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政 (第1/2页)
齐王周瑜登基继位之后,终于开始了结束这个乱世的倒计时。 太和元年,也就是周瑜登基的第一年,尊凌霄为假王,大元帅,恩宠极隆,好像欲要留在朝中,以为重用。 不过在凌霄再三上奏要求下,终于恩准其带领二十万兵马回龙城边军,驻守边关。 这么做,对凌霄和周瑜都好。 先说周瑜。 此时周瑜登基不过几日,之前又离开权力中心太久,骤然登顶,终究有些虚浮,需要一些时间巩固实力。此时若是凌霄在朝,难免给人一种天有二日的感觉,不利于重新树立周瑜的威严。 再说凌霄。 凌霄身为假王,又是大元帅,已是位极人臣,甚至在许多人眼中,他手中的权力比周瑜这个名副其实的齐王还要大!都城中许多想要求得一官半职的人最先想到的便是来投靠他。 面对这些前来投效的人,凌霄不管是收还是不收,对周瑜来说都是非常尴尬的。 凌霄回到龙城,一如既往地守卫边塞,保境为民。 凌霄一走,周瑜立刻就感觉舒服多了。之前凌霄在朝,二十万边军在侧,种种朝务,桩桩国事,即便凌霄从不置喙,但周瑜在处理安排时,往往都要考虑到他的感受和想法,很耗精力。 此时凌霄走了,周瑜只觉压在自己身上的那块大石头被搬开了,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轻松写意。 凌霄走后,周瑜开始大力提拔各色人才,尤其是掌军将士,既有昔年旧部,也有新进俊才,那几十万禁军终于彻底地掌握在了他的手中,同时经过一番整训,终于恢复了战力。此时端木聪也终于可以卸下禁军主帅的军职了。 入世争龙,李长定和江无冬都给济世宗的门人划定了底线,一不可掌军杀伐,二不可用死士暗杀敌对势力的首脑人物。 不要怀疑济世宗内是不是有死士。 当初墨子所成立的墨家组织,以能安然赴死而闻名!最有名的一件事便是,墨家的某任巨子孟胜,答应楚国的阳城君,帮他守卫领土。 结果敌人太强,孟胜不能守卫阳城君的领地,于是自刎而亡,而同时还有一百八十多个人自愿为之殉死! 以墨家思想作为理论纲领的济世宗,若是没有一些门人弟子愿意为了大义而牺牲自我的,那简直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而事实上,为了济世救民,为了天下大义,自愿牺牲的济世宗弟子不单有,而且还很多,甚至许多人已经在之前施行济世宗宗旨的时候牺牲了。 当然,李长定在成立济世宗时,并没有要求济世宗门人牺牲自己的性命去实现济世救民的目标。相反,他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只是,古来多义士! 许多济世宗的门人都是能够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的人。对于这些人,李长定只能感叹,自愧不如啊!因为他的第一目标永远都是大道!在获得知识,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他总能感觉到无比的快乐和安宁。 对知识的渴求,是李长定永恒不变的终极目标! 而济世救民,则永远都只能排在第二位。 济世宗有死士,而且还很多。但是李长定和江无冬不到生死存亡的一刻,永远都不会将他们当死士来用!只因为越是这样的人,他们的生命就越是比别人珍贵! 不掌军杀伐,不用死士刺杀,这是济世宗入世争龙的底线。 可惜之前由于人才实在不足,经过周瑜的再三要求,李长定才松了口风,同意端木聪暂掌禁军,只是如若起了战事,还须周瑜亲自上马。只掌军,不杀伐,也算勉强没有破例。 还好,周瑜要端木聪掌军,主要还是为了找个信得过的人控制禁军,免得被别人暗中夺去军权,而他还一无所知。 端木聪脱离了禁军,转而从事文职,不过只在朝中干了一个月,就立刻被周瑜派往青州,为青州知府,执掌一府民生。 这是好差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