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大战乍起 (第2/2页)
明智,也没有犯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及时下达了退却命令,因此赶紧下令执行。决定派七十四军一个主力师加上五十八军一个师另加一个团,由五十八军副军长李守义统一指挥,立即行动,前出至衡水、德州一线,接应石家庄守军。 国民党军的一切举动都在林虎的算计之中,到嘴的肥rou岂能轻易放掉。石家庄守敌刚刚有所动作,我军就开始了雷霆行动。一个军直接插到辛集、赵县、元氏一线,坚决堵住敌人所有后撤的道路。另外两个军左右包抄,一个军从正面扑上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刚刚抵达栾城,后卫部队还没有离开石家庄,我四面大军如“山呼海啸”般围攻上来。离开了坚固城防,七万国军一下子成了乌合之众,虽然国军竭尽全力进行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实力不济,有组织的抵抗消失了,大量的溃兵如同“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战斗迅速演变成一场“抓俘虏”比赛。短短六个小时,七万国军在东南方圆不足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全军覆灭,上至军长、师长下至士兵马夫无一漏网。 李守义的接应部队虽然已经抵达衡水以北地区,但是面对我军风卷残云般的进攻,已经吓破了胆,再加上我中路大军已经大举南下,兵锋已然深入德州与衡水之间,严重威胁后路,见此情景,王兴武果断命令接应部队立即火速回撤,并且命令德州守军立即进入最高警备状态,准备迎敌。 石家庄战役我军以极小的代价拿下了石家庄这个战略要地,同时全歼守军。这一结果再次震惊了国内外,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议论。许多军事专家无论如何也没有预料到国共两强相争,竟然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局面。 貌似强大、占有明显优势的国军竟这样不堪一击,大战只进行了一年时间,就出现这样巨大的变数,有的人甚至悲观地认为半年之内国民党政权就将彻底失败。失败的情绪如同一股瘟疫般迅速弥漫在所有国统区,弄得人心惶惶,谣言四起,一时间南京就像在风雨中飘摇的破房子,摇摇欲坠,一幅大厦将倾的样子…… 王兴武眼睁睁看着数万国军在自己眼前灰飞烟灭而无能为力,异常痛心,却是非常清醒。因为几十万共军已经杀过来,济南很快就要变成一个巨大的大战场,胜负成败、几十万人的命运都压在自己一人肩上,未来是功成名就还是身败名裂,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明了。 王兴武感到了一种空前的压力,此时他的心情异常复杂。在他看来,眼下的总体形势无疑对国军非常不利,东北丢了,华北败了,几十万精锐被歼灭,大片国土被强占,民心、军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如果再不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国民党统治将很快倒掉。可恨的是,南京、武汉、广州等地,依然是歌舞升平,国民党大员们仍然醉生梦死,这样下去后果是多么可怕,真不知现在的江总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还不采取断然措施,整顿纲纪,收拾人心。 自己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三民主义”、国民政府难道就这样垮台嘛!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啊!王兴武暗下决心,不管前途如何,个人的命运如何,自己都将竭尽全力,哪怕为党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轻易认输,更不能向共党投降,就用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不成功便成仁”的誓言吧! 济南方面立即展开防御部署。以济南为核心,构成一个巨大的防御综合体,北面以德州、夏津、禹城为重要支撑构成三角防御阵地,节节阻击攻击者,护卫济南核心阵地。因为这个方面是共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因此第五兵团的主力部队也部署在这一方面;济南以南地区以临淄、莱芜、泰安为外围防御要地,确保济南的后路与补给线的安全。 针对济南的整体防御,我军开始分头行动,第一集团军主力负责攻击德州,第三集团军则从东北方向直接迫近济南城防,装甲军担任预备队,控制于吴桥、宁津一线,随时准备加入作战。 现在的第一集团军可谓兵强马壮,拥有四个军十二个师,兵员超过十五万,龟缩于德州附近的国军总共有五个师,兵力近六万,应该说实力不俗,负责守卫德州的是吴余洲。此人出身颇为复杂,军阀混战期间,多次反水,更弦易张,典型“有奶便是娘”的一种。 抗战时期曾经投靠过日本人,现在是国民党德州守备总司令兼五十六军军长,他的麾下除了自己心腹的三个师以外,另外两个师都是新成立的部队,新兵多,战斗力不强,并且是由王兴武直接控制,说不好听的,根本就是负责监视吴余洲部的。 这样的一支守军,王兴武也没有太多的指望,只要能挡住共军十天半个月哪怕三五天也行,至少能争取一点宝贵时间,能够让济南准备的更充分一些。我军地下工作人员,也抓住时机积极争取,希望能够策反吴余洲,使我军迅速占领德州,打开南下的通道,尽快攻击济南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