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第3/3页)
人家接受了呢? 于是又有一个人跟他说:“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 这段比较复杂,其实意思很简单:大禹推荐伯益继位,却都任命自己儿子夏启的人为官吏。到了快死时,禹说夏启不足以担当天下,于是传位给了伯益。结果满朝文武都是夏启的人,夏启直接带着党羽攻杀伯益,夺取了天下。于是天下都流传大禹的大德行,说他传位给伯益。之所以最后夏启继位,是因为夏启自己去夺来的天下,违背了禹的意思,不是大禹的过错。 现在燕王您把国家禅让给丞相,但满朝文武都是太子的人,就是表面传位给丞相,实际上还是太子的。 燕王哙一听,完美! 于是照做了,到了老的时候,以年迈让位给了丞相,然后结果我也说了。 丞相子之,坦然受之!继承大统! 燕王哙人傻了…… 不过没关系!还有双保险!太子上! 太子造反,兵败…… 燕王哙彻底懵了。 至此玩脱了,最后是齐国趁势而入,几乎灭了燕国,虽然扶植了燕王哙的小儿子继位,但燕国之后根本在齐国面前抬不起头来,沦为附庸,毫无自主权,名存实亡,直到苏秦……扯远了。 总之燕王哙之所以会失败,其实是丞相子之的算计。 丞相非常了解燕王哙,投其所好,本就已经权倾朝野。他能坐上丞相之位,就是燕王哙觉得他也是有大德行的人物,丞相这个人也很会作秀。 燕国很多看似是太子的人,其实暗中都是丞相的人。 那两个出主意的,也都是丞相的人,结果显而易见,燕王是被玩死了。 丞相什么都拥有了,其实只差一个名分,可惜,在那个时代,这个名分就是鸿沟般的差距! 他终究不是王族! 子之这个人,虽然成功了,却架不住国外势力的干涉,齐国举兵讨伐,维护公族正统秩序,维护阶级利益,让他所有的算计,都是个笑话。 回归尧舜,燕王哙被坑,关键在于有先例,帝尧让过天下,禹也让过天下。 也就是说,真有这么回事,不只是儒家这么说。 帝尧让天下,对方没接受,但是帝尧的美德传开了。 帝禹让天下,真让了!但是帝禹何等人物?我给你天下,你也坐不住! 综上,哪怕到了战国燕王哙的时期,世人也没认为,尧舜是后来儒家说的那种禅让。 儒家说的礼让天下,是当时非常小众的认知。 如此一来,回过头再看《墨子》,发现它其实也没有明确说禅让了。 《墨子·尚贤》:“古者舜耕于厉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说的是帝尧举荐帝舜为天子,想要把天下的政务交给他,让他治理天下万民。 用的是‘举以为天子’,‘举’!也就是推荐。 只是帝尧想把天下给舜。想这么做而已。 然后,到此为止了,后面呢?到底给没给?墨子没说了。 根据尚贤这片文章的用意来看,如果尧真的禅让了,那就应该后面提一下‘舜得天下,万民咸服’之类的,然后吹嘘一下,舜把国家治理的怎么怎么好,以此反衬帝尧‘尚贤’是对的。 继而反证墨子提倡的尚贤。 是吧,大家应该听得懂这个逻辑吧? 毕竟《尚贤》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宣扬这个。所以帝尧让天下这个举动之后,墨子应该写点这个举动所带来的好处。 否则怎么说服战国时期的君主们尚贤啊? 然而没有,墨子完全没写。 由此可知,前面写的这些并不是编的,因为要编,就编全套啊,把后面的好处也编了啊! 结合燕王哙那件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尧舜的事,普遍有一种认知,那就是尧并没有真的禅让天下给舜,而是作秀。 当然,表面不能说作秀,只是部分知识分子心里有数,嘴上还是得说尧多伟大啊。 毕竟鬼知道尧是不是真想禅让?几千年前的人了,墨子、孟子都没有读心术,万一帝尧真想禅让呢? 只是对方拒绝了啊!你不能就说他不想让,他怎么想,我们哪知道?你要诽谤上古圣君? 所以当时,对于帝尧的举动,肯定分为了两派认知。 一派是孔子为代表的‘真让’派。 他认为帝尧是真让了,只是‘许由’、舜都没接受,无奈传位丹朱,之后果然丹朱这个人不行,万民跑到南河之南,请舜回来接管天下。 大禹也是这样,都让位给伯益了,全怪儿子夏启野心勃***兵把伯益干掉了,这才家天下!全怪夏启啊! 以上,这是孔子派的看法。 为什么孔子不写呢?因为小众,当时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另一派,则为‘假让’派,都认为帝尧作秀!故意说让天下,实际上他知道,对方不敢接受。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许由’吗? 这是个帝尧时期的贤人,大概是最早的隐士。他很有才能,重义轻利,但是不愿意入帝尧的领导班子。 许由这个人的典故,有一个成语叫‘洗耳颍水’。 意思是说:帝尧老了的时候,派人去请许由,说要让天下给他,许由断然拒绝,并且感觉受到了侮辱,然后用颍河之水洗耳朵。 表达了许由淡泊名利,而帝尧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 嗯嗯嗯,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假让’派,就认为帝尧是个到处张扬自己美德的人。 他知道许由不会接受,所以故意说要让位给许由,以博得美名。 也知道舜不会接受的,所以故意说要让位给舜,以博得美名。 这其实就相当于:“小伙子好好干,我死之后,你就是天子!” “做得好,再加把力,不愧是你啊,以后我一定要传位给你!” 通过这种方式,就像老板激励员工一样,帝尧驾驭手下的同时,狂刷声望。 当然,帝尧肯定玩得特别溜,选得对象,都是他看得出来,不可能接受自己禅让的人。 许由淡泊名利,舜孝顺至极,尧把他们都看清了,所以才敢这么玩。 我个人猜测,许由估计是也看穿了帝尧,在此之前,帝尧就用过其他各种套路了,所以许由在听到帝尧要让位给他后,感觉受到了侮辱,跑去洗耳朵。 哈哈,瞎猜的。 另外战国时期,假让派还认为,大禹也是假让,虽然真的让伯益继位了,可瞬间就被夏启给灭了,连个泡都没冒出来。 历史上,伯益连个帝位都混不上,夏启上位后,直接把伯益的事迹都抹得差不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