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9 十二请罪 (第1/2页)
虽说外头只是说孙十二娘疏于教养,但京中各权贵内宅里哪个不是人精,想不到内情? 大家心里只需绕一绕弯,就能联想到,孙十二娘一个出身世家的小娘子,怎么可能会疏于教养?她做的那些,不是疏于教养,而是要落安宁县主的面子。 众所周知,安宁县主才管家不久,可谓是个新手。孙十二娘所作的,与镇国公府二房、四房做的还不是一样么?她这是要让安宁县主不曾好好准备,落个招呼不周的名头呢。 不过众人琢磨过味来,心里也觉得诧异。 这孙十二娘到底何方神圣,竟然敢这么对上安宁县主。 孙氏是个聪明人,旁人能够想得到的,她早就想到老远去了。 如今外头是说孙十二娘疏于教养,有心的人就能想到,孙十二娘针对华六娘。那么那些一直以来支持华恬的士人,难道理解不了么? 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孙十二娘夫君那官职就危险了。 因为想得多,所以她就冷静不了。 孙十二娘是知道孙氏手段的,如今见她失了冷静,显然是极为生气,连忙认错。 见孙十二娘认错态度良好,孙氏情知此事已成定局,只好挥挥手,有些心灰意冷,“这事断不会这么快便过去,你自己好生注意些罢。便是不好了,你也得咬牙忍着。自己做的事,自己得承受后果。” 听她说得严重。孙十二娘心中惊惶,还是极力忍着点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听她吩咐的。 孙氏想了想,问道,“你小手段上不得台面,但向来是个懂事的,这会子怎么会惹出这种事来?”她仿佛陷入了回忆,“……华六娘是青州山阳镇的,我记得你小时去过山阳镇,可是和她发生了冲突?” 见孙氏这么快便联想到这里。孙十二娘心中不得不服。便将和华恬的恩怨都一一说给孙氏知道。 听完孙十二娘的讲述,孙氏怒极而笑, “便是这么点子的事,便叫你失了平静?昔年华家落魄。许多人都踩到他们头上去了。可如今呢?他们已经站在了京中许多人头*上。难道京中这么多人气性都不如你,竟不去报仇?” “那是人家知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晓得莫欺少年穷罢了!华家崛起,那是人家有能力有手段,你嫉妒什么?你怨恨什么?有本事你也学学华六娘,写一首叫京中才子击掌赞叹的诗词来!” 孙十二娘听着孙氏的斥责,低下了头。 道理她明白,可心里的一口气,两者地位对比变化的落差,深深地刺痛了她,让她总是情难自禁。 见孙十二娘低着头不出声,孙氏冷哼一声,认真道,“你听着,不许再与华六娘作对了,便是她侮辱你,你也得给我生生受着。” “为什么啊?我们孙家虽说不是一流世家,可在朝为官的也不少,何惧华家?”孙十二娘不忿了,要她不去招惹华恬,她可以接受。可要她受到华恬的侮辱还得忍着,这就让她无法接受了。 孙氏站起身来,走到孙十二娘身旁,与她面对面,视线交接,说道, “如今科举是天下大势,我们孙氏和其余各大世家差不多,都没料到会如此,失了先机。等我们的人才培养起来,华家书院出的人才已经把持朝政了。且华家书院对天下人开放,寒门庶族纷纷前往,人才根本不是我们可以比拟的。你想一想,十年后,二十年后,天下是什么形势?” 孙氏不等孙十二娘回答,继*u说道,“未来几十年,华家把持朝政已经是注定了的,我们这些世家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多也就只能分一杯羹,要想动摇却是不能。如此这般的形势,你还想和华六娘争个你死我活?” “可是,圣人不会让华家势大的,世家也不会的。未来华家固然可能光辉万丈,但如果现今夭折了,那就什么也不是了。”孙十二娘说道。 孙氏摇摇头,“圣人会让华家势大的,也绝不会让世家将华家拉下来的。圣人要想兴科举,减低世家的影响力,就得依仗华家。原先被依仗的是林丞相,可如今已经变成了华家。” 孙十二娘面上露出不相信的神色,摇着头说道,“我不信,我不信会有帝皇愿意让臣子一家独大。” “你不信又如何?事实便是如此,圣人就是要让华家一家独大。因为华家已经摆明了态度,他们是纯臣,只对在位的帝皇忠诚。而且,为了不让世家重新掌权,圣人甚至有可能要求下一任帝皇继*u重用华家。” 她的语气黯然起来,华家既然是纯臣,那么下一任帝皇但凡是明理的,肯定也会继*u重用华家。 只忠于自己,不会被自己儿子、被自己叔侄拉拢的权臣,最得统治者欢心。 孙十二娘将话听进去了,可她却不认同孙氏,“这些你能猜到,各大世家肯定也能猜到,一定会联合起来对抗的。” 孙氏笑了,看着孙十二娘仿佛看这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充满了悲悯, “世家本来就不齐心,暗中支持的继位人也不一样,如何联合?单看陈郡谢氏便知,他们也默认了天下大势,世家衰败,科举兴盛是必然。更何况,天下寒门庶族众多,他们尝到了甜头,怎么可能就此放气?” 孙十二娘一时怔然,不知说什么好。 她心中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让华家崛起,让华恬踩在自己头上,俯视自己。 可是这世间的事,又怎么会受她的“不愿意”影响? “当年圣人指婚长公主与世家,遭到了世家的羞辱。后来更是累得长公主性情大变、倒行逆施,进而惨死。你说,对于一个帝皇来说,这种屈辱,他会不会报复?” 孙氏自问自答,“他会。任何一个骄傲的帝皇,都不会愿意忍受有人不在自己掌控之内,甚至是鄙夷瞧不上自己。圣人为什么力排众议大兴科举?不就是为了削弱世家的力量,重用寒门庶族对抗世家么?” 任何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皇,都会走这一步棋。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