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战锦州(七十三) (第2/2页)
让锦州再次忙碌起来,大量的人员按照各自的分工,从锦州各个城门进进出出,穿梭往来。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人们尽量赶在天黑以前完成。尽管还是冬天,天气寒冷,但是许多人还是跑得满头大汗,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一支国民党俘虏队伍,急匆匆向城外开去,俘虏们一个个衣衫褴褛,有的还扎着绷带,人群低着头一声不吭走着。队列两边约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持枪押解,带头的排长大声催促着人群快走,这样的场景在锦州城里实在是太平常了,没人会注意这样的队伍。经过一个多小时行军,队伍先是拐了几个弯,然后一直向西北方向开去……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一路上遇到不少的岗哨盘查,负责押解的解放军排长流利的答复,无论从语气还是神态、一举一动都看不出任何异常。出城以后,天色完全黑下来,突然从俘虏队列中跑出一个人,大声喊:“弟兄们,呈四路纵队,加速前进,侦察排前面探路,大家跟上不要掉队!”整个队伍竟然迅速按照命令动作起来。 “解放军排长”几步跑到这个人面前,随手摘掉军帽,兴奋的说:“团长,我们真的混出来了,没想到这样顺利。” 原来这是五十二军的方天朔和龙兴云。突围不成,龙兴云的部队伤亡极重,全团仅剩下三百多人。在上峰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后,两个人一商量,觉得带领这几百残兵败将根本不可能突破共军的包围,最终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还是方天朔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妙计,全团大部分人扔掉所有武器,扮成俘虏的摸样,由方天朔带领几十个人扮成解放军押解人员,一路蒙混过关,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逃了出来。 龙兴云他们不敢直接奔秦皇岛,他猜测这一路共军的盘查一定很紧。所以决定绕一个大圈,从锦州一路向西北。不走大路专挑僻静的乡间小道,经翠岩镇、沈家台、七道岭再掉头向西,目标是承德。 因为那里是华北国民党军重兵守卫之地。一路上,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好在方天朔和龙兴云平时对手下官兵极好,士兵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愿意跟着他们的长官。整个队伍情绪稳定、人心思齐。尽管困难重重,行军速度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不仅如此,沿途许多被打散的溃兵看到这支国军,军容严整、士气犹在,纷纷主动加入进来。龙兴云基本做到来者不拒,等队伍走到凌源以南的松岭子,已经壮大到两千多人,五百多条枪,接近一个正规团的兵力。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跋涉,克服无数苦难,过平泉到达承德甲山镇,终于碰上了国军部队。 在承德休整了三天,基本恢复了元气。南京下达命令,龙兴云带领着两千多人全部赶赴北平。 从1946年11月11号锦州外围战开始,到1947年4月28号锦州解放,历时五个半月,一百六十八天。规模空前、异常惨烈的锦州大战尘埃落定! 1947年5月5号,东北方面军总部对外公布锦州大战的战果: 1:此次作战,解放锦州、葫芦岛及周边大片土地,整个东北地区已经完全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 2:共消灭国民党一个剿匪司令部﹙锦州﹚,一个港口司令部﹙葫芦岛﹚,七个军部﹙计有十三、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六十、七十一、六十二军﹚,二十二个师部,共二十三万八千余人,其中毙敌两万二千五百余人,伤六万四千余人,俘十四万七千余人; 3:生俘国民党将校级军官二百六十余人,计有:上将杜聿明一人,中将军长四人,少将师长十八人,校官以下二百余人; 4:缴获各种枪支五万七千余枝;各型火炮两千余门,其中大口径火炮三百余门;坦克装甲车二百余辆;飞机二十三架;军车八百多辆,弹药及其它各种军用物资无数; 5:在多次海空战中,共击沉敌驱逐舰八艘,护卫舰十二艘,击伤二十余艘,歼灭敌海军官兵五千余人;击毁敌飞机一百余架,击落九十余架,击伤七十余架,消灭敌空军人员一千余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