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_第一百六十九章 鏖战华北(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鏖战华北(十五) (第2/2页)

,哈哈!孙军长,这次作战中,听说三十五军不太配合,导致聂荣清余部顺利逃脱,到底怎么回事?”

    孙树人知道陈峰一直以来对国军中的杂牌十分排斥,总是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当然这也是受老江的影响。虽然郭震云做的确实有些过分,但是考虑到今后还要配合作战,两下关系不宜搞的过僵,所以连忙解释道:“总长,这里面有些内情可能和外界传的不太一样。

    据我看来,三十五军还是很能打的一支部队,郭震云虽然脾气非常暴躁,但是带兵还是很有一套的,在国军部队中,战斗力算是非常强的。至于这次战役,前期行动两军配合的还算默契,只是在敌人大举突围时,有些分歧。

    不过就最终结果来看,郭震云执意不愿立即追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据后来的情报分析,攻击张家口的共军一个整军已经赶过来,如果贸然深入追击,有可能吃个大亏。新一军的虽然及时展开行动,但是最后也未能达成目的,这算是这次战役最大的遗憾吧!总长,我的看法是,傅部总体上还是可以信赖的,至少比桂系、晋军、川军、滇军要可靠得多。”

    对孙树人有意袒护三十五军的做法,陈峰相当不满意。这个孙树人真是洋墨水喝多了,中国的事情难道不知道吗?杂牌就是杂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会和总统一条心的,总统对于这一点早在二十年前就看清楚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军中的杂牌对党国的威胁一点不比共党差,“脑有反骨,心怀异志”,总归是个祸患。多少次总统都想借别人之手消弱或消灭这些杂牌。当年红军时期,以剿匪之名,后来日本人入侵,假以抗战之名,虽然有一些效果,但是却始终未能达成最终心愿。此次戡乱战争就是最好的机会,在总统心里,最佳的结局就是让这些杂牌和共党一起灰飞烟灭,那样党国才能真正一统华夏,高枕无忧。当然这些话不可能明着说。

    陈峰脸色微微一沉,说道:“各位军长,孙军长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希望诸位明白,总统的意思是不管那派的军队,只要头顶青天白日徽章,就应该统一号令,在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下同舟共济、协同一致。任何私心杂念都会严重影响党国的戡乱大业,这是总统绝对不允许的。但是你们也知道,由于历史原因,我军内部存在诸多的派系,这导致在许多关键时刻,屡有个别人不能以党国大业为重,不顾全局,仅为一己私利,阴奉阳违,最终功亏一篑。各位应该明白我所说的,这样的教训在我党历史上实在是太惨痛了。

    所以,下一步对于傅系部队既要强调配合作战也不能放弃对他们的监视和分化,要想办法控制他们、利用他们,这一点希望各位务必作为一件大事严格执行,这也是总统的意思。

    大家应该知道,在锦州作战中,有些军、师一级高级军官在最关键时刻,革命意志不坚,竟集体率军投敌,这样的举动严重动摇我军心,影响极为恶劣,我们不得不防啊!这样的事情以后绝不能再出现。今天召集各位就是传达这个命令,具体的实施方案,你们回去以后可以和各军的情报官商量执行,南京将严格监督此项任务的落实情况。各位!党国统一大业就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了!”

    听这样一说,几个人不好再说什么,孙树人心里却委实有些不满。如今国共大战正在紧要之时,最怕的就是内部不团结,军心涣散,各自为政,总统表面上口口声声要大家“精诚团结、顾全大局”等等,为什么自己先开始搞这种互相猜忌、暗中监视的勾当。

    这样做一旦让对方发现,将造成多大的影响,难道总统就不明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吗?战场上拼命厮杀,流血牺牲并不可怕,至少那样光明正大,坦坦荡荡,这种暗地里勾心斗角的把戏可不是真正军人之所为。不管陈诚怎么说,新一军决不能搞这些个破事,孙树人暗暗下定决心。

    这就是国民党历来最大的悲哀之处,内部四分五裂,总是不能上下一致,这样的局面虽然没有人看不出来,但却是一个无法治愈的顽疾,谁也无法解决。任你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也无法破解这一难题。国父当年对此痛心疾首,换上老江亦是无能为力。大大小小的派系多如牛毛,各种关系、利益交织在一起,一并剪除谈何容易。

    为今之计,只有不断加强嫡系部队,只要拥有绝对强大的实力,才能对其他各种势力产生巨大的震慑,从而造就一种暂时的平衡局面,维持一种表面的团结现象,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