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襄阳困局 (第1/2页)
第134章襄阳困局 刘先是荆州别驾,深受荆州牧王睿的信重。刘先年近五旬,瘦瘦的,个子不高,皮肤肌白,典型的南方人面向。刘先一向为人低调,本来是王睿极其倚重的左右手,但在蒯良到来之后,却主动让出第一谋主的地位,而他自己则默默的帮助王睿处理民事。 这是一个极易忽略而又难以忽略的人。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紧要关头,总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他是荆州牧府中仅次于王睿的二号人物,但你在表面上是绝对看不到二号人物的影子的。 周瑜以前见过他,但没有说什么话,因为几次江陵之行,周瑜都是急匆匆的,对于荆州官员其实认识的也没几个。 周瑜先行礼拜见,刘先忙扶起周瑜,笑道:“公瑾多礼了。”刘先为什么能在王睿身边混的风生水起,这可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懂时势,善勘察。他明白自己的能力是很强,但并不是强到没人媲美。所以当蒯良来到王睿身边后,他主动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不仅取得蒯良的好感,赢得了一个谦让的美名。而且王睿还愈发看重他,让他担任荆州别驾。 周瑜是什么人?外人都知道周瑜是王睿的部下,可身在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周瑜不仅是王睿的下属,而且也是王睿的女婿。王睿只有王淑婷一个女儿,膝下并无子嗣,那王睿百年之后,那荆州交于何人? 还不是会交给女婿吗? 周瑜道:“刘别驾这是有什么急事吗?” 刘先笑了笑,道:“公瑾,不急,不急,我们坐下来慢慢说。”坐下来,周瑜忙招呼丫鬟上酒菜,并且招来了蒯越和李吉,一起陪刘先坐下。 周瑜先敬了刘先一杯酒,蒯越、李吉也接着敬酒。酒过三巡,刘先脸上已经有微微的潮红时,刘先才道:“公瑾啊,主公这次差我来主要是有事和你相商,有一件事,主公想问问你的意见?” 周瑜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对于荆州的战略布置,在王睿离开西陵的时候不是已经商量妥当了嘛。王睿既然能够派心腹刘先前来,肯定是有大事的。 周瑜道:“刘别驾请讲。” 刘先先是抿了一口酒,问道:“公瑾可知如今中原的局势如何?” 周瑜道:“前日刚刚得到消息,乌程侯孙坚于阳人大破董卓,董卓率军返回了长安,火烧洛阳,而后孙坚攻破了洛阳。难道还发生了什么事?” 刘先笑道:“公瑾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嘛,不错,豫州刺史孙坚攻破了洛阳,据说还在修复帝陵的时候发现了失踪的传国玉玺,结果袁术便想据而有之,因此和孙坚闹上了矛盾。” 周瑜心下了然,看来袁术和孙坚的矛盾终于还是激发了。也不知道孙策现在如何了,自孙坚杀襄阳县令北上,两人便一直没有在通过信。他们现在的关系已经不复当初那般纯粹无暇了。 既然孙坚走上了和王睿敌对的道路,那他们二人也就成了对手。 周瑜颇为感慨,说实话,他还是不想与孙策敌对的。 周瑜道:“看来现在关东盟军应该已经再无心西向了吧?” 刘先冷笑一声:“何止是如此,袁绍在河内夺了冀州牧韩馥的权,自任冀州牧;而曹cao则入主东郡,为东郡太守,至于袁术更是强占南阳,为南阳郡守,还有幽州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青州之地。他们自己已经开始在抢地盘了,那还有心思西向诛杀董卓。” 周瑜心想不错,如今才真正的是乱世割据之始。各方势力开始明目张胆的抢夺地盘、人口,将脸上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撕掉了。孙坚兵锐,连续击败董卓,迫使董卓返回长安,可是当孙坚取得这样大功的时候,他的上司袁术首先不开心了,袁绍则更加不开心,所以派了自己的一个部将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击原豫州刺史孙坚的治所阳城。 由是两人战乱大开,孙坚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从洛阳回师。双方在阳城附近展开了大战,原本就已经残破不堪的豫州,更加流民遍地,赤地千里。 周瑜道:“既然现在中原已乱,相必恩师也已经收到北方的来信了吧。” 刘先眸子一深,赞道:“主公常言:‘公瑾有治世之才,此言非虚啊’。不错,几日间,先后有袁绍、袁术分派人前来结盟示好,主公现在就是在为这件事忧虑。” 周瑜也皱了眉头,袁绍和袁术已经公开撕破脸脸面,两人的斗争已经白热化,王睿作为一方势力,自然少不了被人拉拢。如今关东诸将不可全倚,但也不能不倚。 周瑜笑道:“恩师是什么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