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神秘文士 (第1/2页)
第188章神秘文士 早晨的长江上还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充满朝气的阳光照过来,将江面上笼罩的雾气驱散。露出水流平缓的长江江面来。武昌江面并不是很宽阔,但由于北边汉水的注入,以及龟山雄峙江北,让这里的江水也变得极为耐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正是这个时候的真实写照。幕阜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的美景,不由得陶醉在其中了。 周瑜揽着她的肩膀,两人就那样站在观军楼的木楼上,看着眼前的美景,都没有说话。 若是时间能够停止,就让这一刻永远的停在这里可好? 过了良久良久,幕阜才在周瑜的怀里挣扎了一下,她抬起头,望着周瑜的冷毅的脸,轻声道:“夫君,幕阜好开心。这一生能遇上你,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幕阜将自己的脸再一次贴在周瑜的胸口,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自己的心脏也情不自禁的跟着他心脏的频率跳动起来。 这份难得安静,这份难得幸福还需要他好好守护。 周瑜在观军楼待一早上,和幕阜在这里用了午饭后,才送幕阜下山。幕阜昨夜被他折腾的惨了,而且一大早又被周瑜拉去看日出,所以下山之后周瑜便让她歇息。 幕阜虽然还想陪周瑜,但是无奈身子实在太乏,也就只好听周瑜的话,乖乖的补觉去了。 周瑜这才在中午大招江夏文武众臣,商议江夏事务。 江夏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发展的时期,所以各个方向都发展很快。大量的北方流民南涌,周瑜以江夏北边的义阳为关,收纳流民,大批的百姓来到这里,开垦荒地。 所以为江夏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众人将周瑜离开后的江夏的一些问题向周瑜逐一作了报告,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周瑜也都一一做了批复。 周瑜道:“目前我江夏郡,包括长沙郡等南四郡在内,首要任务便是招徕流民,开垦荒地。现在的速度以及规模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大力度。” 蒯越道:“主公,南阳方向黄巾余部尚在,而且百姓多离乱流徙,若是能从襄阳方向招徕,恐怕要比豫州方向要更有成效。” 司马芝道:“主公,南阳方向的流民王使君那边已经在做,我们应该再辟通道。” 周瑜道:“如今天下最乱者,唯有青州、徐州以及豫州,现在我们在豫州方向也就两个出口,襄阳和义阳,还有哪里?” 司马芝道:“主公以前也不是通过扬州的庐江招来流民吗?庐江地处江淮要道,徐州、豫州流民南下必经之道。莫不如我们继续和庐江陆使君合作,在庐江方向在招徕流民。” 周瑜道:“不错,陆伯伯庐江地处要道,而且为官清明,境内大治,北方流民多闻其政,千里相投。但以庐江地力,却不足以完全消化南来的百姓。” “正是如此,不如主公休书一封和陆使君将此事定下来,一方面能解庐江之困,另一方面也能解我江夏之急。”司马芝随即道。 周瑜道:“这个不急。我也许久未见陆伯伯,是该找个机会亲自去一趟庐江,不过最早也得年后了,现在我还得尽快去一趟襄阳,一切都我从襄阳回来后,在做打算。” 周瑜看着底下众人,道:“重点还是在义阳,无论襄阳也好,庐江也好,路途遥远,消耗颇具,大规模的迁徙流民都要付出极大地代价,义阳则不同,背倚安陆,便是我江夏内地,不仅路途方便,更加消耗小,方是持久之道。” 周瑜其实也在思考迁徙流民的问题,虽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是人数还是有限,以前仅仅只有一个江夏郡,倒也能勉强够用。但是现在王睿将长江南岸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都交于周瑜,令他主管屯田开垦事。三郡之地都比江夏郡要大许多,再加上比江夏郡更加荒芜,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劳动力。 可是不知为什么,南下的人口却依然达不到周瑜意想的数目。 周瑜道:“你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往我江夏南来人口那么少,有什么办法改善一下这种情况。” 众人听周瑜这样说,都沉思起来。 这时候陈武道:“主公,末将有一言想说。” “讲” “末将在安陆营建城防,主管屯田之事,也曾了解过这件事。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名气不彰,百姓不信,故而来我江夏郡的人不多。” 名气不彰,百姓不信? 周瑜咀嚼着这八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