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江湖_第三十章 开不完的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开不完的会 (第1/2页)

    学校是一个神奇的单位,虽然不是政府机构,可是会议却是出奇的多,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老师,那么恭喜你,你一周只需要参加一次教师大会即可;如果不幸,你是班主任,那么你一周就要参加两次会议——班主任例会和教师会;如果再不幸一点,你是班主任兼教研组长,你一周需要参加三次会议——教研会、班主任会、教师会;如果你极端不幸,是中层领导,那么你一周需要参加四次会议——行政会、教研会、班主任会、教师会,当然当领导从不觉得自己不幸,因为每一场会议他们都只是在发号施令,真正执行的并不是自己,他们只需要耳朵和嘴就可以了,别人做得好那是指责所在,做的不好,那就是执行不到位,反正领导永远是正确的。

    在学校的组织层级里,武爷、司令、华仔、大兵他们只是食物链的倒数第二个环节,因此一周两会是必须要参加的,而且不允许请假,其实这些都没什么,关键是两会的时间都是周三和周四的最后一节课,其实第一次看到这个时间安排,大家都觉得没什么,毕竟就一节课也就四十分钟而已。谁知道开了一次,大家就再也不会对一节课有什么奢望,因为学生都知道正常的一节课是40分钟,但老师会拖堂啊!

    一次会议会拖多久呢?这得根据会议内容,领导发言人数,领导心情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所以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只是在英才目前的最高纪录是1个小时48分钟,那还是因为一个好事的老师从主持人“喂喂”开始点开了计时器,到最后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那一次旷日持久的会议结束后,大家并没有急匆匆地冲向食堂,而是往相反的方向——WC,男教师进去后都发出了“哦”的长叹,憋的太久,终于释放了。女教教师则开始排长队,当然也有反应快的,都跑到其他楼层的女卫生间了。

    以上这些都是一周中的例行会议,开学和结束的教职工大会耗时则更长,开学会议由各部门领导选读学期工作计划,校长总结发言;学期结束大会则由各学科组长和各部门负责人轮流做述职报告,通常是按照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技的学科顺序,每个人至少5分钟,这就耗时5*13=65分钟了。然后是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生活部四大主任轮流述职,平均用时15分钟,又1个小时过去了。

    但这些都是开胃菜,主菜还没上呢!几个副校长轮流述职,校长述职,书记总结,最怕的就是最高领导的总结陈词,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概括能力太强,先说一句,“今天的大会我只讲三点!”底下本就昏昏欲睡的老师们一听就来精神了,心想三点你能将几分钟,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谁想到领导又说了“第一点,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分三点,第一点……”不得不佩服的是领导永远记得自己讲到哪一点哪一个层面的哪一小点,随着所有小点的结束,会议才算真正高一段落,所以期末大会往往不是在主持人宣布结束后结束,而是在最高领导说完最后一句话,主持人起身的刹那,所有的板凳都开始发出咆哮了,主持人的宣布都是在一哄而散的聒噪中结束的。最夸张的一次是,某最高领导说完最后一句话,一位孕妇老师在大家兴高采烈准备起身离去前一秒钟晕倒了,后来直接被120送进医院了,从此以后,某领导就成了大家口中的“讲晕倒”!

    总结起来,一学期两次大会,一头一尾,时长3小时以上;每周四次例会,时长不定,所以大家宁愿开大会,也不远开例会,因为大会结束的时间基本比较固定,流程大同小异,而且次数少。例会就不同了,班主任例会和教师例会每次都不会低于一个小时,关键是它延长的标准是没有的,完全由当天的发言领导决定。比如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拿出一片“美文”“心灵鸡汤”要跟老师们分享,那么大家就得活活忍受长达1小时的阅读和讲解课,最怕的还有领导竟然要和底下的老师互动,一篇文章读完还得找几个老师来谈谈感想,其实种种学习放在沙龙室是可以的,气氛也比较和谐,可是领导似乎都忘了,在他们忘我地大谈特谈教育心得,教育理念的时候,食堂的饭菜正在逐渐减少以至于消亡,尤其是晚上有自习的老师,散会了差不多就要上课了,如果去吃饭必然无人看自习,领导会巡视,这种空堂属于教学事故,是要受处分的,可是不吃饭,上自习又太饿了。要命的是领导散会后并没有去吃饭,而是先去办公室,等到自习开始才踱着方步来巡视,如果发现教室无人会立马打电话给老师,而他们巡山完毕后则大摇大摆外出吃饭,或者接受宴请去赴宴。

    面对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象,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肯定不行,于是就出现了新对策,谁要是会后没有自习就外出吃饭,回来顺便给同组的自习老师带点外卖回来,等到自习课间休息时补充下能量。这种方式有个前提,那就是没有自习的老师今晚得在学校,符合这种身份要求的只有一种人了——班主任。所以司令、大兵、武爷、华仔就结成了外卖联盟,谁要没有自习就要担负其外卖员的重任!这样一来虽然能吃上饭,可有的时候饭也凉了,因此大家在自己就餐结束才会让老板烧菜,这样最大限度地保证温度,以便让被救济者能吃上一口热饭。

    一学期中间最长的会议恐怕就成绩分析会了,像期中成绩分析会,肯定是特别隆重和冗长的,一般流程是先由教务主任分析各项成绩指标,然后有领导讲话。听上去很简单,但重点就在成绩分析上,教务主任会请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制作一个超大的超酷炫的PPT,然后从班级总体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进行分析,再按学科进行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的分析。说是分析其实是就是比较,每当教务主任用他的一口浓重的方言说道,“均分最高的是某某班,班主任是某某,最低的是某某班,班主任是某某”的时候,大家都瞪着眼睛看谁会被点名批评,当然大部分时候是轮流坐庄,因此大家也就司空见惯了。具体到某一个学科就激烈了,尤其是理科,像物理、化学之类的,可能平均分会相差十几分之多,这是考得高的自然无所谓,考得低的就要示众了,教务主任会将这些老师的名字读出来,而且是一中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一顿地形式朗读,目的就是要让你和你的同事都知道,你考倒一了!虽然校长们天天喊着不能当众批评学生的成绩,更不能当众公布学生成绩,但事实就是他们一直在这样做,不过他们批评的不是学生,是老师。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通过这种刺激让老师们发奋图强,以便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能够迎头赶上,出发点永远是好的,可实际上对一部分老师尤其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而言却是一种羞辱,一方面他们年事已高,精力有限,自然是难以在平均分上与刚毕业的小年轻一较高低的,但是又因为资格老,却老是别评头论足,心里怪不是滋味,很多老教师都先后离职了,基本都去一些培训机构了,在那里他们享受到了应有的尊严。

    不过,像司令他们这样的中青年教师,很难有想走就走的资本,因而只能忍辱负重地苟活,既然无法逃避只能选择面对,面对大会上的指名道姓的批评,他们练就了一种神功——左耳进右耳出,这时大家才发现有些学生真是厉害,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就是这种状态。至于这种以均分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很多人也有异议,对此领导的解释是我们以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