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 未央之变 (第2/2页)
丁巳日。 良辰吉日。 董卓早晨起来,便意气风发,格外的精神凛凛。 今日他就要成为当朝太师,虽然这些虚名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这个社会中,名声很重要。 孔子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他若想以后再进一步,就必须在这些琐事规矩上也下些功夫。皇帝是他一手推上皇位的,完全是一个傀儡,现在年岁渐长,但也没什么威胁。倒是关东诸侯,着实让他头疼不已。 身后三千虎贲卫士已经齐集,军势如雷,队列整齐,在郿坞城下分列两侧,可见凉州精锐之风。 吕布一身盔甲,英武不凡,左手握着腰间长剑,右手持方天画戟,身后赤兔马,端的英雄无双。 董卓轰然一笑,道:“去皇宫。” 吕布身后李肃也是戎装一身,大喊道:“相国起驾。”喊声毕,号角齐鸣,五十亲卫甲士围在董卓马车周围,吕布骑赤兔良马在前,李肃在后,三千精锐向长安城进发,一路之上,士民远避,无不侧目生恐。 吕布看着长安街市百姓们的惊恐模样,心中一种更加强烈的杀欲涌上心头,这种万民朝拜恐惧的感觉实在美妙,让他的心不由得躁动起来。 对吕布来说,香云的出现只是一个导火索,激起了他心底深处隐藏已久的欲望,这种欲望,不仅仅局限于美色,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权力的欲望。那种孤高凌绝顶,俯视芸芸众生的无上威权在他的心底里发芽生根。 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在他的心里,对权力炙热程度超越所有,这也是当年他怒杀丁原的原因。丁原于他,只有恩情,并无不快,可是他还是将他杀了,只因为董卓出的筹码更高,能让吕布爬的更高,更快。 男子汉大丈夫若不能张其志,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吕布便是这样的人,长安的宫城以毁,现在皇帝所居的皇宫是皇帝西迁的时候王允重新修建的,相比洛阳那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巍峨巨殿来说,多少有些寒酸简陋。 董卓的车驾直入宫门,然后进了未央殿。整个皇宫兵士云集,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极为严密,这也是董卓每次上朝时的常态。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董卓上殿,吕布在大殿门口守卫,而李肃和六名亲卫则随董卓上殿,文武官员都已经站立两侧。皇帝刘协看着下面群臣,示意大殿可以开始。 董卓有剑履上殿之权,可以不脱鞋,不解剑,所以整个未央大殿之上,只有董卓一人及他的几名卫兵有权力佩戴兵器。六名亲卫倚柱而立,站在大殿之侧护卫。 那名太监刚刚甩动了一下拂尘,忽然,意外陡生。 向殿外后退的李肃忽然拔起,遽然发难,将手中长戟刺向董卓。 董卓坐着,一时间反应不及,被刺中胳膊,只是李肃力气虽大,用力也猛,时机挑的也很好,但无奈董卓身着厚甲,竟然被厚甲挡住,只添了些皮外伤。 众人那里想到忽然会发生这么一幕,都发一声喊,朝左右闪避,唯恐伤着自己。就连御座上皇帝都忍不住心中一凛。 董卓坐在一辆特制的戎车之上,他有特权,不需要跪拜皇帝,所以上朝之时都坐在一个类似椅子的车上,李肃见一击不中,用力一挑,将董卓肥胖的身子从戎车上挑了下来。 董卓大惊,他实在没有想到一向恩宠的李肃会抢先对他下手,不由得大怒,喝道:“吾儿奉先何在?” 正在大殿外守卫的吕布听到喊声,眸子一转,便手持方天画戟,带着十多个膀大腰圆的近卫冲进大殿里来。董卓立即看到了希望,有吕布在,区区李肃,何其渺小? 大声道:“奉先吾儿,替我诛杀反贼!” 吕布走到近处,左手举着一卷卷轴,右手持戟,大喝道:“董卓匹夫,我奉诏讨贼臣!” 说完,便右手将方天画戟前出,他是什么人,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变态式存在。董卓只觉得眼前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急速靠近,他怒道:“狗贼,安敢如此!”只说到这里,话音便戛然而止。 方天画戟正中董卓的咽喉,霎时间鲜血狂喷,喷的连吕布脸上身上竟是嫣红一片。 董卓怒目圆睁,呆呆的望着吕布,更想不到爱之如子的吕布竟然亲手杀他。 董卓也是悍勇,毕竟行伍出身,虽然年老,但年轻时期的骁勇之气尚在,他疼的大呼一声,便欲起身。吕布眸子一眯,手中画戟一转,便直接将董卓的喉咙转了个窟窿。 鲜血狂喷,惊骇异常,公卿百官有的人甚至已经吓得魂不附体,就连龙座上的皇帝见了这般情景,都忍不住干呕起来。 一时之间,大殿之上,混乱不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