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感恩之心 (第2/2页)
去找明建。你事多太忙,我再啰嗦一句,这三个外甥你可得放在心上呀!”齐长安叮嘱道。 “爸,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呃,明远,你职业学院毕业这个外甥不也算有学历吗?齐丽的工作安排那么好,你看将来能不能......?”田桂华的意思明摆着,这外甥们的工作不仅要安排,还要有好的岗位。 齐明远当然明白母亲的意思,“妈,这可没法比,任何事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齐丽赶得好,当时单位正在培养年轻干部,有出国培训的名额,就把她送出去培训了,回来后正赶上单位成立几大分行,我就推荐她做了分行行长。这种机会以后还有没有?谁也不敢保证。” “没有机会就当我们没说这话,有机会你这个当大舅的想着点你的外甥就行了。”齐长安看来早就跟田桂华谈论过这样的话题。 “爸妈,这件事我会放在心上,不再谈了,咱们进行下一个话题。” “什么话题?” “算上这次,我起码和你们谈过十次,就是你们进城的事。” “你这些个侄女外甥还都在农村,我们进城去住的安心吗?”田桂华说。 “哦,你们这么大年纪了,还惦记着他们?刚才我答应给他们解决工作问题,下一步他们都要进城了,这回你们总该考虑进城吧?” “不是还有十几亩土地嘛,别看我们都七十多岁了,但我和你妈身体还行,只要身体干得动,我们就想种着这些地,撂荒了太可惜。” “土地可以让亲戚朋友种,如果亲戚朋友也不愿意种,听我有些家在农村的朋友说,现在政策允许,可以把土地转包给村里其他的父老乡亲。” “明远,进城当然可以,我和你爸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件事,我们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身体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老来需要有人照顾,你和明建都不在我们身边。”田桂华说。 “就是嘛,你们要是突然有个身体不适啥的,身边没有个人,等我们知道了再从成立回到家,啥事都得耽误了。” “这个道理我们懂,进城是好,可我们也有顾虑呀!”齐长安面有难色。 “你们顾虑什么?” “两个现实问题,第一,进城后我们归谁家?是和你家一起住,还是上老二家?你家来往客人多,我们觉得不方便,明建媳妇和孩子现在还没进城,只有他自己住在城里,我们去方不方便?城里房子那么贵,我们又买不起。第二,我和你妈进了城,不种地了就没了收入,我们的生活来源怎么办?” “爸妈,看来怨我粗心大意,光让你们进城,没有和你们讲清楚进城后怎么安排你们的生活。那我现在就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们,第一,看你们的意愿,进城后二老愿意在我家住,我们全家欢迎,我的房子比较大,进出客人多也没啥不方便,石凤玲还可以照料你们的生活起居;如果你们愿意和明建住在一起,我相信他也不会有意见,他的房子也不算小,只是目前弟妹和孩子还在农村,生活上你们需要自己料理。” 齐明远顿了顿,“第二,如果你们不愿和我们两家住在一起,而喜欢像现在这样单独享受生活的宁静,那也完全可以,住房问题你们根本不用考虑,只要哪天定下来了,你们提前一段时间告诉我,在你们进城以前,我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保证让你们进城就能住上崭新宽敞的房子。石凤玲还可以去陪你们聊聊天,帮助你们买菜做饭,清理卫生。至于生活来源,既然我一次次邀请你们进城,当然早就为你们的生活做了周密安排。” “他爹,既然明远为咱们做了这么好的安排,再不进城,就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要不咱们明年开春后进城?”田桂华说完,齐长安没有说话,但点头表示同意。 晚饭后,齐明远和父母一同来到齐长顺家,和众人打过招呼后,他们按照村里风俗,向齐长顺的遗体敬香烧纸,叩头跪拜。 齐明远不仅为齐长顺的后事承担了全部费用,他还要为大伯的遗体守灵,这份感恩之心实在令人感动。齐明军坚决不同意,他知道齐明远公务繁忙,如果晚上休息不好,影响到单位的工作,那就太不值得了。 齐长安和田桂华也不同意齐明远的做法,“没有这个必要,他家子女好几个,哪里用得着你守灵?如果把你冻感冒了,单位有事怎么办?” 正在这时,齐明远的手机铃声响起,他翻开一看,是小娟打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