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回门 (第2/5页)
的铺子。有一座二层的酒楼,人家也歇业了,上贴着红对联,不见大门打开。这一片是高档的铺子,古人又重过年回家团聚。铺子上伙计一年到头没有假,家近的过年才得回去。 年假,是古代铺子上是相当的重要。 当然,除非那铺子它过年必须开,又是例外。 宝珠就贴近袁训,娇滴滴问:“是你让他开的门吧?”袁训才和宝珠胡扯几句,陪着进来的马掌柜的道:“袁大爷,你昨天要的东西我们赶工做的,老手艺师傅在家歇着不好叫出来,是常跟他的徒弟做的,要是不好,你可以不要,只别说我不给你好东西就是。” 宝珠心花怒放,看看宝珠一猜就对。而袁训在她手上捏了两下,似在招摇表凶我多么的疼你。再才问马掌柜的话:“看你说的,我怎么敢说你呢?让你劳动我过意不去,还有一件儿东西送你,你别嫌弃不好。” 就叫红花。 红花的包袱里抽出几个纸卷儿,此时大家都在店内,袁训说话不避人,笑道:“这是我特意挑捡的,春闱也许会中的试题,但如果不中,我又写了几本书在上面,让你孙子仔细的看就是。但是不中,可别怪我。” 马掌柜的大喜过望,忙用双手接过。他的孙子有一个进学,去年秋闱挂了名次,今年不求多,只再中一个春闱就成。 袁训上一科中在一甲,弄得小二磨刀霍霍对着他,别的知道他名声的人,如马掌柜的听说袁训新年前请假攻书,就托人给他带了个信,说自己孙子下春闱,问他能不能帮上忙。 袁训就今天带给他。 马掌柜的小心收起,对袁训谢了又谢,伙计们捧出茶水点心,又捧出一个大匣子。打开来送到袁训夫妻眼前,里面金光映红宝珠面庞。 满满一匣子的金钱。 这是新铸的,宝珠就认清了。这不是铜裹金,这实在就是金子铸就。“昨天的?”宝珠悄声的问。 昨天便宜小殿下的那袋子钱,宝珠头一回见是在三十夜里,烛光闪闪的并不清晰。再后来就只看到钱袋,没再看金钱,竟然没认出是真金还是黄铜。 但就是黄铜,也是一笔银子。 袁训见问,就装腔作势叹气:“唉,全是黄金。”宝珠忍不住一笑,又为瑞庆殿下沾沾自喜:“殿下真是聪明,来了就拐走人钱。” 夫妻悄声笑着,宝珠拿起一枚钱来看。见马掌柜的说得谦虚,这是徒弟铸造。可宝珠看来看去,都不比昨天的差。 昨天不知道是金子,又早买回在家,宝珠收一大袋子不疼惜钱。今天知道全是黄金铸成,宝珠就不肯多破费表凶银子,下手挑捡着:“我要十个,分大姐三个,分三姐三个,我留四个就好。” “那余下的给谁呢?”袁训道:“我让他铸这么多,又让人家大年初二早起来开门,”就喊红花:“取荷包来。” 不要怎么好意思呢? 红花上前来,宝珠这才看到她抱着的包袱里是什么。宝珠讶然:“这是几时带出来的?”她抿唇就笑。 包袱里,是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荷包。 水红娇黄粉绿浅紫……全是宝珠的。 袁训抬手,见宝珠身上是蜜合色绣宝相花的新袄子,又是一件葱绿盘金的锦裙,就道:“这配个红色的好看,”红花笑眯眯,把手中包袱抬高些,袁训相了相,挑了一个水红色绣荷花出水的荷包,亲手抓过一把金钱装进去。 荷包能大多大,不过宝珠那小手的手心大小,不算手指长度进去。袁训大手一把,荷包就满得装不下。袁训装了再装,直塞到那荷包里鼓囊囊才罢手。丢下手中余下金钱,亲手又把荷包给宝珠佩在腰带上,把宝珠原本佩的绣海棠花荷包取下来。端详过,再问宝珠:“喜不喜欢?” “喜欢。”宝珠笑得眼睛弯弯,活似两道新月出来落脸上。 袁训还不罢休,又手拈金钱,把宝珠余下的荷包一个一个的装满,重新放回包袱里,红花暗吸一口气,太重了! 饶是这样的装,匣子里还余下一层。袁训掂起半把,随手放到包袱上:“红花收着吧。”又握起半把在手上,再对马掌柜道:“晚上让人送我家里去,随便把钱取走。”马掌柜的眉开眼笑:“放心呗,晚上一准儿送去。” 红花也眼笑眉开的谢过,顿觉得那包袱又不是那么的重了。 宝珠再走出铺子时,北风也不寒了,雪花也不冷了。她娇痴劲儿上来,缠住袁训问:“你还有半把,给谁的?” 她嘻嘻:“难道是留着给王府的姑娘?” 额头上挨了一记,袁训佯怒:“几天没见你提,寻思你转性,原来还是你没有变。”把手中半把金钱交给宝珠:“去,赏奶妈。”宝珠喜欢得双手接过,就是她得金钱时也没有这么样的恭敬,就在铺子门外端端正正福了三福,起身又娇笑:“晚上送来的,我串上一串子给母亲,再赏忠婆和顺伯,和奶妈的一例,可好不好?” “好,我还能说不好吗,”袁训说过纳闷:“只是我呢,我怎么又没有了?”宝珠吃吃缩头笑:“我背着你备下一份儿东西,是你上春闱用的,请教过母亲呢,保你喜欢。”宝珠垂下手拧着袁训袖子:“宝珠的,怎么会没有你的呢?” “我想也是,”袁训抬抬下巴,再一笑收回:“我们得快点儿,这一闹,就快到中午,我们一定是晚去的。” 宝珠忙应是,走去把钱给奶妈,又让奶妈不要出轿来谢,出来进去的又折腾时间。红花上轿,宝珠上车,袁训赶着车,轿夫们抬起来,这才是往安家来。 …… 马车驶近大门,车上下来赶车人。他半佝偻着腰,抬起脸来细白嫩滑,虽是个男人,但半根胡子也没有。 顺伯见到他,一言不发往院内走。赶车人一动不动,站在马车旁低着头。在他的世界里,像是除了身边的马车,再没有别的事情。 很快,脚步声过来。起车人还是充耳不闻窗外事般,但上前一步,腰更低下来,取下一只红木板凳,而车帘子,从内往外的拉开一半,露出里面两道谨慎的目光。 这目光的主人隐藏在车里,警惕地往两边看,也许还警惕地往车外面去听。马车不是诧异的,像正常拜年的人。赶车人不是诧异的,像正常赶车的人。 但这车中的目光,却锐利的似乎这天地万物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