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开海(感谢智瞳万赏) (第1/1页)
军事改革依旧如火如荼在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骑兵部队,这是大华对室韦的重中之重。 具体组建多大规模的骑兵,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骑兵不只是要马,还有甲胄兵器。 大汉最强的时候,骑兵也在十万之内,也就是卫青霍去病灭亡匈奴的所有主力。 骑兵这个兵种,实在太贵,组建是消花费是一方面,后续保持与维护的消耗,更是天文数字。 这些都会让捉襟见肘的朝廷财政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 所以发展生产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那么生产力该如何发展? 毫无疑问,那就是要进行科学技术的推广。 只可惜科学技术的推广,并非徐杰一个人努力就能做到,而且徐杰也只是有一些基础的知识,甚至都没有动手做过什么东西。许多东西,也并非有基础知识就能立马着手做成的。 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说一个水力纺纱机,不明所以的人,只以为知道原理就可以做出来。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徐杰,他显然知道水力纺纱机是什么原理,真要他动手做,甚至都不知如何开始。 人力纺纱机都是一个复杂的机器,何况水力纺纱机。 徐杰以往并非没有想过动手做些什么东西,但是都无疾而终。肥皂也好,水泥也罢,又或者烧制玻璃,听起来简单,没有这方面真正的从业经历,真动起手来,当真不是一个人一朝一夕的事情。还不如练几趟刀法让徐杰愉快。 什么事情才是徐杰如今立马可以做的呢? 夏文案前放着徐杰派人送上来的一份奏折。 奏折之中,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开海禁,鼓励沿海居民商户出海。 历朝历代,几乎都有海禁,包括大华。 之所以要海禁,其实并非后人所说的古人愚蠢。 海禁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中华大地,本身就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出海是获取什么东西,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中国自古都是一个极其稳定的农业社会,人口都要绑在土地里进行生产,一旦开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人口大量流失,那么许多田地无人种植,就会导致粮食减产,更会导致国家实力下降。特别是一个朝代在战乱之后初建,更是要保住人口进行农业生产。 其三,避免沿海匪乱,因为一旦人出海找到了居住地,那就彻底脱离了法律的管辖,沿海盗匪就会滋生,这是不可避免的。明朝倭寇,就是明证,倭寇之中,很大一部分,本就是汉人。 所以这么几方面的原因,历朝历代的海禁也就产生了,甚至在人口爆发的中后期,大多也不会解禁。 但是徐杰要开海禁,海禁带来的好处太多,贸易只是其中之一,往黑暗里说,还有掠夺。 每朝每代的海禁虽然严松不一,但是即便再严格的海禁,冒险出海的人依旧不少,这也证明了海贸的利益之大,这还仅仅是商贸。 朝廷一旦官方开海,甚至朝廷势力直接加入这个过程之中,真正的掠夺就会随之而然的发生,殖民更是不可避免。 这其中的好处,徐杰是见识过的。 夏文看着这份开海的奏折,惊得双眼发直,细看徐杰奏折中具体的内容之后,夏文依旧久久缓不过神来。 只得开口吩咐门外太监,四处去请各位相公来。 海禁一开,乱象丛生。 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连徐杰都知道不可避免。 “海盗”这个词,不是玩笑,中国的海岸线实在太长太长,这会给沿海带来巨大的治安压力。 中国自古,其实只追求一个词,那就是“国泰民安”,这是中国历朝历代最大的政治正确,一旦违背了这个政治正确,其中后果,不言而喻。 徐杰这份开海的奏折,似乎就在挑战这个政治正确, 相公们匆匆忙忙从各处衙门赶来,看着徐杰这份开海的奏折,皆是面面相觑。 面面相觑的相公们,连商议都还没有开始,就又匆匆带着奏折往徐杰府中而去,甚至连夏文都一起出了宫。 可见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冲击。 始作俑者徐杰,正在家中慢慢完善着手中的那份地图,身边还有三个皇子,时不时发问。 徐杰也事无巨细地回答,自从铁球与石球的问题之后,徐杰还亲自动手在三个皇子面前做过一次更加严谨的试验,这三个皇子都开始慢慢相信了徐杰的一些话语,虽然不至于深信不疑,却也当真开始各种好奇。 地图是世界地图,大致成型了,却依旧粗略无比,徐杰甚至都记不起爱尔兰与威尔士哪个在东哪个在西,但也不妨碍徐杰完成这份世界地图。 徐狗儿一脸惊慌匆匆而入,口中结巴说道:“少……少爷,皇帝陛下来了,皇帝陛下来了。” 徐杰抬头,问道:“在哪呢?” “在门口等着。”徐狗儿答道。 “那还不快把人请进来?”徐杰有些生气,哪里有让皇帝在家门口等候的道理? 徐狗儿也是冤枉,他自然不敢把皇帝挡在门外,是那皇帝夏文自己要在门外等候通禀。徐狗儿又连忙奔出去请。 徐杰也顾不得三个小皇子,俯身一把抱起自己完成的这些地图,便往大厅而去。 谢昉,吴仲书,刘汜,梁伯庸,跟着夏文直入正厅,站成一圈,无一人落座。 徐杰走了进来,先是见礼,然后把地图一张张往地上铺去。 谢昉却先开口问:“太师,你所言海禁之事,我等心中皆是震惊无比,不知从何商议,特来府中解惑。” 徐杰一边点头,一边铺着地图,口中答道:“陛下与诸位相公是怕生乱事不可收拾?” 谢昉点头:“这是自然,首要之事,便是民脱律法,不可管束,必然盗匪横生。” 这里面有一个道理,出海本就是提头卖命,天有不测风云。若是真有那些胆大匪类,只要稍稍聚出几十人,劫掠沿海居民,岂不比航行几千里贸易来得快? 这世间,哪里还有比中华之地更富庶的地方?哪里还有比抢劫自己人来钱更快的办法一旦海禁开了,也就预示着就算拿着钱在海外岛屿生活,一辈子不回内地,也可以通过开海的政策轻易获得与内地一样的生活物资,获得与内地一样的生活品质。 不开海禁,也有这个原因。那就是那些想在海外岛屿为匪的人,就算抢到钱,也难以花出去,生活品质有钱也无法保障,等于白抢。开了海,岛屿上的钱就变得有意义了,随时随地都能买到内陆所有的物资,过着逍遥的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