眼前营寨里的人对陈仓的兴趣。

    但我对陈仓却很有兴趣,最主要的兴趣是动手后,这个城能给我们多少的帮助。看了眼前的“景色”,坦率地说,没有陈仓城内的帮助,我将面临的困难将是无比巨大的。

    可这却不是我现在能知道的。就像我不知道陈仓城后面的羌人营盘还有多宽阔,南边山坡上那个阴森森的黑影又有多厚重。

    眼前这片营寨里能看到的东西都和我汉人的种种形制差很多,看来这次生乱事的主力基本上就是羌人。北面和我们所处的地方相平的山坡上还有一片营寨,但是只能看到一条横亘于山坡的营线,后面还有多宽广的营盘完全不可知。

    绵延无边的贼寇营盘之中,不停有人骑马往来,靠近火堆时,能看到马上之人常晃晃悠悠,似乎是宿醉而归的人。看来很多贼人都在聚众饮酒。

    营内竟然还有不少狗,这些畜牲们对往来数十匹马的情势似乎见怪不怪,最多对往来打扰自己休息的这些家伙表示不满,象征性地吠上两声。校尉说,牲畜较多的放牧之人大多会养上这样一条或者几条,放牧时能方便很多。

    有人说似乎听见了羊的叫声,不久就有人指点着说营内竟然还有很多牲畜群。有些人开始嘟囔,他们真是把家都搬来了。阎行却说这可能是各族裹挟自己族人或者周边小族一同前来,以壮声势。往日便有类似情况,有些亡命羌人将老实本分的同族胁迫而来,一旦事有不谐,便自个儿拼命跑,把这些赶羊的老实人丢给官军……官军有时也糊涂,以为都是一样的,便抓回去报功。有时还随意ling辱,逼得那些老实羌人下次都会跟着造反。

    阎行说得够隐晦了,四年前说不定就信了他了。但这四年,我不是没有听过类似的情况,咱们吏治什么样,军队是个什么状况,现在的我最起码还算知道些。我觉得真实情况可以把阎行顿了那一阵后面可以改了这样再说一遍:官军有些也混蛋,怕追急了那些亡命徒和他们拼命,反正造反的时候这些人也确实跟来了,管他是不是被逼,正好不反抗,抢上一票,杀上一批,再抓些回去领功了事。

    就最后一句可以不用修改,反正基本也就这样了。至少我们眼前就是这个样子。

    来之前我便知道,此处虽则地势高低相距不大,然渭水之北地势曲折高低突兀,易守难攻;而水南则是一个平缓台地,慢慢往南地势渐高,易攻难守。

    这就是我选择从南岸攻击的原因。

    但到了以后,我就有很多事情可做了。

    首先,我得找熟悉羌人聚居地布局的人,便请西边三家的人上前,问询对眼前这个营寨布局的见解。这又不是在上林苑里纸上谈兵能有用的。

    阎行,又是这位韩遂的女婿说道:“羌人入夜喜聚火堆之旁,对火而歌,环火而舞,各部酋帅所居帐外的火堆便常是堆得最大的,照此看来……”

    他的手指一指,正对陈仓,渭水南岸,正有一团逐渐熄灭的篝火,借着火光,周围一圈炭火的黑色,和周边土地的黄褐色的界线虽有些模糊,却还能辨认出来。正巧走过一个踉踉跄跄的成年男子,忽然摔倒在地,众人立刻对这个篝火堆的大小有所了解。而这个篝火队的南边便是一顶极大的帐篷。

    这顶帐篷竟大约有几十丈方圆!可以顶得上一座容纳近百人议政的厅堂。而周边目力所及都比这个小很多,完全没有能和这个相提并论的,朝着陈仓的方向,有一丝火光不时隐隐露出,我也开始认定那处必住着一个极为显贵的人,便盘算从何处突入,直取这处敌酋。

    但是,却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酋长营门怎么可能背南面北,在冬日里,那不是兜风么?而且此处是水之阴,向南渐有土坡而起,冬日难免阴霾,且不论羌人近年已经开始半牧半农,居有定所,就算常年游牧,堂堂一族之酋难道连天时地利都不知,怎会选这样一个地方将门开向北面居住?”

    我认为校尉小时候除了放羊,一定还干过看风水的活计。

    仿佛为了证明他的话,靠近我们这里的一顶帐篷朝南的一块忽然被掀开,露出帐内的一道火光,走出一个穿得毛茸茸的孩子,就在牲畜栏旁边撒起了尿。

    看来有些羌人真的是举族迁徙,竟然牲口、孩童都带上了。我很犹豫,如果出声让他们躲开,难免暴露我们自己;若然直接冲入,一旦开杀,难免很多无辜妇孺孩童包括一些被裹挟的部落男人也都会遭殃,当然,这不是我们控制得了的。

    “校尉,那你认为如何?”我有些苦恼地掀开头盔挠挠头。

    “那似乎是羌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