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鏖战华北(二十八) (第2/2页)
统能够体察下属目前的艰难处境。” “宜生分析的很有道理,不愧为我党国的精英。不过,南京上下对唐山的重要价值很是看重,现在我唐山驻军‘守无决心,撤无计划,援无准备’这样的局面总是不好吧!再说,共军之精锐部队齐聚唐山城下,说明敌人主攻方向应该就在这里,难道敌人还会有别的企图吗?” “总统,唐山之重我非常清楚,但是一旦重兵集结于此,就有可能正中共军‘围城打援’的诡计。再说,如果共军以正面牵制我们,另出一支奇兵,抄袭我盘龙岭后路,那情况就危险了。我们不得不防啊!” “可是,宜生想过没有,一旦唐山丢失,正面的共军就可长驱直入,照样可以抄袭我盘龙岭后路,或者直接攻击我天津、北平,那样,整个华北就算是难保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如何应对?” “总统,我还是坚持以前的策略,唐山不宜死守,共军的主要目标不在这个方向,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集中兵力,确保有生力量,只要我们手握重兵,就不怕共军耍任何花招,这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 “宜生啊,你怎么这样固执,就算实力保住了又能怎样,华北弄丢了,我们赖以为家的地盘没了,我们将如何面对万千民众,如果因此军心、民心尽失,则党国危矣,我等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总统,我保存实力的目的,并非怯战、避战,而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只有大量的歼灭共军主力部队,才能阻止敌人对华北的进攻,才能真正扭转战局。就像保定之战,一下打掉华北共军的主力,使其丧失战斗力,就再也不会对我造成任何威胁了。 如果死守城池,不仅陷我大军以被动之地,而且不一定能够守住,最后还是城破人灭,锦州的教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我军应该改变以往作战目标单纯追求地盘的做法,过于强调‘一城一地之得失’,使我强大的机动兵团失去灵活性,被动挨打,处处受制于敌。” “唉!宜生啊!我承认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战争绝不仅是军事上的事情,这里面还有许多政治因素需要考虑进去。你想过没有,如果我军一退再退,丢城失地,不仅会动摇全国的军心,也会影响到国际盟友对我们军事支持的信息。 这样说吧,只要我们摆出坚决作战的决心,即使作战失利,至少也能为党国赢得足够的尊严。宜生老弟,你是我最看重将军,如今千钧重担压在你身上,希望你能知难而上,无所畏惧。历史上,你曾创造过无数战争奇迹,威名赫赫,放眼全国,能与你的战功相提并论的能有几人?难道这次你真的愿意背负一个‘逃跑将军’的恶名吗?” 简直难以理喻,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傅重义现在是彻底看透了老江的用心,什么委以重任,什么决不干涉,都是假话,说白了,老江还是对他这个杂牌不放心,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牵制,这仗今后还怎么打?事已至此,还是先看看老江到底打什么注意吧。 见傅重义默不作声,老江以为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赶紧继续说道:“我看,当前最紧要的还是要下定决心坚守唐山,只要唐山守住,不仅可以确保华北的安全,也能稳固整个战线。只要挡住共军这一轮的疯狂进攻,我们就可以从容不迫布置兵力。一旦关内战场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集结强大的兵力,对敌发起反攻,一举荡平共匪之患。现在的关键就是要调集援兵立即驰援唐山。我看,可以立即从预备队和平津守军中抽出一部分,组成一个强大的机动兵团,新一军、九十四军、第六军暂时都没有太多的防卫任务,我看可以迅速抽出来,直接开赴前线。宜生,你看怎样?” 这哪里是商量,直接就是命令的口气,更让傅重义感到心寒的是,老江这样的安排暗含着太多的意味,新一军、九十四军、第六军都是华北的精锐之师,战力都是最强悍的,并且都是江系部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