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安抚南四郡 (第1/2页)
第185章安抚南四郡 士武感觉到周瑜声音中语气的变化,也不在多说,道:“周将军说的有理。”便岔开话题,将两人的尴尬抛开。 周瑜道:“士大人,有一件事情我倒是想认真的问一问,不知士大人可否解答?” 士武爽快的回应道:“周将军尽管直说。” 周瑜道:“我曾听南边行商的商人说士大人在交趾郡和九真郡培育出一种产量极高的水稻,数年间产量大增,不知可有此事?” 周瑜的话刚问出口,士武脸色微变,但是士徽却再也掩饰不住,冷笑道:“周将军真是通天的本事啊,居然连这种事情都知晓的一清二楚,看来我倒是小瞧你了。”也难怪士徽立即露出如此大的敌意,士燮派人在交趾郡和九真郡培育水稻之事,知道的人整个交州也寥寥可数。哪想到从未踏**州寸土的周瑜会知道的如此清楚。 士武也脸色严肃起来,他看着周瑜,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茶水已经微凉,但是却一点都感觉不到那种凉意。 周瑜的这话说得太让他惊讶了。要知道这件事情在整个交州也知之甚少。因为就目前而言,也只有交趾郡和九真郡,以及更南边的日南郡三郡才种植新式水稻,产量相比以前那是大大的提高了。整个交趾郡的粮仓都储备颇丰,这么机密的事情,可不是周瑜口中行商所说那么简单。 周瑜看着他们叔侄二人各自变了脸色,笑道:“士大人,士公子的话言重了,其实我说这件事情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如今天下大乱,流民遍地,百姓衣食无靠,归其原因,一者贪官污吏横行于道,二者便是天灾连年,粮食收成欠奉,我也不瞒你们,我在武昌也招揽了大批有经验的老农试验,只可惜城效并不是很大。我也是偶然的机会才听到交趾郡水稻所产颇丰,所以希望能从交趾郡购买一批粮食种子,在荆州试种,不知士大人觉得我的要求如何?” 士武听了周瑜的话,道:“没想到周将军不仅武略了得,居然对农事也感兴趣。” “民以食为天,你我既然为天子牧民,当思想尽办法使民丰足,你觉得如何?” 士武这时候想起了自己兄长士燮的话,自己的兄长士燮在自己临行前已经想到了这一方面,如果说周瑜厉害,那士燮则更加厉害了。 士武笑道:“周将军说的不错。说实话,这件事情我倒也能做些主,我兄长试验的初衷,便是能够在气候适宜之地推而广之,这也不违背他的意思,只是。。。。。。”他看向周瑜,停下话头,端着茶杯,似乎在等待什么。 周瑜道:“只是什么?” 士武道:“我想知道周将军想拿什么来换?” 周瑜淡然一笑道:“士大人如此说,我也就放心多了。我能拿出来的自然是士大人需要的东西。” “哦?什么东西?” “铁器!”周瑜朗声道。 什么? 周瑜的话不仅让士武一愣,就是连士徽也经不住恍然,这个小子,确实有些门道。 交州物产也算纷绕,但唯独缺铁。而荆州却有许多铁矿,周瑜主政江夏之后,在鄂城设冶铁司专司鄂城铁事,年产量颇大,几乎支撑起整个荆州的用铁量。虽然朝廷施行盐铁官营制度,但周瑜却也将一部分铁制成农具,发到百姓手中,使劳动工具都有了质的提高。 士燮在周瑜提出通商修路两条的时候,便已经猜出周瑜应该还有后着,因为周瑜四海商行在交州也开了分行,并且曾经购买过为数不多的交趾郡水稻种子,因为交州对水稻种子管制及其严格,所以士燮一猜之下,便知道这是出自于周瑜的授意。 士燮也不怕这些种子流入荆州,因为试种的土地要求极严。荆州不一定能够试种成功,就是试种成功了,交州也有土地肥沃之地,不惧荆州。 还不如顺着周瑜的心思,正好换些需要的东西。 周瑜笑看着士武,道:“士大人觉得如何?” 士武道:“庐江周郎,今日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寒意,你是个可怕的对手。” 周瑜道:“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朋友。” 士武也非常大度,大笑道:“我们不是已经是朋友了吗?” 周瑜道:“正是。”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起来。互相饮了几杯,士武才笑道:“不过这次我先来表达我的诚意,来人,带上来。” 帐外几名交州兵抬上来几个麻袋,士武站起身,然后走到麻袋旁边,周瑜也起身走过来,这两人既然起来,其他人当然无法在坐着,一起围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