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缘_第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第1/1页)

    人必先自助,而后天助之。【】

    将她一身医术延续,让薄氏医道扬名,乃至流芳百世,定能让先父让原来的薄暮笙满意。暮笙曾仔细分析过这二人的性格,薄暮笙便不必说了,她这般沉迷在医药之中,为人有一些不通世故,却是一个十分坚韧执着之人,这样的人,往往很纯粹。她所在乎的,是医道本身,而非其所附带之物。

    而薄父,他本是济世救人的太医,却卷入先帝后宫的争端之中。往日繁叔也常言,她为医正,薄父也可含笑九泉了。医正是只为皇帝存在的,实则与医家救死扶伤、兼济众人的仁心违背。繁叔是薄家世仆,服侍了薄老太医一辈子,定是最了解他的人,他说薄老太医会含笑九泉,便说明,这是薄老太医所期盼的。直白一些讲,薄老太医,是一个爱名之人。

    兼顾二者,著书是能行得通的。

    世间多有门户之见,许多手艺,父传子,子传孙,不能发扬光大。医者之中,虽少一些,却仍旧存在,越是高深的医者,越不肯轻易收徒授道。若她能将薄暮笙毕生所学,汇编成一部医家巨著,将一身本事发扬光大,传递下去,岂不是恰好?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暮笙平白得了这安身立命的本事,自然就要想好如何妥善安置。不然,虽说,除了繁叔,不会有人怪她,却难免于心不安。

    现想到了一个能两全其美的办法,暮笙松了口气的同时,不免甚为欣喜。

    接下去,要解决的,便是如何进入政事堂了。这是一件更为棘手之事。暮笙唯有等待一途。

    天下能人何其多,她要认真准备,不能那来之不易的时机到了,她却被阻之门外。

    政事堂荣辱皆决于帝,若要得入,便要摸清陛下需要怎样的人。

    暮笙站在太医署外,上一回碰到陛下的那条小径上。入秋了,那时清脆嫩绿的草坪都染上了萧瑟的枯黄。小径上飘满了潇潇飒飒的落叶。

    悲落叶,联篇下重叠,重叠落且飞,从横去不归。

    今次是没有陛下的玉辇碰巧经过了。暮笙意外地发觉自己竟有些……失望?

    轻轻吁了口气,平复自己失望的心情。暮笙忽然发觉,若有朝一日,她当真入了政事堂,便能常与陛下相见了。念及此,暮笙的心狠狠地跳动了一下。先前决定要经政事堂这一条捷径之时,她并未想太多,只是庆幸与幸好有这样一条途径给她选,现在猛然将能与陛下时常见面,乃至说话,乃至为她出谋划策,暮笙便觉得自己的心跳不大正常。

    作为一个医术高明的医者,她知道,时不时心跳异常是病,得治。

    给自己配了一副有益平心静气的凉茶来喝,暮笙继续规划她眼前望不到边际的漫漫前途。

    参政是天子幕僚。

    陛下想要一个怎样的幕僚,便取决于她欲何为。

    那么,陛下想做什么呢?

    暮笙合上眼,就看到那一夜,在私邸当中,初次加冕的陛下,在平复了失去父亲的悲伤后,她过于灼热的漆黑眼眸明亮得如同正午之日,丝毫不掩饰那蓄谋已久的野心:“朕为帝,承先帝统绪,启后世盛况,愿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创万世之伟业!”她说罢,转过头来,笑意朗朗地望着她:“昭儿,你留在朕身边,给朕做个见证。”

    这番话,应当对着天下臣民说,而不是在这暖意融融的内舍,对着一个女子,宣告自己的勃勃野心。她知道,陛下是在以此为誓,愿成全她为一代名臣的心愿。

    这个初登大位的少年君王,她给出的承诺太过诱惑,精准地抓住了她心中最渴望的那一寸软处,让她不舍拒绝。

    在谋算人心这一条,暮笙还真是比不上孟脩祎。过去无数次惨遭落败的经验表明,在安国公府被裴夫人呵护着长大的她,真是比不上从一出生就失去母亲的庇护,在黑暗的禁宫当中独自挣扎过来的孟脩祎。

    就是这样斗智斗勇的相处了三年。

    枯叶随风而落,寂然无声。

    暮笙轻轻一笑,有谁会比她更明白陛下的雄心壮志?有谁会比她更看清陛下看似随性的面容之下暗藏的坚毅果敢?她要做什么,再明白不过了!

    暮笙回到太医署,提笔做了一篇策论。这样的策论,她经深思熟虑,才敢下笔,写一篇,需查阅经典,参考律法,还要拨清朝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联,花费心血无数。

    幸而,她上一世不是只知娇生惯养的世家小姐,母亲总希望她能多学一点,也好有立世之本。母亲总说,难得赶上了一个好时局,无需如前朝女子那般拘束在家,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自要多学点本事,方能不负这似水流年。

    也幸得,父亲根本没将她这小女子放在心上,家中邸报,任她翻阅,她将朝局理得清楚明白。现已勾去近三载,格局已发生变化,从这变化当中,更能看清多方势力此消彼长。

    就在暮笙斗志昂扬,捏紧小拳头为前途做准备。

    大好时机,从天而降。

    延平四年伊始,政事堂便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这阵波越来越大,蔓延到了外朝,变成了一股令人心惊胆寒的狂风暴雨,席卷了整个朝堂。

    起初是政事堂吏部一参政为人阴告收受贿赂,为人谋私利。此事立即便被陛下看重,命政事堂五学士严查,吏部学士因避嫌,不得参与。接下去的事便令人瞠目结舌了。五学士手段惊人,不过三日便揪出向那参政行贿之人,行贿之人乃是尚书省下吏部一郎中,然而此事并非查到那区区一郎中便止了,圣上龙颜盛怒,命大理寺与中书省联合查办,坚信幕后必有指使之人。

    情况并未在迷雾中掩盖太久,不过数日,大理寺便查出那郎中身后的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等数名重臣。速度之快,堪称雷厉风行!

    怎么看都是编好了剧目,让大理寺诸人照着走下去的。吏部侍郎姓黄,景宸十三年的探花郎,生得一表人才,谈吐风雅,举止从容,暮笙记得他,他曾一度是安国公府上的常客,面对父亲之时,谦卑有礼,自称“晚生”。

    陛下动手了。

    暮笙将她知晓的安国公的爪牙都列出,将笔尖在墨池中蘸上墨,利落地把其中五个名字划去,她看得明白,光是如此,是扳不倒老jianian巨猾的安国公的,最多不过削其爪牙而已。

    显然,陛下与她是相同的心思,大臣们胆战心惊地过了一个月,这场风波便渐趋平静。然而,陛下适时收手了,安国公的政敌们是否也会突生慈心什么都不做,暮笙便不知了。

    她心情大好,将书案上一篇写了数月才满意的策论卷巴卷巴,塞进袖袋里,而后提起医箱,往建章宫去。

    政事堂中那参政自是罢官下狱,连同那位吏部学士都被牵连了一个御下不严之罪,削去侍中之位,降为刺史,出京就任去了。

    一时间缺了一位学士与一位参政。学士,暮笙是不敢想的,那参政之位,她势在必得。春闱在即,暮笙猜测,陛下会从及第进士之间选一无势力纠葛的寒门子弟来补上。

    她身上无功名,不能入贡院,便从一开始丧失了参选的资格。既如此,不如主动出击,暮笙决定利用自己身份之便,向陛下当面投卷。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论,求花花,求收藏~~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