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_第一百六十六章 鏖战华北(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鏖战华北(十二) (第2/2页)

,因为之前一直关注着前沿的战斗情况,后方突然出现的状况,让他感到有些危险。这时,作战参谋跑来报告,一支共军部队突然在后面发动了袭击,火力非常猛烈,因为天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孙树人此时倒是冷静下来,并不慌张。因为在这个区域,绝不可能出现敌人的大部队,充其量也是小股部队的sao扰,眼见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走了,实在是令人气愤不已。这股敌人正好送上门来,一定不能再放过。

    新一军迅速出动两个营的兵力,左右包抄,同时占领山头的部队简单打扫战场,立即撤下来,已经没有再继续追击的必要了。孙树人判断的非常准确,华北突围部队经过一夜激战,部队极度分散,许多人掉队或迷失了方向。

    天色大亮,分散的人群开始主动聚合,形成一小股一小股的作战单位。一名副团长聚合了几百名战士,一路躲避着敌人的追击,撤到高于铺附近,听到这边枪炮激烈,迅速判断出可能我军总部遇到了危险,所以拼命赶来,义无返顾的在敌人后方发动决死逆袭。尽管兵力单薄、敌众我寡,尽管只是残兵游勇、不成建制,但是长期养成的高度自觉性,还是让这群人毫不犹豫的投入这场注定失败的进攻。

    这又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尽管规模较小,时间短暂,但是结果确实让新一军感到震惊,三百多共军士兵没有一个投降,无一不是死战到底。这样的情况,让孙立人也感到有些不解,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小规模袭击接二连三,虽然不会给部队造成多大的伤亡,但也是搞得新一军上下疲以应付,略显狼狈。

    对这样的局面,还是非常出乎孙树人的意料。战场上,友军之间相互支援是常有的事,但往往是在上级统一指挥之下,奉命行事。像这样在部队被打散的情况,还能牺牲自我、主动救援,确实非常罕见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战士最高的荣誉,这样的勇士值得尊敬,这样的部队值得敬畏。

    孙树人仰天长叹:“功败垂成,天意如此”啊!

    新一军趁着夜色匆匆撤离,整个战区一片死寂。硝烟逐渐散尽,不知过了多久,土山山头慢慢有了动静。两个黑影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张振洲和刘金飞被最后的巨大爆炸震晕,直接埋在土堆里,现在悠悠醒来。推开压在身体上的尸体、尘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轻轻呼唤战友。良久良久,四下竟无人回应,两个人简单收拾一下随身物品,相互搀扶着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

    就在保定战役打得热火朝天之际,东北方面的战事却有了巨大的变化。秦皇岛、承德守军的在傅重义命令下,放弃城池突然撤退,在北平、天津援军的接应下,顺利撤到预定地域。

    九十二军、八十九军占领盘龙岭,十六军、一零六军占领卧虎山,四个军摆开密集阵型,依托有利地形,做出决死防守的架势。这样的情况大大出乎东北野战军的预料,预定的“围点打援”计划,是以首先吸引、歼灭敌人援军为主。因而对敌人的突围行动严重准备不足,再加上守军行动果断、隐秘,知道情况后,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扬长而去。

    林虎连续下达命令,分别以两个军进占秦皇岛和承德,暂时担任两地的守备、警戒任务。其他部队果断放弃原来的计划,立即追上去,坚决揪住敌人。两个集团军,近二十万人马,闻风而动,车轮滚滚、杀气腾腾,向敌人阵地猛扑过来。

    盘龙岭、卧虎山分别位于河北北部燕山山脉中段,两地相距不到二十里,连绵横亘于燕赵大地,海拔都有五六百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出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就像两道铁闸牢牢控制这片重要的战略要地。早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就认识到这两个地方的战略价值,不惜代价,在此修建了大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有的地方甚至挖空山体,设置了极为秘密的坚固堡垒。傅重义也非常重视这个地方,一直派出工兵对留下的工事进行不断维修和完善,战前,所有工事已经基本完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