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惯于不惜死(已修改) (第2/2页)
勉强达到大将境界就不错了,不值一提!” 天下群雄,无论是大诸侯朱温、李茂贞,还是人杰王载丰、郭璞、张仲生、赵炳坤,到了今日,在谈到李晔的时候都是称呼安王,以示尊敬。这也是他们发自内心认可李晔的表现。 而赵念慈竟然还直呼其名。 她的狂妄傲慢,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赵炳坤神色肃然,声音也低沉下来:“你难道忘了魏博之战?” 李晔攻伐李克用时,第一战便是平定魏博。其决定性战役,就是先锋军狼牙都在博州境内,以三千精骑正面冲击曹希金的万人骑兵军阵,一战而胜。 此战让上官倾城扬名天下,是她的真正成名之战。 赵炳坤此时提起这场战争,自然是提醒赵念慈,她该注意的对手是上官倾城。 “上官倾城?” 赵念慈轻笑一声,普通的眼眸里掠过一抹讥诮、不屑与莫名的敌意,“传言此人有倾国之颜,最得李晔宠信,是李晔身边的不二心腹。说不定已经是李晔的榻上美妾?这位亲王还真是风流无双啊!只不过,如此女子,养在府中暖床就行了,放出来征战沙场,真的合适?” 一番阴阳怪气的话语,将赵炳坤说的张口无言。 这里面有个故事。 赵炳坤初到凤翔时,为了迅速巩固跟李茂贞的联盟,让门下弟子都出任实权将校,曾经有意跟对方联姻。 联姻的对象,自然是赵念慈,毕竟那是赵炳坤的嫡女,配得上李茂贞,而且双方年龄差不多。 赵念慈心高气傲,一般人根本看不上,以至于二十多岁还没嫁出去,赵炳坤再是兵家兵主,毕竟是个当爹的,难免心急如焚。 当然,赵炳坤也知道赵念慈条件有限,李茂贞不见得能看得上,所以他安排了好几个绝色陪嫁侍女。 在赵炳坤看来,这是一场利益联姻,李茂贞把赵念慈娶过门就行了,至于日后相处......嗯,未来相处的怎么样无关紧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大家迎娶正妻的标准都是务实,能相敬如宾就行了,美不美不是关键因素,不然还要小妾干什么?如胶似漆那是跟美妾干的事。 赵炳坤认为李茂贞应该不会拒绝。 同时赵炳坤也知道,李茂贞风流成性,有“收集”美人的爱好。他到了凤翔之后,就听说李茂贞专门建造了一处宫苑,取名叫作“幻音坊”,就是专门供给美人居住的,很有曹cao“铜雀台”的意思。 为了保险起见,赵炳坤陪嫁了许多绝色侍女。 在他看来,这件事万无一失了。 只可惜,那时候他还不了解李茂贞。 李茂贞是个秒人。 他笑纳了赵炳坤进奉的那些绝色侍女,并且对赵炳坤表示由衷感谢。 然后拒绝了赵念慈。 而且是毫不犹豫没给半分商量余地的无情拒绝。 赵念慈为此拆了一座楼房。 随后发誓终生不嫁。 估摸着也是醒悟自己真嫁不出去了。 事后李茂贞拟定军令,让兵家弟子根据境界不同,去出任各级实权将校,丝毫没有因为担心对方掌握军权不好控制,而吝啬自己麾下的官职。赵炳坤虽然没有嫁出去女儿,但希望达成的目的实现了,自然也不会有多少怨言。 想到这件事,赵炳坤心头暗叹。他毕竟是个人精,看赵念慈方才说话的气调,当然能够察觉到对方言语中对上官倾城的嫉妒。 同样是兵家上将,境遇却天差地别,在赵念慈看来,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只有一个:美丑不同。 所以她嫉恨。 觉得天下男人都是海鳖,就知道喜欢一副臭皮囊,都该被那些狐狸精吸成人干。 之前没碰到上官倾城还好,现在碰到了就是被刺激,赵念慈哪里还能心态平衡? 赵炳坤不得不语重心长的提醒赵念慈:“因个人好恶而影响对敌判断,这不是良将所为。你要想成就大将、名将境界,就得认真对待你的对手。” 赵念慈心烦气躁,冷哼一声:“我刚刚已经说了,这个上官倾城就是仗着李晔宠信而已!她能以三千狼牙都败一万骑兵,旁人会觉得她实力强横,但我研究过狼牙都的军备情况,那简直是奢侈逆天。她哪里是带着三千狼牙都打赢了一万魏博军?她分明就是带着三万富豪用钱堆死了对手!” 见赵炳坤还想说什么,赵念慈任性的一挥手。 她不容辩驳道:“上官倾城有兵家上将境界不假,那又如何?同等境界的战将,战力未必在同一个层次,道门修士越阶杀敌的情况还少吗?” 说到这,她咬了咬牙,眼中煞气腾腾:“别让我碰到这厮,让我碰到了她,我会让她知道,真正的兵家上将是什么样子!她会连吃惊的时间都没有,就发现自己已经死了!” 这时,从冤句县邑东北方向奔来的两骑,到了山岗下。 两名兵家弟子飞跃而上。 “兵主,狼牙都来了,看样子是要袭击朱殷!”一名弟子禀报道。 众人闻言都放眼去看,就见冤句东北方向的官道上,有烟尘如流云,从地面滚滚而起。 烟尘前,有黑点从地平线上冒头。 赵炳坤不禁脸色肃然:“狼牙都......来的这么快?” 然后他看了一眼仍旧一副傲慢之色的赵念慈。 既然如此,那就亲眼看一看,狼牙都到底是什么成色,上官倾城是不是名副其实。 一生之敌 秋日的黄昏总显得比夏日短暂,不等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云层后,大地就会灰暗下来。 午时左右天色还很阴沉,现如今两三个时辰过去,傍晚的天空反而有阳光洒落。 眼看着已经酉时了,高居楼船之上的朱殷本以为今日会毫无波澜的过去。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时候他竟敢得到了一支精骑急速袭来的消息。 他脚下的楼船足够高,当作望楼用正合适,他至今都没有走下楼船,就是防备着有战事发生,他在这里正好发号施令。高度的优势让他的旗语可以很容易就被各部将校看到,军令能够迅速而有效的得到施行。 现在宣武军除却水兵和骑兵,剩下的四万步骑主力已经在岸上完成集结,哪怕辎重基本还没卸下去,这个速度也可谓是快到了极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