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1 郭家子弟(6000字) (第3/3页)
现这些书生出身的官员缺乏实干能力,也就是俗称的纸上谈兵,便取消了科举取士的制度,而采用了举荐入官的法子。 直到中期,才恢复了科考,三年一试渐成定式,从那以后,一直沿袭下来,可以说,这就是国本。 李氏实在想象不出,会有什么事情,竟然动摇了国本。 只是洪武皇帝反复不定,说不准就找了个什么由子把人的九族都株连了,想到这里,李氏神色一黯。 郭浩儒哪里想的到李氏的心思变化如此之多,看她神色黯淡,以为被自己吓到,不敢再卖关子,拍了拍妻子的手,方道:“这一次会试之中,所取五十一名,全部为南方人!” 李氏一下回过神来,反手捉住了郭浩儒的手,满是惊诧和不敢置信:“你说什么,全部是南方人?!” 从元一代开始,北方久经战乱,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谁会想着保护书籍,留下文明的种子,也因此,大明开朝以来,南方士子便一直远远的多于北方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一期进士中,南方人都比北方人多,换句话说,官员之中,南方人的比例要远远的大于北方人。 这些人在为官的时候,必然不可遏止的倾向于自己的家乡,若是有减赋,修堤建渠的好处,自然而然的会优先想到南地。 北方士子原本就诟病已久,只是洪武帝治朝严谨,科举考试公正严明,他们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这一次,居然五十一名进士全部都是南方人! 哪怕距离应天千里之遥,李氏也可以想象的到,北方士子。必然反了! 看到妻子从震惊到片刻的迷惘,乃至于转眼间眼神清明,便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郭浩儒大是兴奋。“圣上已经责令重新策试了!” 李氏喃喃道:“按照那位的脾气,岂非这一次全部都要从北方取士了?” 郭浩儒难以压制住自己的兴奋,他满面潮红的道:“娘子也如此看?!” 李氏瞄了一眼兴奋的郭浩儒。不以为然的道:“相公何必如此高兴,志礼和大宝又没有下场考试。” 郭浩儒一怔,马上开口道:“娘子还不明白么,有了这一遭,以后再取士子必然不敢如此不公,北方人的录取比例一定会大大增加,甚至于――” 李氏愣了下。追问道:“甚至什么?” 纵然此时屋中只有他和李氏二人,郭浩儒还是谨慎的向着窗外扫了一眼,方悄声道:“南北分考。” 南北分考,南人北人分开考试,分开录取。如此一来,北人的录取比例自然大大增加。 李氏的黛眉缓缓的皱了起来:“只怕南人不允。” 是啊,怎会答应这种荒诞的事情呢,明明都是十年苦读,偏偏一方读书的人少,就更容易考中一些。 李氏轻轻叹了口气,郭浩儒的眉毛扬起,眉飞色舞的道:“娘子,对我们来说。可是大喜啊,你莫忘了,我们的户籍,已经更改于此了!” 更改到了安肃县城,意味着郭家,已经是北人了! 原本变更祖籍。如此沉闷的事情,竟然也会峰回路转,有这么一遭好处! 李氏怔怔的看着郭浩儒,半晌,脸上浮现了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相公在这边陲之地呆了几年,连志气也消磨掉了么?” 郭浩儒一愣,李氏这句话仿佛一道利刃从天而降,直接把他劈成了两半,他一下从梦中惊醒,随即面色刷的一下惨白,惨淡的让人不忍瞩目,他两眼发直,仿佛透过了李氏,看到了另外一个高大的身影。 那是他的祖父,曾经屹立于文人之巅,便是皇上也要礼敬三分,天下士子无不以出自郭门为幸。 如同一把铁锤重重的捶打在了郭浩儒的心口,他低下头去,半晌,喃喃道:“是啊,怎会如此了呢――” 昔日里,郭家子弟求的不是进士子弟,而是连中三元笑傲同僚,唯有如此,才值得在族志上书上一笔。 都说文无第一,可郭家子弟,从不怕与人比,只怕比的人不够多! 李氏露出几分不忍,只是方才郭浩儒高兴过头,此等投机取巧之事,还是扼杀在源头为妙,以免成了家中传统祸害子孙。 郭浩儒的手哆嗦着摸向了茶盅,凑到嘴边,一饮而尽,当茶杯放下时,他抬起头,双眼已经恢复了清明,唇角勾起,一如以往的温文尔雅,淡笑道:“娘子所言甚是,是我着相了。” 李氏看着他,仿佛岁月并未在这个男人身上留下丝毫痕迹,依然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郭探花,甚至才胜状元一头,不过因为年少俊秀,而被御笔钦点了探花。 郭浩儒长身而起,对着李氏微微一笑:“那为夫这便去了。” 下一秒,他潇洒转身的姿势却受到了半开的房门的围追堵截,揉着额头,郭探花匆匆而去,那背影,怎么看都有几分狼狈。 李氏扑哧一笑,这人啊,也不像是表面上这么风淡云轻,就像是当年洞房,若不是进入时的屡败屡战,她还真被他唬住了,以为郭探花久经风月,早已经阅尽千帆――谁让他解衣带如此的快! 郭志礼面上平静如常,脚下却连踩了三下,关大宝不得不向着郭大少附耳过去,郭志礼低声道:“我爹爹这是抽的什么风,怎么课业一下加重了三倍!” 关大宝愁眉苦脸:“许是房中不顺?” 这二人年纪渐长,已经逐渐知晓男女之事,郭志礼摇了摇头,父亲已经很久没有睡书房了。 恰在此时,二人的小动作引起了郭浩儒的注意,他双眼眯起,冷冷的道:“你们两个,功课再加三成!” 郭家子弟,必然要比旁人都要用功十倍! 本章涉及到了洪武末期的南北榜案,这个案子虽然不是明初三大案之一,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案子,从明朝一路扫过清朝,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大家都想进帝都,你们懂的。 最快更新,请收藏。 (看小娘子驯夫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