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0章后生可畏(谢谢10伙同120老铁成为第二个掌门) (第1/2页)
“你的胆子和你的年龄不相符。” 想了很久,胡春雷才想出这句话形容他身边这个年轻人的话。 汉州那么多开发商,都不敢给政府兜底背锅将新南门棚户区一万多户住户给解决了。 因为项目一旦启动,整个汉州都要执行同一种政策,那就是数百亿的资金缺口。 这个数目的金额。 就算是副省级城市的政府都解决不了。 更别说一家民营企业了。 但现在。 就在胡书记身边。 一个刚刚才给他建议打造汉州信息化城市名片的年轻人,给他打包票兜底! 愣是觉得这个小家伙的胆量太吓人,沉默了几分钟,胡春雷问他:“诚然,现在新南门棚户区一万户居民,你有康华集团三个在建地产项目撑起来。让你可以完成政府对新南门的先安置后搬迁的政策。但是,东川、江北、西山,还有很多棚户区,差不多七八万人,这些地方,都是同施一政。这么大的工程,一旦启动,就是几百亿啊,那时候,你拿什么去兜底。要知道,政府方面三五几年之内财政款项有可能拨不下来,你需要扛着这一笔债务危机,你扛得住?” 胡春雷这是把陈楚良当成自己人了。 毕竟,他知道,汉州的诸多开发商,不愿意兜底的原因,就是地产前景不明,政府的资金到账时间长,甚至还有可能不了了之。 这对于特别依赖资金链的地产行业,很有可能就是致命! 眼前的年轻人,对互联网很在行,但并不代表他对地产行业就已经吃透! 胡春雷善意提醒。是出于欣赏陈楚良,哪怕是陈楚良不愿意兜底政府棚改项目,他心里都已经有把康华集团的在建地产放出来的想法。 毕竟,陈楚良提出的信息化建设,让胡春雷嗅到了一点与众不同的政绩! 也是愿意合作了! 至于城市棚改! 胡春雷觉得,还是呵护好这根汉州土生土长的幼苗吧。 他并不觉得整个政府智囊都想不出解决办法,眼前的陈家小子能想出办法。 所以,不让他冒这个危险! 只是,胡春雷并不知道,他说陈楚良胆子大,陈楚良的胆子的确比普通人大很多。 至于胡春雷担忧的钱的问题。 钱虽然是个问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就像胡春雷所说,新南门的棚户区,现在有康华集团修建好的商品房兜底,可以把这片区域的安置政策落实。。 但是其他几个区,就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运转! 不过,陈楚良既然打算要帮政府兜底。 当然是想好了办法! 而且,也必须是稳赚不赔的办法,才敢让他敢于冒险。 谁说政府的资金需要三五几年才能到账? 他上次通过浦发银行和孙家两兄弟合作,解决康华集团债务危机兜底的三十个亿资金,还不是半个月不到就到账了。 关键要看怎么cao作。还有拿出来兜底的东西,必须要让金融平台觉得不会亏就行了。 只要有金融平台愿意和汉州政府合作,能够从金融平台贷到钱。 对于这些动辄沉淀上千亿的金融平台。 别说几百亿。 就是一千个亿。 这些融资平台,觉得投资有利可图,就能够想办法搞定! 毕竟,能够以政府的名义借贷的赚钱买卖?难道还怕政府公信力还不起赖账? 想到这里,陈楚良已经是成竹在胸,说:“其实,棚改拆迁的资金,政府也并不是必须要三五几年,通过把土地出售后才能拿出来。如果政府愿意,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就能获得这笔钱!” “哦?说来听听。”胡春雷没想到,陈楚良这年轻人这么犟,不撞南墙不回头。还给他说政府想要钱其实很快?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就知道在华夏房地产还没膨胀的时候,各个地方的政府机构,都还没有用大量的国有土地兜底向融资机构贷款。同时刺激本地经济,最显著的就是以房地产经济增长等方式回拢资金还贷。 看着已经被拆迁的面目全非的南门中学。 这种拆迁,其实就是打游击战。 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地产公司介入!政府的主导机构也不明显,根本就是小打小闹! 想到这里,陈楚良就给胡春雷说了以后各个地方的政府都会用的一种手段,道:“其实从政府层面来讲完全可以用棚改拆迁后腾出来的国有土地,向金融平台担保获得借贷的办法快速将开发商应该得到的部分打入账户。然后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比如说房地产涨价的模式,将资本回收到政府财政,用于偿还金融平台的贷款。只要政府控制好借贷还款的资金链,这个雪球就能一直滚下去。” 用了一个滚雪球的比喻,陈楚良又给胡春雷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胡春雷一下子觉得犹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的政府都是以土地出售给地产开发商,获得财政资金去启动这些拆迁项目。 但是用土地作为担保向融资平台贷款的事还真没有干过! 毕竟,在01年,哪怕是燕京的房价三环内才6000一平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