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依依惜别 (第2/2页)
就是。”她彻底撂挑子,茵茵笑着接过钥匙,婆婆也是六十多的人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她‘精’力的确大大不济。 陈二林终于要走了,他被招进宫里见了一次皇上,晚上才回到家里:“皇上特别允许我,路过时把董家那些恶徒都杀了,不必经过官府,你眼下回不去,由我帮你安排,渡口镇那边你就不用担心了。”陈二林把茵茵抱在怀里,温情地说。 “皇上还知道董家?”茵茵心里吃惊,脸上也表现了出来,陈二林轻轻拍拍她的背。 “皇上很睿智,董家是戴福贤的钱库之一,皇上怎能不知?授权给我,不过是卖咱们一个人情,若没有你,董家也会在这个时候消失的。” “董家除了姓廖的,还有没有武艺高强的?你一个人,太让我担心了。”茵茵轻轻抚着他的脸,心里立刻有点忐忑,似乎他马上就要去董家一样。 “不用担心,我带有助手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皇上给我配了两个助手。” “皇上真聪明,什么事儿,都想得很周全。”茵茵觉得,那皇上也是个‘毛’孩子,这也太厉害了吧。 “嗯”陈二林似乎有点心不在焉,只是下意识地抚着茵茵的背,过了一会儿,才低头‘吻’了一下茵茵:“你在家,和娘好好相处,娘人很好,很豁达,不是特别出格的事儿,她不会苛责你的,爹有时爱唠叨,你尽量忍让他,反正他在家的时候很少,每天要上朝。”他的声音渐渐低下来,语气越来越充满怜爱,他们大婚也才一个月多点儿。 “我会想你的,不论出了什么事儿,你一定要保重自己,好好地回来。”茵茵还真舍不得他走,抱着他的腰呜咽起来,陈二林禁不住柔肠百转,搂着她软言哄着,心里把皇上腹诽了一百遍,他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觉得离开家是那样的难舍。 陈二林走后,每天早、午饭,就剩茵茵和婆婆了。她俩熟悉之后,茵茵发现,婆婆也是个很不爱讲究规矩的人,平时生活,一点儿也不端婆婆架子,待她就如亲闺‘女’。这天厨房炖的‘鸡’汤,婆婆热情地用勺子给茵茵舀了一碗。‘鸡’汤是按茵茵说的方法熬的,厨师把上面的油‘花’都撇掉了,可是茵茵还是觉得腻味难耐,她一点儿也不想喝。 “娘,我今天,不想喝。”她皱着眉头,小小有点撒娇地说。 “你不是爱喝‘鸡’汤吗?”做婆婆的很诧异。 “这两天只想吃酱菜,娘做的酱菜和老家的味儿一样。”她扭着身子,像个小‘女’孩。 “想家了?” “没有啦,和娘在一起,不会想家的。”茵茵把‘鸡’汤推开,她闻着都不舒服,婆婆见她只吃酱菜、凉拌的莲菜、莴笋,若有所悟,扭头吩咐厨房,给她熬点白米粥。 吃过饭,处理了几件家事,婆婆过来了:“我给你请了大夫,马上就来了,你准备一下。”水儿把‘床’上的帐子放下来,让茵茵坐里面,一会儿伸出个胳膊就可以了。 “娘,我大概是前几天吃多了,积食,不用看大夫了。”茵茵不好意思地说道。 “好孩子,别说话,听大夫怎么说。”婆婆笑容满面,和蔼地安抚她。 大夫是个老头儿,个子低低的,很瘦,两撇老鼠胡子,还不停地一动一动。长得很好笑。茵茵看老夫人对他很尊重,猜想他的医术比较高明。 大夫很认真地把着脉,左手完了右手,然后慢条斯理地给陈老夫人行了一个礼:“恭喜,****‘奶’是喜脉,两个月了,身子很好,没有任何麻达。” 陈老夫人脸上扫过狂喜,陈奎林大婚九年,一点动静都没有,她和陈洪寿都快绷不住了,陈洪寿很看不上娶妾的人,但子嗣却成了他们夫‘妇’的心病,老头儿几乎都快要放弃自己的原则了。 大夫走了,茵茵羞惭地不敢出账子,她和陈二林也不过拜堂刚刚两个月,他们也有点太快了。 陈老夫人开始帮茵茵打理家事。 “娘,你要是有‘精’神,就做点事,没有,不要勉强,我一个人做可以的。去军营时,我跟着他们学武功了,现在还练着,身体很‘棒’的。”调理了饮食,茵茵几乎没什么不适,除了爱吃酱菜,但这种腌制时间太长的东西,茵茵还是尽量控制少吃的,她怕对胎儿不利。 陈洪寿对茵茵,不再冷冰冰的了,毕竟,能为他陈家开枝散叶,就是陈家的大功臣,这个世界看‘女’人的眼光,第一就是有没生儿子。茵茵明白为何陈奎林媳‘妇’在家超级低调了,过‘门’九年,还没有子嗣。她不知道是怎么顶住那沉重的压力的,陈奎林还好,没有给家‘弄’一堆的莺莺燕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