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七章我非常讨厌有人拿手指着我 (第2/2页)
就是赣州城。 随着赣州的失守,整个大唐江南道开始惊慌了。 由于之前错误判断李世民的进攻方向,山东道经略安抚使苏定方把江南道的主要兵力集中了了苏州方向。 江南道黜陟使阎立本,本身就不是以军事所长,他只是一个文臣,更重要的是,他醉心于书画,当初把阎立本放在江南道担任黜陟使的目的,并不是任用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无能,这样以来,才不会捉肘苏定方。 现在倒好,接不过苏定方的命令,阎立本眼见敌军势如破竹的扑向苏州,不免有些惊慌,顾不上什么战略,指挥他麾下的四十余折冲府,从四面八方包围过去,先掐掉这硬茬再说! 这样一来,正中李世民的下怀。 五月中,扶桑大唐与大唐的江州大战爆发。是役大唐投入了四十三个折冲府,共计七万余人,而李世民则率领扶桑,岭南蛮兵联军二十一万人马,双方在方圆不足千里之地,展开激烈的撕杀。 历经半个月的激战,唐军大败,苏州被李世民拿下。 在岭南的方向,李世民派出的正是侯莫陈旭,也是陈应的族弟。 侯莫陈旭才是岭南侯莫陈氏的真正掌陀人。 岭南与中原并不一样,这里虽然名义上属于中原的朝廷,只不过这仅仅是名义上的,真正统治这里的,恰恰僚人部落首领,比如西原蛮、黄峒蛮、贵州的葛僚、仡僚、四川东部的南平僚,飞头僚、乌武僚、瑶僚、蛮僚、瑶僮等部族。 这些部族由于比较落后,他们不擅长耕种,虽然勤奋,却没有多少财富,而聚集地之外的城池中,汉人却拥有着丰富的财富。这就是罪恶的根源。 穷人面对有富人的时候,眼睛都是绿的,这绝对不是夸张,所以,这里长期爆发着激烈的冲突,流血事件也是经常发生。这些僚人部落眼中根本就没有朝廷,他们心中只有冯氏或侯莫陈氏。 随着侯莫陈旭的正式回归,原本宣誓效忠朝廷的诸僚部落,立即扯旗造反,重新拥护侯莫陈旭为主。在侯莫陈旭率领正面硬怼唐朝朝廷军队,而将诸僚蛮兵利用他们熟悉地形,擅长跋山涉水的优势,将朝廷军队分割包围。 侯莫陈旭在岭南之战,整个指挥流畅之极,而且针对性极强,显然完全掌握了战场的节奏。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将兵锋推进到剑南道的成都城下,成都以南的地区,已经不复大唐朝廷所有。 侯莫陈旭控制领南之后,进一步向北压去。 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攻击之下,左武卫大将军庞玉,只能退缩在剑门关。 正所谓天下一盘棋。 随着侯莫陈旭的率先破局,兵逼剑阁。 李世民也趁机轻兵急进,抵达京口等地,而冯氏族兵与百越诸部联军,则反复扫荡江南。 …… 局势已经坏到无以复加,长安城李建成以及大唐朝廷的反应似乎太过迟钝。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反击的任何措施。 虽然在天桥方向,扶桑唐军如同蝗虫一样沿着天桥向大唐杀来,不过在安东大将军李世绩看来,这种级别的进攻,简直可以说是隋末天下大乱的一股普通农民军一样,不堪一击。 不过,正是因为天桥方向的进攻,牵扯了李世绩极大的精力,他不敢保证这百万大军会不会有漏网之鱼,一旦在辽东出现漏子,等待他的只有自尽这一条道路。 长安城太极宫的临湖殿观星台上,李建成一脸郁郁。 陈应笑着道:“陛下,还在纠结?” 李建成坦率的道:“朕没法不纠结,毕竟朕接下来将要做的事情,将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到底是对还是错,朕也不知道,只能交给时间来证明……所以,没法不纠结。” “是啊,要作出重大的选择总是很困难的,而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一旦错了,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了!”陈应感叹道:“想要坚持自己的选择,真的很难,坚持自己的选择之后还不让自己后悔,更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