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尖兵_第一百二十四章明治渐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明治渐远 (第1/2页)

      真是天降祥瑞,裕仁要主导少壮军官夺军部的权、军部夺政府的权这两幕大戏,老天爷积极配合,整个三十年代,由于经济泡沫、股市大跌、关东大地震影响,产生了“昭和金融恐慌”。同时,少壮派军人开始不定期在中国东北大暴走,议会内阁制在日本变得岌岌可危。从1931年开始,三月事件、十月事件、血盟团事件、五一五事件,滨口雄幸、犬养毅等政治家们相继遇刺身亡。

      陆军既然不惜弄死陆军大将出身的田中义一,那么海军也得干点儿什么表忠心吧?皇姑屯没有能够吞并东北,没关系,九一八事变关东军风云再起,这次又一个不识抬举的首相送了命。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五日(昭和7年),一群年轻海军官兵光明正大闯进总理大臣犬养毅官邸,犬养毅发现入侵者后想好好说理,但是还是被肚子及头部各开了一枪,送医不治。当时的日本首相犬养毅就是被11名二十岁出头的海军军官在首相府刺杀。首相临终前的遗言“话せば分かる”(听我解释)以及暴徒的答复“问答无用、撃て!”(毋须赘言,下手!)成为著名语录。犬养毅政权二月才赢得大选、跟军方关系也不错,但是他不仅赞成继续缩减军备,又长久以来与中国人有友善往来,加上反对满州国,真的与军方立场及财团(急欲开发满州的)利益相违背,因此成了牺牲者。

      就这样,日本陆海军上层忙着倒阁,下层忙着刺杀,所有政党领袖,要么自愿跪舔军部当傀儡,要么就变死尸。“二二六事件”后,政党政治家人材耗尽,贵族出身的军国主义者近卫文麿上台,大正时代的民主气氛彻底消亡。

      1930年代初的日本,各政党夹在内政和外交的两难之中,相互之间重复着勾心斗角,政界的疑案也相继发生,导致政党的政治影响力日益衰退,相反军队的实力日益强大,对国政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在大正时期废除军队等的舆论下处于劣势的军人们,开始强烈反击,形成军国主义甚嚣尘上的局面。青年将校和右翼分子不断制造血案,若槻礼次郎首相遭遇两次暗杀未遂;滨口雄幸首相是在东京车站附近,遭到一个右冀青年的子弹,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犬养毅首相是在首相官邸被海军青年将校们射杀,当场死亡(五一五事件)。右翼青年杀死内阁大臣井上准之助(血盟团事件)。1932年3月、三井财阀的头领团琢磨被暗杀(血盟团事件之二)。在1930到1936年短短7年的时间里,滨口内阁,若椒内阁,犬养内阁、斋藤内阁,冈田内阁等五个内阁和政权变动激烈,并且在5名首相里面有四人受到个人恐怖活动或者武装部队的攻击。

      最能感受人间一切的诗人们总是最先把变革体现在作品里。1931年,俳句诗人中村草田男就写下了名句“降雪や明治は远くなりにけり(雪落而明治渐远)”。后世无数人因它感慨,在中村草田男、司马辽太郎这些作家看来,1930年代的昭和天皇治下的日本,早已失去了明治时代的昂扬进取、勃勃生气,也丧失了大正时代的民主政党氛围,进入了财阀与军阀联合、侵略和专制并用的黑暗时代。这一切的根源,正是起源于裕仁的野望。

      军部用合法的倒阁和非法的刺杀两手出击,把政党领袖们都变成了傀儡或者死尸,顺利的不得了,可是与军方上下一致向各政党开刀夺权的斗争一起开始的,还有陆军内部的激烈内斗。海军由于是技术军种的特点,内斗还不是很剧烈,毕竟学英国绅士装X多年了,可以有兽心但是那张人脸怎么也得留着照镜子。陆军就不同了,昭和男儿武德爆棚,对方只要有不同意见一律扣上国贼的帽子,对国贼嘛,就要赶尽杀绝,刀劈枪打炮轰火烧,除恶务尽。

      经过皇姑屯和九一八事变,裕仁与少壮派军人密切配合,把长州藩势力赶出了陆军。这本来应该是巴登巴登的兄弟们坐享夺权成果的时候,然而,就像在世界各国历史上一再发生的那样,他们又分赃不匀了,这就是扰乱了日本陆军多年的统制派和皇道派的决斗。

      皇道派的旗帜是荒木贞夫(あらきさだおArakiSadao,1877年5月26日—1966年11月2日),日本帝国时代陆军大将,陆大19期首席毕业,俄国问题专家,美仪表,擅演讲、剑道,有胡子龙王之称。他的组织能力和真崎甚三郎的思想使他俩并列为皇道派领袖,他的名言:“物资不足,我们并不介意!皇道精神加三千万竹枪,列强不在话下!”。历任陆军大学校长,第六师团长,教育总监,犬养毅内阁陆军大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日、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处心积虑地寻找借口进行武装干涉。1918年,美国政府以援救“捷克军团”为借口,首先向日本提出了出兵西伯利亚、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主张。日本政府积极响应,立即调派7万大军组成西伯利亚远征军,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在日本驻俄公使馆担任过武官的荒木贞夫被委任为驻“白俄”的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全权负责日本对苏联的武装干涉活动。在指挥军事进攻的同时,荒木贞夫还与日本间谍黑木亲庆共同策划了一个秘密营救俄国沙皇的计划。他打算将沙皇营救出来后,以“沙皇”之名,号召更多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然而,随着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7月16日将沙皇一家处决,荒木贞夫的这一计划破产。1919年底,红军彻底击溃了白匪军,虽然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企图失败,但荒木贞夫仍坚持认为,日本要想称霸世界,必须先占领“满蒙”,即中国东北地区和蒙古,这或迟或早势必会引起一场与苏联的全面战争。因而他认为,要取得对苏战争的主动,必须先发制人,在占领“满蒙”后,就立即“北进”,进攻苏联。荒木贞夫的“北进论”主张在日本陆军少壮派青年军官中颇有影响。

      昭和三年(1928年)8月,荒木贞夫成为陆军大学校长,他亲自到火车站去接新生入学,荒木自年轻时起就爱好剑道,浑身充满了武士道精神;他经常与年轻军官一起到剑道场比赛,相互切磋剑术。他极有口才,特别能侃,他的官邸往往是年轻军官聚会的场所,无论级别高低,他都来者不拒,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陆军中的青年军官普遍持有好感,并送给荒木贞夫一个绰号“大胡子龙王”。据荒木贞夫的部下称,荒木贞夫性格开朗、能言善辩、不拘小节,具备领袖气质。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才使得荒木贞夫后来成为陆军皇道派呼风唤雨的人物。

      日本陆军中另一个铁腕人物统制派老大永田铁山与荒木贞夫的关系形同水火,但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