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_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进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进发展 (第2/2页)

寇大影两口,一个月有六百文钱的进项,高兴的了不得。

    梁钱氏则后悔的心里打扑拉:好好的骂什么街呀?!这倒好,工作飞了,钱没了!虽然是自己的亲儿接蘀了自己,但毕竟是过继出去了,人家对自己已经没有了赡养义务,自己怎好伸手向人家要?!咳,儿有女有不如自己有,老头还隔着一层手!一个月三百文钱在手里,那是什么劲头!!!

    梁钱氏见大妯娌两口在养老院里,吃香的喝辣的,美得不行。和老伴儿梁龙发一商量,带着自己住的这处宅院和二亩破地,也进了养老院。

    老两口进来了,按规定,自是要给她家安排两个人的工作。征得他们一家的同意,把老二梁德凯媳妇张新稳、老三梁德轩媳妇叶兰双,安排到了养老院,三妯娌正好三班倒。

    宏远娘又建议宏远爹,把梁赵氏提升为副院长,统领三房侄媳妇。

    没有办法,事业刚刚起步,梁晓乐又不了解别人,只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一家人先利用起来。

    ………………

    养老院规章制度的改革,很快在梁家屯里引起轰动。

    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卖房给宏远爹的老光棍梁龙贞。

    梁龙贞今年刚满六十岁。把房卖给宏远爹后,房钱给了弟弟梁龙奎一半,便搬进了梁龙奎家的两间小南屋。但仍然个人起火做饭。

    梁龙奎有一个儿。老哥俩说好一两不绝,都指望这个儿养老送终。

    养老院成立以后,梁龙贞多方打听,觉得住养老院比在弟弟家还实惠,最起码一天三顿饭不用自己做,老了还管发送。可房已经卖了,没有了本钱,心里那个后悔!

    后来见梁龙年老两口不带房住进去了,还以为人家是亲叔伯侄,额外照顾呢。当听说不是这么回事后,立马和弟弟梁龙奎商量,想带着二亩地住进养老院去。

    弟弟梁龙奎说:“你卖给他房的时候,咱就说好了一两不绝。如今我儿也是你的儿了,你问问梁德福,能不能给孩安排个工作?”

    梁龙贞找到宏远爹,说出了老哥俩的意思。

    当时,梁晓乐也在场——养老院一成立,就一波三折,她怕宏远爹娘不能按自己的设想发展,所以,一直跟在宏远娘身边“玩儿”,好见机行事——见宏远爹一时舀不出主意,便与宏远娘对接了灵魂:

    宏远娘:“行!贞伯,当初你卖给我们房的时候,就奔着一两不绝过去的。这是养老院成立以前的事,我们就按你的儿对待,安排一个人的工作。”

    梁龙贞老哥俩都很高兴:梁龙贞老有所养,还能安排一个孩的工作,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一下落到自己家里了呀!

    ……………………

    残疾人梁德西,今年三十岁。因幼年时得小儿麻痹症,右手和右腿都落下了残疾。一拐一拐的,走路都费劲儿。

    梁德西父母双亡后,哥哥梁德东在一处闲宅上给他盖了两间棚,每年给他二、三百斤粮食。饥一顿,饱一顿地凑合着活着。

    梁德东领着弟弟找了宏远爹,问像他这样情况的,养老院里收不收留?如果收的话,让他带着一亩地和两间棚进来。

    宏远娘:“收,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我们都收。不过,得等他六十岁以后,才能安排你家里人的工作。”

    这也是梁晓乐临时决定的。因为他才三十岁,不可能有成年后代。留出更多的空间,招收老人的女。这样才能吸收更多的老人进养老院。

    “行。只要收留他,就省了我很多心思。”梁德东虽然遗憾,还是遵守了这条规定。

    果然,这条规定极大地促进了有女的老人入住养老院;有住房紧张的,有女愿意出来工作的,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都愿意把老人送进来。

    宏远娘不但招收本村的,还招收外村的,各方面的待遇一个样。吸引的外村的孤寡老人,也都愿意上养老院里来。

    这一来,养老院人满为患。宏远爹赶紧催促梁德顺又招了一个建筑队,加快建房进度。

    在新房不能搬入之前,又把村里已经搬进养老院的老人的房,拣着离食堂近的能住人的房拾掇拾掇,让后来的外村老人临时居住。

    这件事对梁晓乐触动很大。看来,在异时空里发展事业,光套用前世的经验还是不行的。还得根据实际情况,一边执行,一边改革,促进发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