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旭日东升(四)天下归心 (第2/2页)
识,他觉得这个人很有魄力,敢说敢干,并且愿意陪着自己落草,算是一条好汉,因此对他刮目相看。两个人就这样一直在一起待了几年。 刘邦起义并夺得丰邑后,对雍齿大为重用,留雍齿镇守丰邑,自己带人出去悠转。刘邦一走,雍齿则头也不回地归降了魏国的周巿。待得刘邦返回,雍齿用弓箭招待了他一顿。那一次,把刘邦气的半死。最终刘邦在城外猛啃了几天城墙后,终于成功地把雍齿赶出了丰邑。 落荒而逃的雍齿开始了几年的奔波。雍齿马不停蹄地向魏国跑去,人还在半路就听说章邯杀了周巿并逼死了魏咎。这让雍齿有些无奈,因此调转方向投奔了赵国的武臣,然而武臣也没蹦跶几天就被手下砍翻。毫无办法的雍齿只好投奔了张耳。随后王离跑过来把张耳围在巨鹿,雍齿很不幸地待在巨鹿被饿的半死。再后来项羽大破秦兵,重获自由的雍齿投靠了项羽。本以为找到了棵大树,没想到刘邦在没多长时间后攻破了彭城,而此时的雍齿又很不幸地待在这里。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了刘邦的手下,他真的很不容易。 在彭城,倒霉的雍齿开始迎来他幸运的日子,因为和他同时见到刘邦的还有王陵。这一次他沾了王陵的光,如果没有王陵适时地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雍齿也只能站帐篷外扛枪。 在王陵的手下,雍齿展示了自己的实力。由于王陵老娘被煮,所以砍杀能力极强,碰见楚军就两眼发红,拼着命往上冲,而雍齿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并且成绩显著。他的成绩让刘邦没好意思向他下手,最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雍齿也知道刘邦对自己不是太感冒,他的拼命立功只是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可没想到好日子还是来了。人要走运,馅饼不光会砸头,甚至还会直接砸进嘴里。 张良的建议得到了刘邦的认可,并在几天后隆重地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封地在今四川省什邡县。同时下诏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尽快对余下将领定功行封。 “雍齿尚且封侯,我等无虑矣。” 一切皆如张良所料,经此一举,诸将皆安。一场分封隐患消于无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举,稳定了军心。 值得一提的是,雍齿不但封侯,还混了个自然死亡,直到公元前192年汉惠帝时期才病死什邡。并且他这个什邡侯又往下传承三代,直到他的曾孙雍桓时,因犯了他曾爷爷相似的毛病,才被刘邦的曾孙削侯,时隔八十九年。 第二项工作是安抚曾经的对手。 诸将不再争吵了,就在这一片和睦的氛围中,刘邦准备解决曾经的对手。其中有一部分早已缴械,但还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的家伙没有过来拜码头。对于这些人是绞杀还是招抚,刘邦陷入了又一轮沉思。这些人是少数派,但政治斗争中的力量对比往往会在不经意中发生令人惊异的变化,强能转弱、弱能变强,一个不当的举措将会影响时局走向。幸运的是,刘邦是耍政治的高手,在这道选择题上,他填上了正确的答案。 刘邦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田横。 田横是我们的老熟人,在齐地兄弟三人更王(田儋、田荣、田横),声望极高、影响极大,如果他来归降,将顺利收走齐地民心,甚至会揽来项氏遗民的真正臣服。想明白这一点后,刘邦开始动手了。 而此时的田横却很失意,也很无奈。这个人算得上是个实实在在的猛男,但英雄末路,满心仓惶。 这个人曾经在城阳和项羽打的热火朝天,后来被韩信打的四处乱窜跑到彭越手下。等到彭越被封为梁王后,田横非常害怕,他的第一反应是这里住不下去了,咱又该走路了。曾经的彭越还算是个独立的小诸侯,现在却和刘邦穿上了同一条裤子。 彭越成了刘邦的小弟,而自己却是刘邦的仇人,至少在烹杀郦食其之后,田横是一直这么认为的。现在的田横很无奈,和刘邦叫板吧,自己没那个实力;投降吧,自己却是刘邦的仇人。想到此,无奈的田横只好带着自己的五百多名嫡系仓惶出逃,最终跑到海中小岛(今山东即墨的田横岛),不再露头。 然而刘邦却不愿意让他这样四处乱跑,并准备叫他出来发挥一下余热。因此刘邦的使者千里迢迢地跑来,长篇大论地说了半天,主要意思是召他入朝。这是刘邦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 然而田横却不这样想,他满脑子是烹杀郦食其的场景。冲动是魔鬼,当初的冲动,让自己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境地。这位曾经勇武的男人褪去了曾有的英气,长叹一声,“臣烹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这是他最后的奢望,他已不愿意再去争夺什么,只希望能有一方存身之地,让他以及身边这五百多名跟随者混一个自然死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