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城门破 (第1/1页)
小说话本和说书唱戏,对战争的描写和演绎,都是些荡气回肠、令人血脉贲张的故事, 然而,真实的战争,却与小说和戏文里,完全不同。 就拿这一次的连州港攻防战来说, 第七日,天光放亮之后,突厥汉军向连州港发起了最后的,也是最猛烈的攻势。 没有厮杀呐喊,没有热血澎湃, 战场上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无论是突厥汉军,还是漓阳的军兵,所有的人,都已经麻木了。 这时的战场上,没有正义与邪恶,没有胜负和生死, 鲜血,在他们的眼中,就像流水一样平常。 生命,在他们的心里,就如尘土一样卑贱。 最简单的劈砍,一次又一次的带走一条又一条的生命, 他们不会去想,这些丧命于自己刀下的人,他们是否也有妻儿父母,他们是否也有梦想和希望。 甚至,他们连自己所拥有和在乎的一切,也都暂时性的遗忘了。 死亡变得不再可怕,活着变得不再珍贵。 每个人,都成了只知道杀戮的傀儡, 在他们的世界中,此时此刻,没有任何的色彩。 云梯上的人,前赴后继,从未中断, 一百步、九十五步、八十五步、七十五步, 成百上千的突厥汉军,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撞城车,一步步的,向着连州港的城门推近。 城头上的守军,除了五百名神射手,依然用弓箭,重点盯防着敌军的撞城车和推车手以外, 其他的人,全都放弃了弓箭,选择用杀伤面积更广,杀伤力更大的滚木擂石,灰瓶砲子,来阻挡城下的突厥汉军。 这些城防物资,只够他们再用上半日的了,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计算什么物资用度了, 到了现在这种决死一战的时候,再去算那些,有什么用? 城破人亡,留着这些城防物资,用来资敌吗? 城头上的漓阳守军,每个人手中的战刀和长枪,都是寒光闪闪,锋锐异常。 在这七天的攻防战中,他们每个人,最少砍崩了十二把战刀和长枪, 尤其是那些锦州边军的精锐们,他们平均每两个时辰,就要砍崩一把战刀或是长枪, 幸亏连州港这座万商之港,不差钱! 幸亏连州港的守将,有炫富的癖好, 连州港的所有城防物资和兵器甲胄,不但库存丰足,质量上,也全都是上上之选。 即便是锦州和连州的府城,在城防物资和兵器甲胄的备存数量和质量上,都被财大气粗的连州港,甩出了好几条街的距离。 这次连州港攻防战,漓阳一方,借助了高墙坚城的地利,借助了物资丰足的物利, 但说到底,漓阳一方能守到第七日,靠的还是人。 四千气势如虹的锦州边军精锐, 九千多,经历了战火与鲜血洗礼,而涅槃重生的旧堡军, 他们是此次连州港防御战的主力 但是,真正的功臣,并不是他们 三千漓阳退役老兵,这些人,才是连州港能坚守到第七天的最大功臣。 连州港的世家豪族,商行镖行,都花重金,雇佣了不少的退役老兵, 这些老兵,可不是那种因伤退役,或是年纪老脉,不能再战斗的老弱伤残, 他们是真正的百战,甚至是千战精锐, 他们的年纪,也都是正值壮年, 他们的退役,是因为在军中,得罪了上司,不退役,就会被当作炮灰来用。 他们的退役,是因为生计所迫,家里的老老少少,靠着他们那一份当兵的粮饷,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他们的退役,是因为无权无势,没有靠山,想在军中出人头地,太难了。所以,打算另辟蹊径,投效豪门,搏一个出身。 不管他们退役的原因,是什么, 军伍之魂,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血脉和骨髓里,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如果连州港被突厥人攻占,漓阳将会面临的生灵涂炭,会有多么的惨烈。 当突厥大军,包围了连州港以后, 这些退役老兵,从床下,从箱底,从库房角落,翻出了他们在从军时,偷偷私留的漓阳军服, 取出了他们在夜深人静时,磨砺保养的战刀长枪, 有的人,将自己私存多年的银子,交给了结发妻子。 有的人,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传家玉钗,送给了歌坊里,那个已经年老色衰的舞姬。 有的人,将自己师门秘传的刀谱拳经,偷偷塞到了镖行里,那个喂马少年的枕下。 有的人,与刚过门的妻子,从掌灯,一直折腾到天明,期望为家里,留上一缕香烟后代。 有的人,孑然一身,在出门前,将自己那间离群远建的木屋,付之一炬。 每一个退役老兵,都有不同的故事, 每一个退役老兵,都有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 每一个退役老兵,最后都走向了连州港的城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