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_第三百四十七章 龙潭虎xue(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 龙潭虎xue(九) (第2/2页)

代化,而且后勤装备、管理水平也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从战略物资的生产来看,军队的日常消耗我军自给率已经能够保证百分之六十以上。运输手段更是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由原先单一的大车、火车变成以铁路为骨干,以汽车为枝干,水路、海路、空中为补充的立体化、现代化交通网络。运输的效率更是几十倍的增长,直接参与人员多达十几万。

    当然,由于我国基础建设的长期滞后,交通设施建设非常薄弱,除了东北地区比较发达以外,广大华北、华东、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一穷二白的局面,铁路干线少的可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只能一方面大力完善原有的铁路交通系统让其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大力进行新的交通干线建设,这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规划,临下,最要紧的还是支撑战争,修建铁路是不现实的,只能加大进行公路建设,这倒是非常便捷的,关键是我军现在并不缺车辆,除了苏联大量援助外,在历次战争中,还缴获了大量的美式、英式汽车,这些车辆只要稍加维修就能立即投入使用。

    就在江兆虎顺利返回江北之际,我军在长江沿线的军事部署已经做好最后的调整,处于攻击最前线的部队是第二、三、四方面军的主力,总共约有一百六十万人,分属十六个集团军,装备大量技术兵器,各基层单位也都是满编配置,只待中央一声令下,就可以展开大规模渡江作战,兵锋直指江南国民党统治核心地区。

    而林虎、刘亚飞、罗荣负责指挥的第一方面军,则全部滞留在华东、中原地区,方面军总部位于济南,下辖各部则分驻各地,整个部队拉的异常分散,按照上级要求,各部大张旗鼓的进行休整补充,人员、物资通过各种渠道源源输送。

    作为人民军队战斗力最强的的部队,不能参加决定性的渡江作战,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方面军上下多多少少都有些怨言,作为最高指挥者,其实林罗刘三人也有不解之处,只是以他们的觉悟不可能随便发牢sao。

    外界则普遍认为,个中缘由不外乎两点,一是自锦州大战以来,林虎所部参加了所有的大战恶战,威名赫赫,名震中外,战功卓著,但是也由于连续作战,缺少必要的休整,在济南大战后,元气有所损伤,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较长时间的休整补充。二是,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解放军后续组建的新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非常突出,渡江作战正好可以锻炼、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在这样的情景下,路胜的装甲营也只能心有不甘的撤离驻地,迎着纷纷南下的大军,逆流而上,返回了位于山东海阳的新驻地。整个第三集团军所属部队分散在整个山东半岛,路胜的部队驻扎在海阳下属的一个叫做“盘石镇”的地方。说起来,这也算是部队自锦州参战以来,最长时间的休整,路胜下令:各部官兵继续严加训练,绝不能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即使是战争间隙也不能彻底放松,路胜一再告诫大家,残酷的战斗随时都会到来,只有时刻做好准备,才能保证部队随时拉得出,上了战场随时能够投入战斗。其实,路胜的担心并非多余,因为人一旦放松下来,极易产生松懈、散漫的思想。特别是对刚从战场那个上下来的战士来说,突然变化了一个环境,多少有些不适应。老战士还好些,一些新战士身上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更有甚者会做出极端的事情。

    所以,对有经验的指挥员来说,不打仗的时候反倒是更让人cao心、担心。这个时候,干部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一个老练合格的班长、排长能用自身的行动稳住一批人,带动一个集体。所以,路胜特别注意对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对江兆龙、王海川等人,不需要太多担心,对这些跟随多年的老部下,他非常放心,彼此之间早就达成了一种默契,又是双方不需要语言的交流,只是一个动作、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甚至什么也不需要暗示,就知道该做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