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进则退(二) (第3/3页)
想到了这里,凌炎便拿出来了地图,给祢衡看了看:“祢大哥,你看这地图,从蚍蜉城到定陶城,就算从这上面来看的话,也不算近的啊!” 祢衡看了看地图,然后点着头道:“这地图,虽然不算jing确,但或许也不至于错的太多,若是从这上看来,定陶与蚍蜉城,确实不近。” “是吧?”凌炎道,“左将军说的应该没错的。” 祢衡有些勉强地点了下头:“或许是这样……那孙夏攻城,也是事实,他怎么可能会那么迅速呢?难道……难道是情报有误?” 凌炎坚定地摇摇头:他相信左校,但他更相信张怿这些有着过命交情的将领,他们更不会谎报军情的。但要说真的是误报,那更不可能了,别的情报有可能有误差,但攻城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出现误报呢? 祢衡也想不通:“贤弟,这件事虽然不算大,但我还觉得有些问题。” 凌炎也点点头,他不得不也承认祢衡的想法:“祢大哥,这件事确实有些疑问,但现在这马上就到定陶城了,我们还是先进城再说。” 这个插曲,虽然让凌炎在心情的舒畅上打了一些折扣,但他还是没有太放心里去,他几乎就认定了定陶已经被拿下,而孙夏他们是逃至蚍蜉城,而被迫进攻的。他觉得只有这么推测,才合理,或许是他潜意识里,只愿意相信这种推测。 在远远见到定陶城的时候,由于是清晨,山间林荫之路上有些薄雾,再加上天se也灰沉沉的,所以凌炎只是看到了定陶城的一个大致轮廓而已。 凌炎军这时所处的地形,是略高于定陶城的水平高度的,所以凌炎看定陶城门的方向,是略微向下倾斜的视角,所以凌炎只要直视的话,刚好能看到城头上的情景。 而这时城头上的情景,也让凌炎不觉愣了一下。 在晨雾中,凌炎还是依稀能看到定陶城外的情形的——在温和的晨风中,定陶城如沉睡了一般,静悄悄的。 而让凌炎愣住的原因,除了定陶城不似之前的济yin城和蚍蜉城,而是一座真正巍峨矗立的大城,并且有一道极宽的护城河之外,便是看到了城上,竟然空无一人。 在凌炎愣住的时候,祢衡和吕公自然也看到了定陶城的情形,所以吕公先是问了出来:“啊?定陶城为何城上没有守卫之人?” 凌炎在短暂的发愣之后,脸上渐渐现出了兴奋之se:“我知道了!” 祢衡和吕公都吃了一惊,祢衡问:“贤弟,你知道这是为何?” 凌炎点了下头,兴奋地道:“嗯!这肯定是跟之前的济yin城的情形一模一样!” 吕公和祢衡听后,脸上的神情各异。 凌炎又兴奋地指着城门,大声道:“你们看!城门好像也是大开着的!” 吕公和祢衡顺着凌炎指去的方向一看,却没有立刻响应。 因为在雾中,城头上有没有人,倒是比较容易分辨出来,但那城门是否是打开的,却看不太清楚。 不过有一点,确实能够肯定的,就是护城河上的吊桥,却是搭在了河上。 事实上,凌炎对城门的情况也并不是看的太清楚,但是他凭着感觉,判断出了城门的情形,而在这种思维影响下,他似乎真的看到城门好像是微开着的。 “贤弟,那我们是否要分军前行?”祢衡有些顾虑地问道。 吕公立刻接上了话:“炎将军!末将愿先行去探查一番!” 凌炎笑道:“不必了,我们一同前往!这占城的喜悦,我们一同分享吧!哈!” 祢衡和吕公互相看了看,他们好像对凌炎的提议不是特别赞同,但见凌炎兴致高涨,他们也没有说什么。 于是,凌炎下令军马一路小跑前行。 半个小时后,凌炎等人便来到了定陶城面前。 刚才在远处看定陶城,还是看得不是很清楚,但现在在面前一看,却是完全的一目了然了——不仅城门是半开着的,城上和城门内一个把守的士兵都没有,而且那吊桥也真的是横在了护城河上,像是根本没有人来管理一般,可以让进出定陶城的人畅通无阻。 这些,凌炎看在眼里,自然让他十分高兴,但更让他兴奋不已的是,城外遍地的士兵的尸体和几杆残缺的旗帜。 凌炎兴奋地用手快速地指着,朝祢衡和吕公道:“你们看!那城门真的是大开着的!这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却不是左将军的士兵的,肯定是这定陶城的守兵的!” 凌炎拼命地向祢衡和吕公来找证据证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这一点,祢衡和吕公自然知道。 祢衡仔细朝凌炎所说的地方看去,不觉也相信了凌炎的推断:“嗯……贤弟所料,果然没错,看来这定陶城,确实是被左将军攻破了。” 吕公也点着头:“而且这城池正门有这么多的尸体,证明在这里打了一场仗,但应该是敌军大败了。” 凌炎见祢衡和吕公都相信了他的推算,大是高兴,拼命点头,也接着推理起来:“嗯!嗯!而且,左将军要是攻城的话,敌军士兵也不会死在这里……你们看,他们的尸体都过了这护城河了!肯定是敌军弃城而逃的时候,被左将军出城掩杀了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