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承乾_第四十四章 不是乱世也有灾,苦去甘来花会开(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不是乱世也有灾,苦去甘来花会开(二) (第1/2页)

    在深沟子村里面,张奶奶正在跟着杨员外汇报着自己的成果,那就是那个传说这的达义,终于答应了自己的请求。

    这个时候,杨员外可是高兴坏了,本来说自己的女儿,那也是上门求亲的人都能把门槛踏破,但是呢?自己的女儿根本上没有一个看得上的。

    而且自己的女儿做的离谱的是,从十三岁开始,就把和自己同一年龄一个女的掀在了前面,你说要是自己的女儿长得丑,然后找一个找的漂亮的放在前面,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让杨员外脑壳痛破的事情是,那个丫鬟是自己的女儿在外面捡回来的一个丫鬟,怎么说呢?可能是长时间生活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然后心里的压力造成了她的面相急剧扭曲。

    这还不说,关键是一个额头还有一个胎记,遮住了半只眼睛。

    这就给自己女儿的形象打了大大的折扣,自己都看不下去,但是呢?每次有人上门求亲,自己女儿总会让她出去。

    但是自己也就这么一个女儿,也舍不得说。

    基本上会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怀里怕摔了。这也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实在是长得想自己老婆。

    杨员外名叫杨修然,在前朝的时候也是穷书生,但是呢?自己的妻子看得起自己,杨员外的妻子,说起来也是崔家的人。

    崔家旁系的女儿,但是在崔家自己婚姻也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杨修然因为很好的文采,就在一次庙会的机会。

    意外认识了崔家的旁系崔白梦,那也算得上是一次生命中注定的相会。

    那时第一次崔家的家主做的一次文学诗会,在崔家的一处大宅子里面举行的,到会的人员还是相当可观的。

    毕竟那个年代,都想着投身权贵家族,为自己博得一个好的出头,当然杨修然也就来到了崔家,在崔家家主举办的酒会上面,自己因为是一个寒门子弟,再加上穿着有点贫寒,然后就是被冷落在了角落里面。

    那个时候还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候,春天的风送来了才子佳人,在崔家举行的诗会上面。

    第一是选拔为自己的家族带来新鲜的血液,第二就是巩固这个新鲜血液能够一直为自己的家族输送着能量,那就是用自己家族的女娃去拴住他们的心。

    这种联姻的女娃,当然也不是家族中的嫡系,基本上都是旁系,要是投资的那个年轻人有能耐,旁系的人也是有可能进入嫡系的圈子里面,所以这件事情不管事崔家的嫡系核心还是旁系的人,都是比较重视的。

    所以上在这天,他们都会打扮的很漂亮,然后出现在诗会上,为自己捉婿。以实现自己的父母能够再次回到直系嫡系的圈子里面去。

    而那些年轻的才子,也是格外珍惜这次机会,那就是自己有没有一个垫脚石,一个跳板,为自己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就是在这天。

    没有科举制度的时代,寒门子弟要想出人头地,就只有出卖自己,来博得一个前程。

    在那天的时候,可谓是才子佳人共聚一堂,大家基本上都是文质彬彬,然后吟诵上一两段古人的言词,就已经很是出名了

    寒门子弟读书不容易,第一就是没书,第二就是没有时间去读书,你要是读书的话,你怎么可能有饭吃。

    那些能够借别人说读的,基本上还都是家里面生活不错的人。但是杨修然则不然。

    杨修然祖上是晋朝的朝臣,家中别的没有,就是有着几本书,当然这些书都是杨修然家中的瑰宝。

    想想杨修然的父母,当初就是没饭吃也不会把那些书拿出去卖了,但是那个难关她们也是度了过来。

    然后就是杨修然的父亲就当起了杨修然的老师,杨修然十五岁以前基本上没有帮过自己的父母干过什么事情,都是在家中读书,自己读书就算了,而且还经常耽搁自己的父亲,也跟着自己去探讨那些书中的知识。

    所以说杨修然家中很是贫困,当然他们生活的还是很乐观,毕竟杨秀让的父亲厌倦了官场,但是却没有给断了杨修然的生活盼头。

    杨修然一直读书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这次出家游学。

    这次崔家家中的诗会,杨修然也是过来参加一下,主要是为了看看能不能结交一下有知识有件事的人,为自己的带来一些学习上的帮助。

    但是他发现他做错了,来到这里的人,要嘛就是溜须拍马之人,要么就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杨修然自然是觉得他们看不起自己,不喜欢跟自己站在一起,同时杨修然也是不想跟着他们为伍。

    这也就是杨修然在这个角落的原因,诗会正在进行,崔家的小姐们这个时候也是出现在了诗会上,她们都是跟着族中的女子,还有别的家族的女子,一同出现,当然隋朝的女子可不单单只是会做针绣,她们这些大家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