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_第二百七十八章 血战济南府(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血战济南府(二) (第2/2页)

这样轻易的放弃外城防御,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巨大的阴谋。所以立即下令前线部队应该稳扎稳打,不要过于突前,所有一线部队立即停止攻击,转而巩固既得阵地,加强突破口的防守,预防敌人发动突然反击。同时工兵部队立即进城,负责进一步扩大进城通道,以保证我军机械化部队进城参战。

    王兴武确实没有指望外城能够阻挡我军的进攻,所以这里的防御并没有部署太多的兵力和兵器。他的基本设想是,共军完成突破后,一定会大量集结兵力,并迅速向前推进,而他早已在外城与内城之间设下了一个可怕的陷阱。

    这里的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每一扇窗户都精心布设了火力点,一旦共军攻击部队大量涌入,就将遭到四面火力无情的打击,而且在这样的近战情况下,由于双方完全搅杀在一起,共军的许多重型火力将置于无用武之地,敌人的火力优势就在无形中失去应有的作用,而国军就可以充分发挥地形上的优势,让共军在这里寸步难行,举步维艰,毎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最终,在这里将让共军耗干大量的有生力量。

    这是王兴武在仔细研究了国共锦州、唐山、德州等一系列城市攻防战后,精心研制的一整套战术,可谓用心良苦,也是极其狠毒的一招。所以面对共军一下子被打开几十个突破口的被动局势,他一点也不着急,而是从容不迫、指挥若定,沉稳的待在地下指挥部,如同一位经验老道的猎人,张网以待,只等猎物自投罗网。

    然而,期待中的情景并没有如愿而至。共军打进外城的部队没有乘胜快速推进,共军指挥高层似乎并不着急迅速拿下眼前看似唾手可得的阵地,反而不慌不忙的巩固阵地、整顿队形、集结兵力,这种情况确实有些出乎意料,王兴武虽然还是非常沉稳,但是心里已经开始出现波动,共军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按说在正常情况下,攻击部队打开突破口后应该快速突进,彻底打乱敌方防御体系,已达到迅速攻占城池的目的。难道自己的计划被敌人知道了,这样的念头在脑海里闪过,随即被自己果断否决,这个计划知晓的人极少,并且都是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绝不可能出问题。

    不管怎么样,一切还是“静观其变”。首先稳住阵脚,“以不变应万变”,他坚信现在的战局总体来看,优势仍在自己一方,只要坚持既有方案,共军将不可避免的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攻不可,退亦不甘心,而这正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我军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始精心编组攻击队形,借鉴德州战役中成功的先例,决定动用大量装甲部队参加攻击作战。大量重型火力主要担负压制敌人远程炮火的任务,不再进行大规模火力准备。这也是吸取德州的教训,虽然密集的炮火能够摧毁敌人大量工事,但是也造成了地形地貌的改变,在客观上对攻击一方造成了困难。此外大量使用炮火,也会对城内民众造成巨大的伤亡,济南毕竟不是一般的城市,常驻人口超过五十万,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所以在济南最激烈的战场上,反倒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场面。攻守双方并没有大打出手的样子,重炮极少动用,兵力投入规模也不算大,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架势。

    在一处兵力集结地,我军出动了一个特殊的攻击分队。这支分队攻击目标是一条长达五百米左右的街道,两侧密布高低起伏的房屋和各种形状各异的建筑,如果攻击部队沿着街道正面攻击,可以想象,敌人众多暗设的火力点将发动突如其来的袭击,伤亡肯定是巨大的。

    我军的攻击分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第一攻击分队,从正面实施攻击,主要目的是吸引敌人防守火力,在侧后掩护火力的密切配合下,打击和摧毁这些暴露的火力点。因此这一队主要有战车组成,两辆坦克一前一后,中间一辆装甲车搭载少量步兵,以强大的防护力和火力对敌形成压制;

    第二攻击分队就是著名的“兆龙战队”。负责从街道的侧翼重新打出一条攻击线路,绕敌背后,配合正面装甲分队,消灭一切敌人火力点;

    第三攻击分队主要有若干狙击小组编成。趁隙秘密潜入敌人阵地后方,以精确的火力消灭敌人重要目标,挫伤守军士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