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有劳宝珠定场面 (第2/6页)
上,彼此的心跳声充斥在耳边。烛晕此时成了色媒人,把红晕层层叠叠地映上宝珠心头和面容。 她心头闪过缱绻,她心头走过旖旎,成亲后有过的缠绵相聚思念全涌上心头,宝珠以为袁训下一步是解她衣裳时,把她按在胸前的袁训静静的开口:“宝儿,对你说件事。” 他语气中不同于此时柔情的镇静,把宝珠从陷于眷恋中扯出。宝珠啊上一声,道:“好啊。” 身子一轻,让袁训拖坐起来。 烛光摇曳,袁训端正而坐,把宝珠还抱在怀里,但他的神情已透出要说正事,宝珠也就跟着端庄起来。 脑袋依靠在他身前,往上抬眼睛瞍他。舍不得刚才的温柔潋滟,宝珠往脑袋后蹭蹭,娇声问道:“是说大事情吗?” “也大,也不大。”袁训可能察觉自己太过认真,放松一下,把宝珠面颊捏捏,道:“母亲本来打算自己对你说,现在我回来,她让我说。” 听到是袁夫人的话,宝珠为表郑重,动动身子就想要坐直。袁训按住她,柔声道:“不用,就这样听吧,这事情,” 随即他露出不知道如何说起,宝珠不禁奇怪。在她认识袁训以后,就没见到他有什么为难事。唯一为难的,在事后想想,就是他离开自己的那几天。 当时以为他离京绝情绝意,后来想想他一直在为难,只是宝珠心情悲伤,没看到就是。 今天,他又为难,而宝珠是看在眼中的,宝珠握住袁训手:“是什么,对我说说吧,也许我能出个主意。” “是……”袁训欲言又止,忽然推开宝珠下炕。把烛台放到窗台上去,把炕桌子搬开。靠墙有娇黄正红天青淡紫数床锦被,袁训先把宝珠抱开,把床铺好,扯上宝珠解衣裳睡下来。 他**上身,宝珠只着里衣儿,夫妻相拥到一起,袁训满意地道:“这样说最合适,你听我慢慢道来。” 宝珠见到他这样的举动,缩在他怀里窃笑。 “你知道母亲出身于国公府,”这是袁训的头一句话,随着话,他的眸子也深邃,似回到袁夫人旧时的回忆。 宝珠忙点头。 “只看舅父对母亲就知道,母亲是个娇女。”袁训在这里插话,露齿一笑:“以后我们加寿也是。” 宝珠忙点头,嫣然如花。 旧事,随着窗外北风徐徐展开。 “外祖父母一生,只有舅父和母亲两个孩子。外祖母出自项城郡王一族,” 宝珠在这里愕然,然后才记得自己似乎听说过。 “舅父为人孝敬,在外祖母年高,不能年年归宁后,是舅父年年去看外祖母的母族。有一年,他认得一位小姐,两个人情投意合,遂成亲事,”袁训在这里苦笑:“就是如今的国公夫人,我们的舅母。” 宝珠呼一口气,忍不住用极小的声音道:“竟然是情投意合过的?” “正是因为情投意合,”袁训嗓音冰冷若院外飘雪:“才有下面的事。” “舅父成亲后,家里就只有母亲没有亲事。外祖父母对母亲爱若珍宝,怕母亲亲事上不如意,许母亲自己挑亲事。舅父和母亲只有兄妹两人,平时就互相疼爱,新进家门的舅母,由此生出嫉妒之心。” 宝珠大气也不敢喘的听着。 她本就伏在袁训怀中,袁训此时更把宝珠拥入怀中,像是这样反能从宝珠身上汲取些力量,才能从容说下面的故事。 “舅母嫁进来时,母亲离成亲年纪本就不远。这又一年一年的打首饰打嫁妆,你也看过部分母亲的嫁妆,你住城里没住大宅子,大宅子里你去看看,全是上好的木材,没有一件不精心,没有一件嫁妆不是一年两年才打造而成,这就让舅母更加嫉妒。” 宝珠屏住呼吸。 “第二年桃花开,国公府里,专有一处园子给母亲游玩。母亲游玩习惯,时常不带丫头,独自在里面流连美景,或做诗或做画,也不受人打搅。但是,偏偏有一天,母亲正在掐桃花,透过桃花,她看到有一个人。” 袁训的嘴角边,若有若无的有了笑容。宝珠也猜出来,蹭蹭袁训,笑弯双眉:“是父亲?” “是父亲。”袁训微笑。 透过袁训的笑,宝珠已能看到十里桃花接天红艳,美貌动人的少女,在桃花中见到姿容绝世的少年。 父亲是病弱的,病弱的人大多苍白无力。桃花下的苍白,想必是夺目的美。而红艳下的无力,又让人油然怜惜。 没有亲眼见到,宝珠已瞬间想像到那魂魄相接的头一次注目。 陶醉中,宝珠也想到一件事,她的心头微颤,往袁训怀里缩缩,小声问道:“父亲是怎么进去的?” 国公府的内宅,男子孔武有力也未必进得去。 见问,袁训把面庞又埋在宝珠肩头,在那雪白处不知他是什么表情。只低低地道:“舅母让人带进去的。” 宝珠打个寒噤,这就想到当时母亲正当青春,正是怀春年纪,又是掌中明珠,家有权势,她和父亲是怎生的能般配? 舅母这一计,果然恶毒。 虽然这里面把自己公公扫进去,可宝珠想想加寿长大,遇上这样的事情…。前辅国公夫人的心碎,这就到了宝珠身上。 见袁训动也不动依着自己,宝珠推他要听下文:“后来呢?” 袁训抬起面颊,笑容加深:“父母亲一见钟情,他们在树下说了很多的话,多的没有问父亲的姓名和住址。分开以后,母亲对父亲念念不忘,母亲为人,刚毅坚强。” 宝珠忙点头。 “见到父亲出现,就知道与舅母有关。后来又有确凿证据,父亲是舅母遣人带进家门。母亲径直去见舅母,舅母还不承认,母亲说,要么你告诉我他家住哪里,要么她去告诉外祖母,说舅母私带男人进宅。” 宝珠在这里气愤:“这本来就中舅母下怀吧?” “是啊,舅母的意思就是这样,不过她也没想到母亲没问父亲姓名就是。但有一条,”袁训又笑得很开心:“父亲能打动母亲的心,她倒没有看错。” 宝珠无话可回,凑上去亲了亲他。再问下面的话。 “母亲拿到父亲的住处后,第二天就套车出城,说去亲戚府上。外祖父母从来依顺,并不禁止母亲出门游玩,也是母亲一直是他们放心得意的女儿,这一回外祖父母没有察觉。” 宝珠又陶醉了:“见面时是怎样的?” “我也想知道,可母亲说到这里,就不再多说。”袁训含笑,显然他也猜出父母亲再见面,必然是情动山河般。 宝珠心痒痒的:“能再去问问吗?” “我再三的追问,母亲才说第二面见到父亲,他们长谈有小半天,母亲说她自以为看书胜过大同府所有人,就是山西有名才子,母亲见过也就一般。但父亲,是母亲见过最博学的人。”袁训分外骄傲,再指指自己的脸:“自然的,父亲生得也不差。你看我,就知道了。” 这句话却不是吹嘘或故意炫耀,袁训生得像父亲这一点上,中宫疼爱他,郡王妃拿弟弟当命根子,皆有这原因在内。 宝珠认真的过来,扳住她自己丈夫的脸好好看了一回,点头夸道:“果然生得好,扑哧,”这就明白,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