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侦察记(六) (第1/2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渡江侦察记(六) 从此,南方就真正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一大批城市也是迅速崛起,南京、广州、上海,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从南方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迁移、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成为南方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当然现在的江南地区包括镇江在内,都处于极度恐惧之中,趋利避害的心理使得许多人都有迁移的念头,但真正付诸实施也不是件容易事,现在的局势发展还没有到最后的时刻,国共之间的较量还胜负未分,因此一部分人认为国民党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还有一部分人坚决留下来,当然这都是一般老百姓的想法,不管谁当政总得有老百姓的活路,因此没有必要撇家舍业,倒不如安安稳稳的待着。 所以总体上说来,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整体上还是平稳的,只有极少数达官贵人预感到不妙,才惶惶不可终日,提前安排后路。 从镇江通往丹阳的路上,要经过几座小山,这也是镇江的地形特点,山峦较多,虽然山不高,峰不险,却也是郁郁葱葱,煞有气势。现在这些山上全部驻扎军队,二十一师各部就分散其中,因此靠近这些山地区域已经是军事禁区,全副武装的巡逻队警戒驻地,一般闲杂人等根本不能靠近。 离山脚较远的地方是一条大路,直通丹阳。下午时分,天气逐渐转凉,行人也渐渐多起来,大车、汽车你来我往,经商的、务农的各行其事。江兆虎和陇东两个人就混杂在人群中,两人都拿着常用的农具,慢条斯理的走着,一边留心观察周围的地形,不远处的驻军他们已经打听清楚,是国民党最精锐的第一兵团所部,至于具体布防情况就留给王家岭他们吧。 江兆虎之所以没有直接插进南京,也是有考虑的。虽然南京肯定是敌人重兵防卫之地,但周围的驻军情况也关系到今后我军排兵布阵,可以说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当然他明白,眼见得未必就是真的,敌人也不傻,所以上级派出了多路侦察部队,各自单独行动,搜集的情报最后汇总起来,供上级部门分析,得出最准确的判断。 进入江南的第一天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天黑之时,江兆虎两人找了个隐蔽的地方休息,虽然这一天没有遇到严重敌情,但是毕竟现在深入敌占区,周围随时都会出现敌人,看似随意,其实两个人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两个人坐在一棵大树下,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一边掏出干粮、水壶补充着能量。四周非常宁静,公路上偶尔过去一辆汽车,卷起烟尘,江兆虎的心头一点也不轻松,回想这一路上的所有过程,总觉得有些不踏实的地方,其中江面上发生的事情是他最担心的地方,在那种情况下,杀死敌人是最好的决策,但是留下的痕迹也是非常明显,一旦敌人觉察出什么,自己这一队人马的行踪就很容易暴露,那么敌人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是置之不理还是派出追击队?都有可能,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敌人首先发现尸体并觉察出问题的基础上,按理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应该非常完美了,即使发现了尸体,也不会轻易发现异常,毕竟那五个人确实是溺水而死,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唯一的可能的漏洞在哪里呢? 江兆虎一边嚼着东西,一边努力回忆着,猛然想到一个问题,对了!确实有个破绽,那个中枪落水的船夫,谁能保证这个船夫落水后一定死亡,如果他自己爬上来或者被救上来,那么问题就真的来了! 想到这里,江兆虎悄声地说道:“陇东,赶紧吃完,准备出发!” 两人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所有东西,并仔细消除留下的痕迹,没有沿着大路行进,而是转向路边的密林。离开路边有一百多米的地方,两人重新寻找一处隐蔽的地方,再次潜伏下来。夜色逐渐浓厚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彻底安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