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95 盗劫计划第二阶段】 (第2/2页)
耳热,大骂魏忠贤,其余三人不敢出声。骂者话音未了,突有隶役数人冲入,捉四人面见魏忠贤,魏下令将骂人者当场剥皮,另三人赏钱放回。生还者吓得魂飞魄散,险成疯疾。魏忠贤肆虐专政七年,使明末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速了明王朝的崩溃。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 除此以外,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锦衣卫拨给,分为子丑寅卯十二颗,颗管事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其余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 具体负责侦缉工作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相当于小队长,又叫“档头”,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丑寅卯十二颗,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干事”,这些人也是由锦衣卫中挑选的精干分子组成。 东厂不仅在机构及人员配置上更加精干合理,而且在侦缉行动上制订了相当严密的制度。如每月初一东厂都要集中布置当月的侦缉工作,厂役在东厂内抽签决定所负责的地盘。 东厂厂役的工作种类都有特殊的名称。例如监视朝中各部官员会审大狱及锦衣卫拷讯罪犯者名为“听记”,在各处地方官府访缉者名为“坐记”,还有某位官员有何举措,或某城门捕得要犯,胥吏记录上报东厂者名为“打事件”。 明代大太监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都曾统领东厂。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jianian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一人掌理,委以缉访刺探的大权。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 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不经司法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 东厂入内即摆设大幅岳飞画像,提醒东厂缇骑办案毋枉毋纵。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东厂建立初期客观上有反腐败的效果,极大的加强了皇权。但东厂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历史影响。 越过正常的官僚机构,进行特务活动,存在大量阴暗面,人为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条件,但在明朝,宦官只是皇帝权力的延伸。 由于东厂镇压的手段极其残酷,且有因向独裁者邀功或其私利而为之,所以容易制造大量的冤假错案,以致于东厂在明代社会上的口碑极差。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不过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被撤销,只相隔一个月宪宗又恢复西厂。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而东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 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可口头直达;皇帝还赋予东厂督主以监督锦衣卫人员的权力。所以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 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要下跪叩头。 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和崔应元等人虽然没有料到两位东厂大太监,这么快就到了,意外之余,还是第一时间上前跪拜! “参见李公公,参见石公公。”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和崔应元等一众锦衣卫大员,一起在李永贞和石元雅坐轿前行礼,神态恭敬,不敢有半点马虎。 “不必弄这些虚礼,都起身吧。”李永贞细声细气的回应了一声,然后问道:“这大半夜的,怎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都说说看。” 田尔耕紧张的满头大汗,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容易憋出一句:“歹徒暂且不明,我们正在抓紧追查!这帮顺天府衙役实在无用,这条街的几十名衙役此前全部失踪!他们一点线索都没有。” 先将锅子盖在顺天府的头上,再表示自己的锦衣卫正在努力!这是很常规的推卸责任手段。 李永贞与石元雅对视了一眼之后,李永贞轻轻地哼了一声,细声细气的问石元雅:“石公公,你说怎么办?” “先封闭城门,稽查元凶吧?这大晚上的作案,料来人还内城!”石元雅道:“要么就报与九千岁拿主意?或者是让内拿个主意?” 李永贞听了石元雅八面玲珑的意见,笑道:“你这一句话,说出来了三个主意,这不等于没说吗?凶手在不在内城,都不能随意封闭城门,这得有九千岁,或者首辅直接下令才成。现在叶向高刚刚去职,首辅空缺,至少要到年关才能立出新的首辅,问内那帮只会拿朝廷俸禄,只会吵架说大话的人,是问不出什么名堂的。” 石元雅和一群锦衣卫大员都不懂李永贞具体要说什么,却急忙点头称是,都说督公高见。 李永贞还是有些大能力!敢任事,敢为魏忠贤分担压力,敢于直接拿出意见,当即批示道:“锦衣卫,东厂,顺天府立即查明凶手是哪些人?为什么火烧京师店铺?不管明察暗访,怎么去查,不要影响京师正常出入,不要造成人心惶惶。田尔耕,你们几个都是九千岁信得过的人,这事情,你挑头吧!对了,只是烧了店铺,有抢到财物吗?有没有听说金银或者古玩珍宝被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