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国府整军:买买买 (第2/2页)
---------------------------------------
整理后:
春申市厂机关枪厂并宁、炮厂并汉、迫炮厂停。
金陵厂改造轻机枪。82轻迫击炮8门、轻机关枪60架.
汉阳厂枪厂缩小余力合并机枪厂,添购专机造重机关枪及高射机关枪。野炮4门、山炮6门、高射机关枪10架、机枪60架、手枪300支、步枪2200支。
巩县厂步枪1300支。
济南厂暂维现状、重迫炮厂缩小。机关枪30架、150重迫击炮4门。
太原厂步枪厂停并入机枪厂、机枪厂停改造轻机关枪驳壳枪及手枪、停造山炮改造步兵*炮及山地*炮、重炮厂改造轻*炮。驳壳枪(*)400支、轻机关枪60架、野炮4门、步兵*炮3门、105轻*炮3门、105山*炮2门。
锦官城厂暂维原状
花城厂暂维原状
注:汴梁、衡阳各厂制造力不详。
新设厂(计划为株洲):150重*炮3门、105重野炮2门、75高射炮4门、小口径高射炮1.5门、小加农炮10门。
附表5:整理后各种出品数与建军所需数对照表
种类每月建军需要数每月原有制造力其中中央直辖6厂之数整理后每月数担任厂备考
驳壳枪(*)3231000400晋余数供绥靖补充
步枪27784420步骑3500汉2200巩1300改造1924式步骑两用枪
骑枪6546780///
轻机关枪95120宁60晋60有余数
重机关枪6318811490汉60华30余数供绥靖补充
二公分小加农炮1010新
步兵轻*炮78新
野炮6628汉4晋5余数供整理现有军队用
山炮42286汉余数供整理现有军队及成立独立山炮团
轻*炮33晋
山*炮22晋
重*炮333新
重野炮22新
重迫击炮234华
轻迫击炮390658宁余数供绥靖补充
75高射炮44新
小口径高射炮1.51.5新
高射机关枪810余数作其他防空
手枪2701090290300汉余数供绥靖补充
如果大家还记得上文贴出的1931年诸夏国兵工厂产能,就知道凭当时现有的产能上述军备计划根本是黄粱一梦,于是,兵工署很自然地利用这个机会伸手要钱。
1932年夏,兵工署与参谋本部先后拟制了《建设新兵工厂计划书》与《兵工厂整理计划草案》。这两份计划都提出了整理旧兵工厂、建设新兵工厂的设想。按照《建设新兵工厂计划》,拟建制炮厂、炮弹厂、炼钢厂、动力厂、氮气厂、军用化厂。这个由于经费不足,至抗战爆发前,国府建设的新厂仅有巩县兵工分厂与株洲兵工厂两家。「国军五年建设计划」的结局是无疾而终。
既然国内造不了装备,就只能外购。说起买外国装备,国民政府是很起劲儿的。常凯申对于上述的1932年军备案不满意,而且也没钱去整,他就打起了和独意志国军事合作的主意。
在1930年,诸夏国是独意志在远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当年独意志与诸夏国的贸易额为3.475亿帝国马克,而同日本的贸易额为2.34亿帝国马克。。独意志的油脂工业原料几乎完全依赖东北的大豆出口,独意志工业对于诸夏国出产的钨砂、锑、锰、锡、猪鬃和桐油也有大量需求。
1933年,因大萧条的影响,夏独贸易比1930年和1932年略有下降。虽然此一时期诸夏国的工业化进程由于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而陷于困顿,但是独意志的工业界、进出口商和国防军都想从诸夏国工业的发展中获得利益。
直到九一八事变前,诸夏国工业化的进展并不顺利。九一八事变让满洲变成了日苯的傀儡国,并直接导致诸夏国的工业政策重心朝向以抵抗日苯侵略为目的的军事和军备工业发展。它刺激诸夏国经济走上一条以国防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巩固了蒋中正在诸夏国的统治地位,加速了诸夏国的工业化进程。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独意志魏玛共和国吸取当年三国干涉还辽导致德日关系恶化的教训,以及凡尔赛和约中关于禁止独意志参加解决国际问题的条款,对中日冲突采取中立的政策。其基本立场是,中日争端应该在华盛顿会议及《九国公约》的框架内解决。但是独意志军事顾问在诸夏国的存在不可避免地遭到日苯指责。
满洲国成立后,日苯驻德大使小幡酉吉多次拜访独意志外交部,寻求建立在满洲的合作关系。由于独意志对满洲大豆的需求依然非常迫切,因此采取了与日苯合作的态度,与满洲国政府签订了有关工业品和大豆贸易的德满协定,违反了国际联盟有关“国联成员国不得承认满洲政权”的规定,从而恶化了中德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