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二章故国回首(感谢JackDai2016万赏) (第1/1页)
王元朗,终究没有到得长安城,而是在凤翔府停了下来,白发老汉,也恢复了一些气力。 凤翔府一过,东边就是长安,王元朗直说过长安城守不住,也如他所说,长安城是真的守不住的。 只因为长安城实在太大,城墙四围就有二三十里地。 这般的大城池,从来不是坚守之地。以战争而论,并非真的城池越大,就越难攻破。这是一个误解。 就如历史上几万金人进攻北宋汴梁城,便也是一样的道理。只因为城池太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防线太广。如周长二三十里的长安城,周长就是一万五千米左右,一米的城墙站两个士兵,就需要三万士兵。 这还仅仅是把城墙站满一圈,就需要三万人。敌人若是随便来个声东击西,城墙之上便只有疲于奔命,甚至一个临时战报传递,也不是一时半刻。 面对前仆后继攻城的敌人,仅仅站满一圈城墙,并没有丝毫意义。所以说长安这般的大城池,真要固若金汤,没有二十万守军,便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敌人面前就是破绽百出。 所以从战争而言,城池太大,大多数时候反倒是累赘。 王元朗知道长安城守不住,所以停在了凤翔府的天兴城,当王元朗到得天兴城的那一刻,天兴城的百姓已经开始拖家带口出城而去,街道上堵塞的马车,绵延几里。 甚至连坐在知府衙门里的王元朗,都找不齐城内大小官员。显然有许多官员都拖家带口而逃了。 王元朗拖着疲惫的身躯,骂咧不止,面前赶来的这些官员,也一个个惶恐不安,搓着手,看着王元朗。 甚至有人开口在问:“王……枢密,天兴城还能守住吗?” 王元朗冷眼看得一眼,并不作答,只道:“每日傍晚,在此点校官员,少了何人,何人满门抄斩。” 在场官员闻言皆是大惊失色,已然有人又开口:“王枢密,何必与我等过不去?我等不过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连兵刃都拿不起,徒留在此,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王元朗冷笑一语:“身居高位颐指气使的时候,可有想过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如今有难,倒是争前恐后要逃?这般的官员,不斩,留着作甚?” 却听有人忽然一语:“王枢密,仗是你打输的,又不是我们打输的,我们还未怪你,你倒是想拉着我们一起垫背,我家中儿孙满堂,难道都留在这里等死不成?” 王元朗拖着疲惫的身躯站起,怒目一瞪,口中已然怒道:“来人,拿下这厮,斩首示众!看看何人还敢言逃。” 左右军将早已怒不可遏,似乎就等着王元朗这一语,王元朗话语还未落,军将已然拔刀上前。 “你们敢,我乃朝廷命官,就算有罪,也该汴京审核定夺,尔等岂敢动我。” 军将哪里还听得进什么话语,拔刀而去,鲜血迸溅,一颗人头就已落地。 看得满场官员一个个呆愣当场,这些官员,大多连犯人处斩都不去看,岂能见过这般拔刀就杀人的场面? 鲜血还在流淌,却见军汉也不怕污血,一个拖尸体,一个抱着头颅,尸体丢在了门外,头颅便往城头挂去。 王元朗已然开口:“尔等速归各自衙门,吩咐衙差安抚民众,收拢引火之物,城中粮仓更要严加看管,不准少了一颗。发动不愿离家的百姓,搬重物上城楼。城内禁军,立马到衙门集合。” 众人战战兢兢,好似连腿脚都迈步动了一般。 王元朗最后一语:“诸位勿要惊慌,汴京援军二十万,已然赶到长安,不日就到天兴。各司其职,不可懈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