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32 令人震撼的出场 (第2/2页)
。 房子后面就是马路,前面有一个面积不算小的院子。 老主人走的时候估计也没怎么收拾,院子里除了一株已经爬满架子的老葡萄藤以外,还沿着墙脚开辟了两块菜地。 里面的大蒜和上海小白菜涨势不错。 平时熬夜下个面条什么的也不愁没有佐料了。 “怎么样?还不错吧?” 朝田科跟魏大忠问了一句。 两人点了点头。 “挺好的,不过咱们得把里面拾掇一下,我看一楼用来做机房有点小,最好找几个工人把中间那两间屋子打通了。 这样通风条件会好一点,而且靠近楼梯这边最好做一个隔离墙,里面还要装修一下。” 计算机服务器这东西比较精贵,原本他们在之前那个地方是用塑料薄膜隔起来的一个单间。 里面还花了不少钱买了台空调用来控制温度,平时对灰尘什么的也控制得比较严格。 换了一个新地方,自然要好好拾掇拾掇。 不说一定要弄一个什么无尘机房之类的,但是好歹也要设计一下。 “这个没问题,我马上就找人做,还需要点什么东西你们到时候看着办,列一个单子,咱们回头再配置齐全。 这地方我估摸着咱们怎么也要待个两三年的。” 李文秀其实远远低估了他们设计的这个网站的潜力,不过目前这个行情就是这样。 也不能说他眼界太狭窄。 上辈子李文秀毕竟不是搞计算机专业的,虽然看到了一些表面的东西,但是没有实际接触过还是要差一点。 2000年的时候,全世界的互联网产业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泡沫。 像雅虎这样的大公司都被市场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然了。 有死亡就有新生。 作为一个产业,这几乎是几百年来都不曾改变的规律。 2000年全世界都在经受一场互联网泡沫,偏偏也是这个时候,就在全世界都在唱衰互联网的时代,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却恰恰相反。 都是在这几年纷纷进入这个行业打基础。 百度。 腾讯。 阿里巴巴。 还有网易等等,十年二十年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或者相近的时候开始起家的。 所以说,有生就有灭。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 这一个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逆行者,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 2000年之前,中国大陆对互联网的认知还处于一个很浅显的位置,而2000年之后。 互联网在中国正好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契机,那就是网络用户的爆发式增长。 在2000年。 中国的各大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是很偏僻的乡镇,一个个网吧就跟雨后春笋似的纷纷冒出头。 第一代网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培养出来的。 而且不得不承认,正是第一代网民才把中国的互联网极快地从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变成了类似于街机这样的平凡之物。 当然了。 一旦互联网变得不再神奇。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个新的时代也就开始了,那就是互联网时代。 这也是为什么李文秀他们的网站已经推出,就很快在东财火爆的主要原因。 12月份来得很快,也去的很快。 1月份的时候。 离大一上学期放假也没多久的时间。 纪念册也就是被东财的学生称之为C-BOOK的校园网还是很快就流行开了。 除了东财的学生,不远处的音乐学院和工业大学也很快就被侵蚀。 互联网的时代就是如此。 任何东西一旦被传递开,传染的速度将会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蔓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