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传说_(041)奉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1)奉银 (第1/2页)

      英子妈颤颤巍巍扶着深红的木质圆立柱站起来,一步步由着身边的二狗搀着缓慢地走向阿四。

      按着老规矩,女人是不允许进祠堂的。

      自打族长的齐道乾砸了门口的石狮子,不兴不许的话头像一根针刺着阿四的神经。“都是封建迷信,我们要破就破个彻底!”年轻稚嫩的青年天不怕地不怕,已接任族长又兼村长的齐大顺,好说歹说才使百年祠堂免遭厄运,一场劫难在他顺时而变的规矩中得以安全延续。

      “男女平等,谱上显名;不搞繁礼,取消私刑……”正因为他的适时而为,才保留了祖宗驻守之地,才使齐家不至于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才使得阿四有个住的地方。

      当然这变化还没有彻底改变,齐大顺的应付,只对那般学生说上一说,讲上一讲,风头过了,就像阿四念叨的:“祖宗章法,千年万载。”

      深植于心的规矩,齐大顺也无力改变,不过男女平等,同上族谱这件事却受到了欢迎,尤其得到以前只能男人上桌吃饭,女人一旁侍望的婆娘们拥护,“族长都说了呢,咋你还有意见?”

      不惹众怒是阿四爷的底线。当看到刚才那一幕,他胆怯了,“三嫂,你看这罚奉是不少的。钱不是我用,交了积福德,终还是用在这些娃身上。”他说着,指了指下面规规矩矩立在一起,互相戳戳捣捣的‘小不点儿’。

      “长个记性,娃,没教好,都是我的错,我的错,我,认罚,认罚。”英子妈连忙接过阿四爷的话,害怕他再改了主意,连累大家伙。

      众人静静地看着台上四人,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松驰下来。“义气,瞧这娘们,不亏是三嫂。”评头论足的婶姨们为守住了家里的那点余钱感激地相互交谈。

      挽着英子妈胳膊的二狗,面无表情地蔑视台下,他看见祠堂门外远远的通往村外的土路上尘土飞扬,连忙用手扯了一下村长的衣襟,压低声音:“村长,你看那路上。”

      齐大顺见阿四爷阐明了态度,正欲来个总结,却被二狗一句话,打断了思路,有些发怔地抬头望向村口。冷了场的祠堂里一时静了下来,只有知了旁若无人的呱嘈。

      眼尖的娃们顺着转回头的大人跑到人群后面,越过枝枝桠桠的槐花槐叶,七嘴八舌的咋呼开:“汽车来了,汽车来了。好多人。”

      眯着眼睛聚光的齐大顺听见娃们的声音,好似对身边的阿四说,又好似对英子妈说,“我看,这样吧,罚是罚的,那奉五十,连‘请轿’一起。”

      英子妈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使得,使得。”

      阿四爷挂着个脸,一脸无奈地说了声:“那,好吧。”心里有本账的他,早就打好了主意,原来也不需要这样大费周章的,谁想这营长---拿他的话当耳旁风,虽说以前是少爷,可是这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不遵守,轿子是族里的没错,可平时洗洗掸掸的,总要有人干不,前次就和他说过了,要主家来,主家来,花的油耗钱,不就行了吗,要不然,这祖宗靠什么供奉呀!

      见阿四爷点了头,齐大顺大声咳了两声,“我说众位乡邻,众位族长,今天这事,不怨三嫂,不怪阿四爷,怪就怪那早死的英子爹!若是他还在,轮不着我说话,他肯定会管好娃,教育好娃,就像我们对自己的娃一样。所以说,我们没有把三嫂的娃当自家的娃,所以嘛……”

      齐大顺看了眼低垂哭泣的英子妈,提高嗓音:“所以,咱不能欺侮她们孤儿寡母,否则,到时候岂见地下的三哥!”

      台下众人一片赞同声。

      阿四也咳咳两声,接着齐大顺的话,一字一句慢慢地说:“按规矩,错必罚。看在逝去的三哥和苦命的嫂子面上,今天大喜,不扫大家的兴,罚三嫂奉银五十,其余众人罚回家面壁背族规一百遍,以示警诫。”

      犹若好戏散场,老少爷们婆娘恋恋不舍,三三两两议论着向祠堂门口走去。心急如焚的村长齐大顺叫住二狗,拉住英子妈,也不顾阿四爷在旁,急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