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珠联璧合 (第2/2页)
李行长,你得理解我的难处。老父亲从农行退休,一方面他不允许我回去打扰领导们,另外,我也不愿给领导们添麻烦,因为几大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一直比较保守,我要是介绍他们过去,你们也许会给我这个面子,但我怕卡在你们的上级分行,让你们为难。” “何总你多虑了,咱们都是做金融工作的,银企关系犹如鱼和水,银行不会白给任何企业一分钱,优质大客户是银行竞相争抢的资源,你这一多虑,人家大清集团把我们排除在外了,是吧?陈总。”李行长似乎有点遗憾。 “李行长,你别着急啊,以前想的有点多,以后有的是机会,来日方长嘛。”何莹丽说。 “对,就像何总说的那样,以后机会更多,能跟农行合作,也是大清集团的荣幸,希望李行长和各位农行的领导多多关照。”小娟再次举杯,她提议为将来的合作干杯。 “他们这次在农行报了多少?”李行长问身旁的信贷主任。 “七亿。” “七亿够吗?”李行长看着对面的陈馨悦。 “这个......,何总......,”小娟看着何莹丽,因为她对这些事一无所知,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哦,大清集团考虑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在农行申报贷款,不好把数额搞得太大,以后还可以追加嘛。”何莹丽急忙解释。 “怎么,不相信我们农行的实力?” “李行长,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们也是考虑第一次正式在农行贷款,数额大了怕你们不方便。”小娟也跟着解释。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把在农行的数额增加到十亿,李行长,你认为可以吗?”何莹丽问道。 “没问题,这么好的企业,我们早就应该大力支持。” “谢谢李行长和农行的慷慨,我代表大清集团再次表示感谢,各位领导,请!”小娟举杯和众人同饮。 主副陪代过两杯酒以后,李行长首先回敬何莹丽,他举起酒杯,“首先请你向老行长代好,祝他身体健康!” “谢谢李行长,老父亲也时常惦记着你们。” 这位李行长与何克明颇有渊源,他大学毕业时进入当时的东升农业银行,先在基层办事处当了一年的柜员,之后分别做了内勤主任和外勤主任,九零年代初被何克明提拔为城区办事处主任,老何退休时,老资格的焦国强成了农行行长,但在他退休前,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当时还是城区办事处主任的李行长,突击提拔为农行常务副行长。 几年以后,市农行需要年轻干部,李行长凭借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到市行做了五年副行长,三年前,他成为市农行行长。 李行长与何克明,一个是八零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是六零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在李行长的职业生涯前期,何克明既是他的知音,又是他的恩人。 “老行长真是个正直的人,我听别人说过,当初你从省建行调回东兴时,他快退休了,换了别人,完全可以把你安排进我们农行系统,但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让你自己找单位。他这种高风亮节,很值得我们学习。” “他就是那么个人,我们做子女的非常理解他,不过,我现在也不差呀!”作为何克明的女儿,何莹丽在农行一些领导人面前说话,一般用不着太客气。 “但我们农行却错失了你这样一位人才。”李行长这话倒是真的。 “这都是过去式了,咱们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李行长,我敬你,以后少麻烦不了,请多关照。” 酒局进入到交叉进行阶段,何莹丽注意到她旁边的费行长说话很少,原来,这位费行长四十多岁,他从外地调来,对东兴农行以前的情况并不了解,大家谈论的内容他插不上话。不过,何莹丽认为,能从外地调来东兴农行,还当了常务副行长,说明这个人除了业务能力没得说,起码还有一定的背景。 真让何莹丽猜对了,费行长的一个亲戚正是省银监局副局长。 何莹丽本来就很会把握分寸,在这种场合,越是说话很少的客人,越要热情对待。她端起酒杯面对费行长,“咱们初次相见,非常高兴和你认识,费行长,幸会!” “何总在东兴金融界赫赫有名,听说老父亲还是我们的老行长,你们真是金融世家啊!” “浪得虚名而已,费行长过奖了。咱们好事成双,再次敬你。” 何莹丽担心,尽管李行长满口答应,真正到了落实贷款的时候,这位少言寡语的费行长,还会保持沉默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